馬英杰
為貫徹落實省、市“三深化、三提升”和“雙創雙服”活動各項部署,今年以來,邯鄲市叢臺區行政審批局緊緊圍繞“一網、一門、一次”放管服改革目標,聚力打造區政務服務“智慧大廳”、區鄉街社區“一網通辦”和高頻事項“最多跑一次”,全面優化政務服務水平和營商環境競爭力。投資項目立項審批由24天壓縮到3天,壓縮87.5%,“一趟清”事項達到98項,教育、衛生、體育、文化等項目的審批時間均壓縮40%以上。
一、深化“只進一扇門”和“智慧大廳”
積極優化區級政務服務大廳,讓更多的政務服務和行政審批事項入住。目前,已入住窗口28個,行政審批和政務服務事項達167項。同時,高標準謀劃推進新的區級政務服務大廳選址。在全區16個鄉鎮街道建立便民服務中心,集中辦理群眾和企業申請的行政審批和政務服務事項,讓企業和群眾辦事實現“只進一扇門”和“就近辦”,不用群眾再“東奔西跑”,即可辦成事。投入資金40余萬元,全力打造“智慧大廳”,設立了自助辦公區,購置了雙屏互動、自助辦理、自助復印、自動填單機等現代辦公電子設備,群眾可以自助辦理。將全部行政審批事項編制的審批要件和流程上傳到線上,并及時更新。在區政務服務大廳實現了WIFI全覆蓋,方便了群眾手機查詢。將高頻審批事項的要件和流程制作了“二維碼”,放在互動電子屏上,群眾“一掃清”,方便群眾查詢和復制。制作了區行政審批局“微信公眾號”,群眾也可隨時從“公眾號”了解政策、掌握審批動態、查詢辦理事項,實現了群眾在家網上即可查詢和上傳材料,辦理需要辦理的事項,為“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打下來堅實基礎。添置了自主叫號設備,優化了辦公秩序。
二、強化“一網通辦”和“郵寄送達”
區行政審批局在2018年底實現了18個區直部門網上可辦率100%,位居全市第一;辦理事項達1400件。2018年11月叢東街道通過河北政務服務網上辦理了再生育證,實現了街道在河北政務服務網上全市辦理的突破。目前,已經涵蓋了全區鄉鎮街道社區,逐步實現了全區網上辦理。使群眾不用人到大廳,借助互聯網、微信、手機APP、自助終端等就可以網上查詢辦事指南、預約辦事內容、提交申報材料、查看辦理進度、咨詢政策問題等,極大的方便了群眾和企業辦事。區級政務服務大廳還開通了“快件郵寄送達”業務,群眾可以在家收到辦理好的證件,實現了“足不出戶”和“一趟不用跑”就可以辦證。
三、推進“最多跑一次”和“馬上辦”
科學再造流程,簡化審批環節,全面推行“一個窗口管受理、一枚印章管審批、一紙清單管流程、一張網絡管效率”行政審批新機制,對關聯事項進行整合,實行一口告知,綜合收件,對現場勘察、集體討論等程序實行歸口管理,對證件實行統一窗口發證。實行了“前臺受理、后臺分類審批、綜合窗口出證”審批新模式,實施了“并聯審批、容缺受理、多評合一”等審批新制度,全面壓縮審批時間,全力打造“辦事程序簡化、辦事態度熱情、辦事理念先進、辦事成本低廉、辦事方式快捷、辦事成效顯著”的政務服務環境。
四、探索“審批前改革”和“中介超市”
中介服務報告是行政審批時效性的關鍵性前置環節,決定著審批出證時效和企業辦證成本。為解決行政審批前置中介服務機構報告時間長、質量低、價格高和政府投資項目選取中介服務機構價格不公開、透明度低等問題,特別是解決企業和中介服務機構信息不對稱問題。設立了“網上+實體”中介超市。網上入駐中介機構280家,實體入駐16家,信息專家庫85人,成為邯鄲市中介服務機構較集中的中心和中介服務信息量較大的集聚中心,使中介機構從分散式管理轉變為“超市化”集中服務。截止目前,共辦理使用財政性資金購買中介服務事項270項、使用非財政性資金購買中介服務事項1450項。中介機構服務意識和市場意識顯著增強,服務質量、整體效率得到明顯提高;中介服務收費平均降低40%以上,其中財政資金節約300余萬元;中介服務事項平均辦結時間比入駐前縮短了60%以上,行政審批平均辦結時間提高了50%以上,實現了中介服務壟斷轉變為競爭、分散轉變為統一、封閉轉變為公開、指定轉變為競價、被動變為主動的“五個轉變”,達到了“降費、提速、增效、防微腐”的目標,為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形成了中介、審批、辦證緊密連接的整體機制。
(作者系邯鄲市行政審批局黨組書記、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