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力
(中通客車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山東 聊城 252000)
新能源車輛電器系統是集高、低壓電器及總線通訊網絡為一體的綜合電器系統,新能源車輛電器問題是對故障維修人員一個全面知識的考查,本例車輛經高壓電池廠家、動力系統廠家等組織人員進行多次排查,均不能排除故障,造成該車帶病運行半年之久,后經過筆者現場檢查分析,最終找到產生問題的真正原因,作為疑難故障的排除案例,該例維修過程及思路可供新能源車輛故障維修排查借鑒參考。
某品牌10 m混合動力商用客車 (由高壓電池和驅動電機提供輔助動力),故障現象如下。
1)接通點火開關,動力電池熱管理系統內部風扇運轉正常,車輛正常起動后,其中一只散熱風扇立刻停止,另外一只散熱風扇運轉正常。
2)在車輛運行過程中,電池溫度>28℃的情況下,任意一只風扇停轉或兩只散熱風扇均停止運轉,均不能自己恢復運轉。
3)在車輛運行過程中,電池溫度高于28℃的情況下,首先一只散熱風扇停轉,持續一段時間后,另外一只風扇也停止工作。
4)故障車輛儀表不定時顯示混合動力和高壓電池高溫故障。
故障說明:①電池熱管理系統同一回路中并聯的兩只散熱風扇,隨機性出現停轉;②任何一只或兩只散熱風扇停止運轉后,風扇自身不能恢復運轉,必須重新上電才能恢復運轉,在運轉過程中,仍會出現風扇停止運轉的問題。
該車型為混合動力客車,采用發動機+高壓電機的同軸雙動力驅動系統,高壓電機由車輛內部的高壓電池提供能源,高壓電池熱管理系統采用風冷散熱方式,高壓電池散熱風扇如圖1所示。經查詢技術資料,動力電池的內部散熱風扇由單只繼電器控制,兩只風扇采用并聯連接方式,動力電池散熱風扇的工作條件是:BMS電池管理系統主板采集電池內部的溫度信號,當動力電池內部溫度高于28℃時,BMS發出控制信號,接通風扇繼電器線圈,繼電器觸點吸合,兩只風扇同時通電工作為動力電池散熱。
接著,對風扇繼電器電路進行了檢查,發現當風扇一只或兩只均停止運轉的情況下,風扇兩端的電壓始終為27.7 V,為防止虛電壓現象,在散熱風扇兩端并接一只2 W燈泡,當風扇工作或停止運轉時,燈泡始終是點亮的,且亮度沒有明顯的明暗變化,萬用表顯示風扇兩端的電壓始終穩定在27.7 V左右。
初步判斷的結果集中在電池風扇本身,但是,駕駛員反映當前車上的高壓電池不是原車電池,是從另一臺同樣的新能源車輛替換過來的,原車電池換到另一輛新能源車輛上也能正常工作,咨詢電池廠家關于散熱風扇的技術參數問題,但是配套廠家不知是出于保密或是其他的原因,對自身采用散熱風扇的技術參數不太清楚,電池廠家采用了新的國產散熱風機,并且是無刷風機。經查詢,無刷風機不同于常規的有刷電機,無刷風機增加了保護電路,例如:輸入過壓保護、輸入欠壓保護、過載保護、過流保護等功能,它對電源供電的要求特別高,輸入電壓過高、過低、紋波干擾等,均會造成無刷電機保護停轉。

圖1 高壓電池散熱風扇圖
系統配電盒原理如圖2所示,混合動力系統線束圖如圖3所示。根據上述情況,決定首先解決過壓問題。由于瞬間的干擾和高電壓是不能通過常規的萬用表檢查出來的,加上現場的維修條件有限,只能采用費時、費力的方法來驗證電源過壓的問題。首先檢查動力電池散熱風扇供電的電源線路,24 V常電經過30 A熔斷絲和電池風扇繼電器,連接至電池箱體航空插接器12腳,負極腳位是14腳,線號為9-5,中間經過插接器3-1,3-2;電傳動熔斷絲盒插接器A;電池箱插接器HD-36-19SE連接至高壓電池內部。

圖2 系統配電盒原理圖

圖3 混合動力系統線束圖

圖4 24 V發電機安裝位置圖
低壓線路排查后,繼續更換了存在問題車輛的24 V發電機,經起動車輛實驗,起動車輛風扇運轉正常,但是在車輛起步時,其中一只風扇繼續停轉,說明停轉保護不是由車輛低壓電路輸入電壓過高造成的,因此只能恢復原車發電機。24 V發電機安裝位置見圖4。
既然電池散熱風機不是過壓造成的保護,接著檢查風機是否過載,采取措施將兩只風機首尾連接,串聯后,兩只風機各分得一半的電源電壓,轉速下降,運轉電流減小,車輛準時發車,駕駛員收車后反映,電池風扇運轉正常,沒有出現停轉現象。我們對車輛再次進行排查發現,正如駕駛員說的,風扇一直工作正常,車輛運行了一上午,沒有出現電池風扇停轉問題,于是,將檢測過程中的所有電路恢復,準備跟車測試,結果,風扇再次出現停轉現象,檢修工作陷入僵局。
總結分析:如果原車電源受到干擾污染,就會直接影響無刷電機的運行,接著,我們自另外一臺相同的新能源車輛連接24 V蓄電池,單獨為電池風扇供電,測試結果非常意外,風扇供電連接獨立的24 V電源后,在起動瞬間,電池風機立刻停轉;將獨立的24 V電源直接連接至風扇插頭兩端,車輛起動后,風扇不會出現停轉現象;先后經過更換發電機、限制發電、外接24 V電源等措施,均不能消除電池散熱風扇停轉的現象,說明原車24 V低壓電源系統基本正常,故障部位鎖定在高壓系統中。
維修發現,在動力電池19針插頭 (Connect HD-36-19SE)附近,人為的連接了一根搭鐵線 (圖5),搭鐵線的一端連接到電池外殼,這也是該車與其他車輛電器線路的唯一區別,如果斷開該處的外殼搭鐵線,整車通訊就會出現故障。我們重新梳理檢修過程及步驟,當在動力電池插頭部位連接獨立的24 V電源后,雖然理論上與原車供電隔離,但是該處的外殼接搭鐵線,相當于并沒有與原車脫離,而直接連接電池內部風扇插接器時,相當于與原車電路徹底隔離,此時,風扇運轉正常,說明原車搭鐵線已被污染。按照這個思路,在低壓電器系統正常的情況下,我們繼續檢查車輛的高壓系統。高壓電機接線端子見圖6。

圖5 高壓電池箱電器圖

圖6 高壓電機接線端子圖
首先檢查電機三相交流線,打開電機接線端子,用普通萬用表測量三相交流線與車身之間的電阻,結果發現,每一根三相交流線的搭鐵電阻均為1.8 Ω,說明原車交流高壓電路對車身外殼存在嚴重的短路現象。根據由簡到繁的原則,依次拆除電機端三相交流線,分別測量電機端與逆變器端的搭鐵電阻,電機端三相交流線的搭鐵電阻依次為:U相線搭鐵電阻為∝大,V相線搭鐵電阻為∝大,W相線搭鐵電阻為∝大;逆變器端三相交流線的搭鐵電阻依次為:U相線搭鐵電阻為∝大,V相線搭鐵電阻為∝大,W相線搭鐵電阻為1.8 Ω;說明W相線對車身存在嚴重短路現象,為確定最終故障部位,繼續對驅動電機逆變器進行了拆檢。
電機逆變器接線端子見圖7。打開電機逆變器上蓋,發現逆變器內部三相線中,W相線端子壓接處用絕緣膠帶纏繞,明顯與U、V相線端子壓接處不同,為進一步查找原因,繼續對W相線端子進行拆檢,發現端子部位做工十分粗糙,有人工維修的痕跡,造成W相線與外層抗干擾屏蔽層短路,此處為故障點。 W相線內部接線端子見圖8。

圖7 電機逆變器接線端子圖
1)臨時措施 為消除線路干擾,保障車輛的正常運營,剪去逆變器端外部屏蔽線,采用單端搭鐵屏蔽的方式進行連接。處理完畢后現場測試,動力電池內部風扇不再出現異常停轉現象,車輛運行一段時間后,儀表不顯示混合動力和高壓電池故障,說明該措施可以保證車輛臨時運營不出現問題。
2)永久措施 為確保車輛安全及零部件的可靠性,后續由售后服務人員更換新的電機高壓線路。同時,對修復完畢的車輛,進行了車輛遠程監控歷史和當前數據采集和跟蹤驗證。

圖8 W相線內部接線端子圖
新能源車輛線路干擾現象是一個較為復雜的問題,本例檢修過程走了很多彎路,經過多輪排查,出現故障時,風扇兩端的電壓穩定,因此,故障原因鎖定在干擾問題上。針對干擾問題的排查均集中在低壓電器系統上,先后替換電源及相關電路,更換搭鐵線位置,更換低壓發電機,采用外部低壓供電等;更換了大量的零部件,走入故障維修的誤區。
排除高壓系統的原因在于維修過程中將高壓電池及電機通訊都切斷,錯誤地認為高壓系統會停止工作,由于實際故障依然出現,所以高壓系統被排除在外。因為忽視了高壓系統一個重要的細節,驅動電機的類型是永磁同步電機,永磁同步電機的磁極是稀土材料,其磁場恒定且不受外界控制的,并且該車型的驅動電機和發動機是同軸布置的,所以,不論是高壓電機起動車輛或24 V起動機起動車輛,高壓電機主回路始終是工作的,U、V、W三相高壓線同樣會輸出高壓電,存在問題的W相高壓線路將屏蔽層與電源直接壓接在一起,W相高壓線與高壓電機連接,屏蔽層與車身外殼連接,造成電機的高壓電串入整車車身搭鐵線,低壓24 V搭鐵線被高壓交流電污染,造成搭鐵線電位出現脈動現象,直接影響高壓電池熱管理系統內部無刷風扇的運轉,同時車身附帶交流高壓電后,存在一定的高壓安全隱患。該故障的特殊之處在于交流高壓端搭鐵短路,而線路中只有高壓直流絕緣電阻檢測,無法直接發現搭鐵線被高壓交流污染,造成車輛帶病運行。W相線是連接電機與電機控制器之間的高壓連接線,現場處理時,剪去W相線電機控制器一端屏蔽層,形成電機單端屏蔽,使W相線與車身絕緣隔離,作為永久處理措施,必須更換新的電機高壓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