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雷明
摘 要:東南亞區域相較于我國有更豐富的水資源地理優勢,對于水電項目的投資開發有著天然的有利條件。近幾年經濟在全球化化范圍內迅速發展,東南亞地區投資開發的水電項目也不斷增多,其先進的經驗和實踐理論為其他國家地區的發展指明了方向。但是我國企業在對東南亞區域的水電項目進行投資開發的過程中,常常遇到各種問題風險,政治變動、文化交流不通、環境自然災害等,都為水電項目的投資建設帶來了阻礙,對地區之間建設長久發展的合作經濟往來關系十分不利。文中對國有企業在東南亞地區的主要水電項目投資方式做出簡要說明,對建設過程中的風險進行預測分析,并在后文提出了風險防控的有效措施,以期提升項目中各參與方的經濟效益。
關鍵詞:東南亞;水電開發;項目投資;風險防控
中圖分類號:F416.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9)06-0155-02
0 引言
投資的目的在于收益,但是任何的投資項目都不能完全杜絕風險。如果投資活動中,只盯住最終的收益,對投資過程中的風險毫不在意,經濟收入也必然會因此蒙受損失,國有企業對東南亞的水電項目投資也是這樣。所以,要完善東南亞地區水電投資項目,首先要做的就是梳理各個環節,掌控多個方面,并對企業內部投資相關的監管規則、信息捕捉應用、投資風險評估體系進行進一步完善,及時控制處理可能的風險,投入最大的努力保障水電建設項目的順利完成,同時兼顧經濟收入。此外在東南亞地區投資水電建設,也要關注該地區的市場變動,對其市場的規律有系統了解,對可能的風險做出應對機制,最大可能增強水電投資項目的安全性和平穩性。
1 主要投資模式的利弊分析
模式是一種形式和概念,是對某種事物和事物行為過程的概括表述。東南亞區域占據地理有時,水資源儲備充足,在我國水電開發新的瓶頸期到來之前,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國有企業投資該地區的水電項目不能盲目投資,需要了解投資的兩個主要模式,分別是BOT模式和直接投資,下文將對這兩種投資模式進行細致的利弊分析。
1.1 BOT模式
該模式的進行由國家行政機關直接承擔項目的相關責任,只是把開發建設的權利交給境外投資者。作為交換,項目的投資建設者可以在項目完工投入使用后的一段時間內收取其經濟收入,但是時間過后經營與收入的權利都應當交還給境內國家政府。
優點:項目建設涉及多個參與方,通過這種模式能夠獲得項目的具體勘測數據,幫助項目分析規劃,為工程實踐提供重要參考。同時這樣的模式可以和其他工程技術相結合,水壩建筑、防洪抗災、水利工程等,極大的彌補了自身某方面技術的缺漏,保障工程的順利進行和項目質量的優越。
缺點:這樣的模式需要大的規模支撐,相應資金投入巨大,工程建設任務量大。并且對于實施建設的技術要求較高,需要更多的時間去籌備規劃,總體來說是一種難度較高的方式。
1.2 直接投資
優點:直接投資的方式不是僅依靠直接的貨幣投資完成,其中也涉及到技術設施、貨幣資本、經營實踐知識的應用和轉移問題。但總的來說,這樣的方式資源的獲取最簡單快捷,并且無論是投資項目的建設經營還是管理控制,都能有一定的發言權利,實現經濟收入的增長也具有了一定的主動性。
缺點:直接投資的方式相比BOT伴隨著更高的風險,無形中也增加了前期數據調研規劃的任務量,雖然經濟收入有所增粘,但是面臨風險也有更多的虧損可能。
2 東南亞水電投資風險探析
2.1 政治因素
政治因素所引起的風險,是東南亞水電項目風險的主要來源之一。事實上,水電投資項目進行的時間里,東南亞國家無論是與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都有產生沖突的可能。原因可以歸結為發展中國家的政治動蕩,也可能是國家或民族之間的信仰沖突,最終結果都會作用于水電工程項目的建設過程。
各種歷史因素和東南亞地區本身的地域特點,東南亞區域范圍內國與國之間沖突不斷,連累地區的經濟頹靡,另外還有部分地區存在的恐華行為,政治因素所導致的風險在水電投資這一長期項目中更需要重視和預防。我國企業2011年在緬甸投資建設密松電站未果即是政治風險的實例。
2.2 安全因素
安全因素所導致的風險主要是水電投資項目所在的地區,投資者雇傭的工人和建設的財產安全沒有妥善的保障。即使是項目進行的過程中,物資哄搶、人群沖突、恐嚇威脅等惡性事件也時有發生。考慮當地氣候、地理特點,自然災害也會威脅工人和財物安全。而后導致工程進度受到影響,帶來經濟損失。2011年緬甸境內的政府與地方軍事沖突事件,致使30余名中國公民滯留緬甸,生命受到威脅,太平江項目停運。
2.3 經濟因素
國外投資不能忽視貨幣兌換,經濟因素所造成的風險主要來自外匯問題。東南亞地區的政府可能以提升稅收、變更匯率、限制兌換等方式限制項目收益。并且項目的投資與工程建設也需要當地提供數據材料,東南亞區域的政府對外來材料的使用有嚴格限制,對該地區項目建設的工程設計、材料選擇、項目建造、建成運營都要參與控制,為工程的順利建設帶來了更多的條件限制和時間損耗。盡管許多國家在選擇東南亞的水電工程進行投資前,都對當地的政策有了較為全面的思慮,準備了應對措施,盡可能的避開風險。但是在貨幣兌換、經營稅收方面仍然處于被動狀態,隨著國家政治局面的變動而波動。一旦外匯兌換出現摩擦,會直接影響到兩國的正常貿易交往,更為嚴重的會上升到政治外交關系,很難實現預期的投資效果。
2.4 環境因素
環境因素帶來的風險主要以自然環境為主。分析地理條件,東南亞區域處于熱帶季風和雨林奇遇,雨水多、臺風多,水電投資項目并不是短期可以完成的工程,因此從開始建設到最終完工運營,遭遇洪澇、山體滑坡、臺風等惡劣自然天氣的可能性很大。而自然災害多導致延長工期、耗費財務抵御災害,甚至造成人員損傷等,都是對項目風險的增加。
另一方面生態環境也會對水電投資風險產生影響。眾所周知,環保已經成為國際社會共同呼吁的問題,水電工程投資建設,勢必會對當地的生態環境造成一定影響,建設地區對環境生態的嚴格要求,有時會導致投資整體的失敗。分析水電工程對所在地區的生態影響,主要有幾個問題:首先,水電工程蓄水量多,原本的河流水流速度、水位高低都發生了變化,對人類作用不明顯,但是對水邊的植物和水體中的生物來說確實性命攸關。其次部分地區陸地被濕地取代,人們、動物的生存環境也發生了變化。陸地被水面覆蓋,濕地取代沃土,農民可種植的田地減少,可用來居住的地方也減少。人們的生活生計面臨了新的問題。一些人文古跡,文化景觀也受到牽連,受到毀損。如何與當地人協商溝通這些問題,也是投資中需要考慮承擔的風險。
3 東南亞水電投資風險防控
3.1 評估風險,發揮金融功能
在進行東南亞區域水電投資項目時,要確保活動項目的合理轉移,對可能的風險有充分了解在此基礎上加以回避。國家企業要充分利用好金融功能和保險作用,把目光著眼于海外,謀求更全面的拓展應用,使其成為我國在東南亞區域水電工程建設的重要支柱。并且在考慮相關因素,對可能引起的風險進行回避控制時,同樣要尊重落實各項問題的政策法規,以承保MIGA或者中信保等金融功能和保險手段實現風險降低。
系統的估測建設工程所在國家的投資風險。東南亞區域投資有其獨特之處,國有企業要投資給對方,必須要重視評測分析階段,用來預測海外投資企業可能遇到的運營環境變動,以及伴隨的政治動蕩和經營問題。具體要從工程建設國的利益糾紛、民族矛盾、宗教摩擦,建設國與其他國家的國際關系和境外投資資產在未來數年中的可能變化等,進行投資的國有企業可以憑借我國在境外開設的投資相關信息平臺、境外商業集會、投資顧問等平臺機構對需要的法律政策、收受管理和市場經營狀況、當地社會風俗進行了解。
3.2 完善監管體系,保證項目安全
上文分析中可以看出,東南亞地區的投資受到很多限制,但是控制風險的方法也有很多種,例如完善工程投資建設的監管體系,保障項目中的安全問題即是很好的措施。同時對事故的發生要有預防意識,完善的警報機制十分必要。遇到問題要及時控制,與國家駐境外領事館溝通聯系,及時反饋有效信息,便于我國人員進行相應活動。此外,降低損失的常用方式也可以選擇購買當地的保險業務,數額不能固定,但是遭遇風險變故時,卻是十分有效的損失控制方式,不妨礙總體項目的進行。
要在境外加強對工程的監督控制體系,可行的方式是以行政控制作為主要方式,加以合理引導作為主要內容的輔助,控制的手段由行政批審擔當,行使的權力則由國家發改委員會和商務部門以及獲取兩者授權的相關部門承擔。高效徹底的處理掉海外投資協調控制中常見的管理繁雜問題,改變了管控機制,同時簡化了事件的審批過程,提升了效率,也增強了對海外投資企業的控制管理。
3.3 后期扶持,長效保障
企業所依托的政府應當發揮完全的、有效的作用,以發展的思考角度對東南亞水電投資建設中多方面的法律法規進行全面徹底的落實。并且實踐政策的過程,也不能忽視對相關項目政策的積極宣傳。宣傳的目的是為了接下來出臺的扶持鼓勵政策,提供優勢便利,盡可能控制投資中可能的風險。
國有企業投資東南亞水電,要重視提升監管督查機制,政策的實踐落實是其中的一個部分,其余的內容還應當包括對投資數據的整理實施,以及相對完善的機制評價。實例論述,我國企業決定在東南亞區域進行項目投資,企業本身要明確自己投資的金額預計能有多少金額的收入,要盡可能全面分析,全程監控測算數據的來源能夠有效避免虛假數據,對市場的投資收益有更理性的分析認知,對可能的變動有一定準備。并且在后期扶植階段,合理有效的監督管理機制可以幫助估計投資項目的可行性,及時控制損失,避免無用的投入,節省財力物力。
4 結語
綜上所述,文中概述分析了國有企業在東南亞地區水電投資的主要方式,對可能的風險原因進行探討,并在后文中提出了控制風險的可行辦法。可以理解,只有以合理的方式降低風險,才能更好的提升投資項目的可行性和經濟收益。
參考文獻
[1] 李志雄.東南亞BOT水電項目投資風險研究[J].云南水力發電,2014(23):98-101.
[2] 周洲,豐景春,張可.中國對東南亞國家的水電項目投資研究[J].項目管理技術,2014,12(2):93-96.
[3] 郝云劍,胡興球,王洪亮.基于ISM的我國水電企業東南亞水電投資風險分析[J].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14(1):157-160.
[4] 李飛.中央企業境外投資風險控制研究[M].北京: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12.
[5] 白天輝.中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風險防范對策研究[D].大連:東北財經大學,2005.
[6] 張友棠,閔劍.后危機時代中國企業海外投資風險管理[J].企業研究,2012(18):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