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寶卿

人到了一定的年歲,對于時間最敏感。當“時間小鎮”這樣的名詞突然來到腦海的時候,仿佛有無數的秒針在滴答流轉,仿佛有千頭萬緒的過往在穿梭縈回。
與恒麗公司董事長邵耀明的交談輕松而愉悅。他的辦公室雅致而清新,植物的綠正是青春好韻華的風采,一把青翠讓人想握在手里好好珍惜。隱隱有細水長流的叮咚之聲傳來,悅耳如琴音。流水與光陰,是天然完美的組合意象,“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幾千年前孔子站在逝川上的感嘆從不斷絕。儒雅如玉的邵總動作干練地泡著工夫茶,許俊杰主任和我一杯一杯地喝著,話一茬一茬地聊著,聊得最多的是:為什么要做博物館?
我相信很多人與我一樣,在城市的面孔和功能日趨同質化的今天,每到一個城市,如果時間允許,總會去尋找城市的博物館看。有無博物館,博物館的管理和展品如何,直接可以據此給這座城市的文化修養打分。
我很遺憾我所在的這座歷史文化名城,長久以來對于博物館的建設有點滯后。當我得知恒麗鐘表公司有這樣的情懷,我由衷地感興趣。
聊天的內容總是圍繞著“時間”——正是恒麗鐘表博物館的主題。聊著與時間有關的電影、名著、名畫、名言。此時此刻,我忘記了對于邵總來說時間是寶貴的,我總是那么的話多,特別是對于時間對于博物館的話題。特別是觀點彼此認同的時候。
邵總有雄心,他有信心把博物館做大,做到世界一流,請世界一流的設計師來設計展館,舉辦世界級的鐘表大賽,讓世界人一說起鐘表就知道“中國漳州”,他要把“漳州文化鐘表”這一張名片打響,他要讓恒麗不只是生產鐘表的工廠,而是一家觀光旅游工廠。在他看來,介于二產與三產中間的觀光工廠,既為工業企業的轉型升級提供新的選擇,也為豐富旅游產品、完善旅游產業鏈條開辟了廣闊的空間。
這個“時間小鎮”位于漳州市龍文區朝陽鎮,總占地面積108畝。已建設了福建鐘表博物館,建設面積約8000平方米,于2017年10月26日竣工,于2017年12月正式對外開館。
時間元素在館外園區內隨處可見。真是“一寸光陰一寸金”啊。園區入口處,一條藍色帆船再現了“月港碼頭”的意境,將漳州與時間、鐘表的歷史淵源追溯至明朝萬歷年間。
綠綠草地間弧形地排列一些有趣的小石柱,那是人類最古老的計時器——人型互動日晷裝置。雖然目前我還未能借助旁邊的石刻文字介紹弄清楚怎么回事,不過沒關系,這不正是它的神秘之處嗎?耐心的游客到此可以用自己的身體與日光配合,直觀地體驗古代計時原理,感嘆一番古人的聰明才智。
館外立面墻上所掛的“中國最大室外異形金屬掛鐘”,靈感來源于名畫《記憶的永恒》,在日復一日的強大的時間面前,我們的身心也許就這樣變形、疲軟。但是,眼前,以站立的姿態掛于墻上的鐘,少去了頹唐的氣息。“沒有方法能使時鐘為我敲已過去了的鐘點。”在這好幾米高的時鐘面前,有一種壓迫感和緊迫感。
館內建設五大主題區塊。
時間主題廣場,是一個承載時間記憶的地方。徜徉在這里,感覺極其美妙。正如恒麗宣傳畫頁上的文字所寫:“在這里,駐足聆聽館內鐘表的滴答聲、過往人群的腳步聲,抬頭尋找世界各地的時刻;靜下心來,又能回味過往時光中的點點滴滴,享受時間帶來的禮贊與記憶。”
鐘表文化展館,裸眼3D技術讓人置身時間發展史,還有我國古代計時儀器發展、近現代國內外鐘表實體藏品的展示。當看到那只擺在桌上的小巧圓形的時鐘,我欣喜地差點叫出來——那是我的童年我的時間記憶啊!多少個因為睡得太多而無法繼續睡的漫長夜晚,聽著母親和姐姐的香甜鼾聲,我卻只能無聊地數著它響亮的滴答聲!
還有,如果你有興趣,可以參觀一下鐘表工匠部落,在執著、精準、投入的表情里領略恒麗人的“匠人精神”。
或許你意猶未盡,那就去DIY互動體驗區吧,親自動手打造一款專屬于自己的創意鐘表,還可以與家人一起,共同完成一款凝聚愛心的家庭“奢侈品”。
我比較浮華,走過特色主題展銷區,就被柜臺里琳瑯滿目的精美鐘表吸引住了。恒麗自主品牌慕拜仕、卡帝仕、樂沃的產品花樣眾多,一群人挑花了眼:這個好,那個更好,叫人難以“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據工作人員介紹,這里將推出具有時間元素、蘊含豐富鐘表文化的文創旅游產品,可以滿足游人不同的情感訴求,無論是家人時刻、朋友時刻或愛情時刻。以鐘表為禮、承載時間的記憶,找一款屬于自己的“時光之禮”,是不是一件特別浪漫的事?
工廠建成這樣令人賞心悅目長知識的樣子,也是醉了。
回味時正好讀到朗費羅的話:“不要老嘆息過去,它是不再回來的;要明智地改善現在,要以不憂不懼的堅決意志投入撲朔迷離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