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洋
?
我國高校瑜伽運動研究文獻狀況分析
王 洋
運城學院體育系,山西 運城,044000。
采用文獻資料發、數理統計法、邏輯分析法,通過查閱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NKI),對從2005年起關于高校瑜伽運動的科研論文進行整理分析,分類總結出高校瑜伽運動的科研成果,對存在科研缺失問題,提出有針對性的意見,找出相應的解決策略,為今后瑜伽運動在高校發展提供參考依據。
高校;瑜伽運動;文獻;研究分析
自1985年瑜伽運動在我國正式開始傳播,經歷30多年的快速發展,已形成了固有的健身群體。瑜伽館、健身房、高校、培訓班等多形式組織方式,讓瑜伽運動成為不同年齡結構、不同人群的健身方式。2016年國家體育總局成立全國瑜伽運動推廣委員會;2017年《健身瑜伽108式體位標準》正式推廣,讓瑜伽運動進一步走上規范發展道路。這對瑜伽運動在高校的推廣更加快捷、準確。目前,有關瑜伽運動的發展已受到國內體育科研工作者的關注,相關的研究成果也日益增多。
本研究以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NKI)學術文獻中高校瑜伽的研究論文為研究對象,從量化的角度分析過去14年高校瑜伽運動的相關文獻,從時間分布、共詞分析和關鍵詞詞頻、科研層次、文獻來源和主題分析這些方面揭示近14年來高校瑜伽運動科研的發展軌跡與趨勢,從而更好的為我國高校瑜伽運動科研發展方向提供理論依據,已促進高校瑜伽運動的普及發展。
根據研究需要,查閱以“高校瑜伽”為檢索詞的文獻為研究對象。
1.2.1 文獻資料 通過檢索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NKI),以“高校瑜伽”為檢索詞的相關文獻,收集到從2005年起我國所有有關高校瑜伽運動領域的科研論文,共計589篇。
1.2.2 數理統計 采用SPSS17.0和EXCEL,將收集到的有關高校瑜伽的589篇科研論文分類整理,進行統計分析。
1.2.3 邏輯分析 采用歸納、類比等形式,對高校瑜伽運動領域科研論文進行研究總結,并分析出不足之處。
通過文獻統計,從2005年開始有高校瑜伽相關的科研論文,截至到2018年,我國關于高校瑜伽運動的科研論文共589篇,年平均42.07篇。其中第一篇是陳碧清、吳龍在體育成人教育學刊《高校開設瑜伽課程的可行性研究》。從發表的論文年度統計數量變化圖如圖1。

圖1 高校瑜伽科研論文年度發表圖
從圖1可知,從2005年開始有高校瑜伽運動相關的科研論文發表,從年度數量分布上看有明顯階段特征,第一階段緩慢發展階段從2005年的3篇,到2008年23篇;第二階段快速發展階段,2009年22篇,到2014年88篇,這6年高校瑜伽運動科研論文發表成逐年遞增,成果顯著。這歸結于2008年北京奧運會后,國民健身熱情大大增強,促使瑜伽運動在高校的快速發展。第三階段平穩發展階段到2015年57篇數量有所下降,2016、2017年61篇、67篇數量又有所回升,2018年49篇,根據數據分析2019年預測是45篇。
科研論文的數量與質量是評價一個國家科技成果的主要表現形式之一[1]。

表1 我國高校瑜伽運動科研文獻分布
從表1統計可知,科研成果以期刊形式較多占85%以上,碩士論文80篇,占13%。其中期刊501篇中,核心期刊15篇,占期刊3%。由此可知高校瑜伽運動科研成果期刊中核心期刊比例極少,說明我國高校瑜伽運動高水平科研工作成果進度緩慢,原因可能有以下兩種:(1)高校瑜伽運動研究起步晚,在瑜伽正式在中國傳播20年后,才開始有高校瑜伽運動相關研究。我國最早關于高校瑜伽運動研究文獻核心期刊是在2006年湖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發表的《瑜伽在高校體育課堂的研究》,文章主要以介紹瑜伽及瑜伽高校開設價值、可行性分析。隨后的十年里這類型的文獻期刊發表的較多,研究成果價值可參考性不高;(2)瑜伽運動從印度傳人我國,瑜伽本身是生理上的動態運動及心靈上的練習。高校瑜伽科研人員在對其文化背景、產生原因等方面了解不多,不像中國武術和太極拳那樣在文化底蘊內涵上研究深入,而且有代表性的研究人物。截至2018年底從中國全文數據庫文獻數據上比較,武術、太極拳、瑜伽的文獻檢索分別是33575、8966、4610篇。在數量及質量上都遠高于瑜伽科研論文。從側面反應我國高校瑜伽運動項目的科研人員少、科研時間短;我國傳統體育項目的科研優勢明顯。
通常而言,每篇文獻中會出現3-6個關鍵詞,論文的關鍵詞充分體現了論文的研究方向和內容,共同出現在同一篇論文中即說明這些關鍵詞之間存在一定關系,共同出現的次數越多則關系越強。共詞分析最初在20世紀70年代由法國文獻計量學家提出[2]。將一定時期內一個文獻集合里所有關鍵詞抽取出來進行統計分析,頻次高的關鍵詞即可用來確定這個文獻集合所代表的研究領域的研究熱點,這就是供詞分析的基本原理[3]。
本文在統計關鍵詞詞頻基礎上,通過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NKI)計量可視化分析,將高頻關鍵詞作為結點,用結點之間的連線來代表詞與詞之間的共現關系,進而得到可視化的關鍵詞共現網絡圖。關鍵詞是學術文獻中提煉,通過研究高校瑜伽運動相關文獻的關鍵主題詞組,并通過頻次統計和共現詞方法分析,確定關鍵詞被引頻次和中心性[4],從而發現研究的重點和熱點等。在共現網絡圖中,每個圓點分別代表一個高頻關鍵詞,圓點越大表示關鍵詞出現的頻次越高;用圓點之間的連線代表詞與詞之間的共現關系,連線越粗表示這兩點所代表的關鍵詞共同出現在同一篇論文中的次數越多[5]。
圓形節點代表關鍵詞,共有關鍵詞節點19個,關鍵詞圓圈越大中心性越強,即其它關鍵詞同時出現概率高。圓圈大小與關鍵詞出現的頻次成正比,節點間的連線代表關鍵詞的關聯,連線越粗關聯程度越高[4]。圖2是從2005年起高校瑜伽運動科研文獻中出現頻次最高的20個關鍵詞及共現關系,可知高校瑜伽運動科研論文各關鍵詞間聯系性大,但存在一定獨立,表明高校瑜伽運動科研主題具有廣泛性,內容豐富,但部分研究內容多屬于泛泛而談。
關鍵詞共現網絡如下圖所示:

圖2 高校瑜伽運動科研關鍵詞圖
利用知網提供的計量可視化分析,對上表中589篇關鍵詞的統計分析,出現頻次排名前20名的關鍵詞如表2。

表2 我國高校瑜伽運動科研文獻關鍵詞頻次表
通過對共現網絡圖和關鍵詞詞頻分析,能夠得出:高校相關科研人員在瑜伽運動的基礎上,結合其他要素對高校瑜伽運動進行研究分析,其中瑜伽課程、瑜伽教學、可行性、現狀等關鍵詞結合度較高,這與關鍵詞頻次排位基本一致,說明在高校瑜伽運動科研中,更過研究者關注的是瑜伽課程、教學、可行性、現狀等應用研究。關鍵詞頻次顯示:作為研究主題,瑜伽和高校是首位;除瑜伽課程、教學、可行性、現狀等基本要素的研究熱點外,大學生、瑜伽運動、對策、教學方法、健身瑜伽等在高校瑜伽運動科研方面也是研究熱點。

圖3 高校瑜伽運動科研研究層次分布圖
從圖3可知,高校瑜伽運動科研層次,集中在基礎研究(社科)(比如:課程開設的可行性分析、現狀調查、課程教學、評述、改革等方面的研究);高等教育(實驗性、實踐性、策略研究方面的研究);行業指導(社科)(教學應用、損傷、現狀、思考探討等方面的研究),其他方面相對較少。高校作為教學、科研集中地,瑜伽以正式傳入我國30多年。在高校瑜伽運動科研方面,應集中在高等教育、行業指導(社科)、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自然)方面,(1)一方面是積極發掘瑜伽鍛煉價值,提高大眾瑜伽運動健身水平;(2)做好瑜伽運動的科學實驗,用數據證明瑜伽運動功效;(3)瑜伽運動對到其他運動項目的促進研究。

圖4 高校瑜伽運動科研成果發表機構分布圖
從圖4可知,高校瑜伽運動科研成果發表機構分布,前5名分別是:吉林體育學院、西安體育學院、河北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北京體育大學。據調查了解,瑜伽多是在室內開展運動項目,所需要的場地設施不高(室內、木質或橡膠地板、音響、鏡子),這5所學校所在的區域,瑜伽運動開展較好,環境設施能滿足學生學習需要,校園健身瑜伽活動開展早,有積極從事瑜伽教學的教師。
根據統計高校瑜伽運動科研成果受到的科學基金資助較少,8個基金組織,共16次,占文獻2.7%,其中國家社會科學基金7次,江蘇省教育廳人文社會基金2次,湖南省教委科研基金2次。高校教師科研水平的提升,需要大力的基金扶持。高校瑜伽運動研究是從2005年開始,相比于其他運動項目如籃球、足球等項目,起步較晚。雖然在進入高校前有較好的社會影響力,但發展遠不及其他項目。大學生對新興健身項目都有濃厚興趣,尤其是女大學生對展示美的項目更為積極熱衷。從中所產生出的一系列問題,如:男女練習瑜伽觀念、瑜伽體位動作分析、瑜伽肌肉用力分析、瑜伽對其他運動項目促進等方面,都可以作為科研方向。這需要基金介入,促使高校瑜伽運動科研水平的提升,從而更好的服務與教學。以滿足高校的健身方式需要多元化,多樣化。
從圖5可知,高校瑜伽運動科研文獻來源,前三名分別是:體育世界(學術版)、體育科技文獻通報、才智,這是都是省級、國家級(非核心)。排名靠后的有部分是高校的碩士論文。從結果來看,文獻來源局限大,省級期刊的學術水平不高,核心期刊文獻來源少。體現出三個方面,(1)是近些年高校瑜伽運動開展水平層次較好,但高質量的瑜伽科研成果較少;(2)是受地域、環境影響,部分高校還未開設瑜伽課程,相關的科研教師在這方面沒有可參考的標準;(3)是瑜伽傳入我國的時間尚短,尤其是進入高校,并融入高校課程體系時間短,相關科研體系不完善造成發表文獻質量不高。

圖6 高校瑜伽運動科研主題分布圖
從圖6可知,高校瑜伽運動科研主題分布,前3名分別是:瑜伽課程、瑜伽教學、瑜伽運動,這符合高校瑜伽運動科研現狀需求,相比之下,實驗研究、瑜伽訓練主題較少。本研究主要從三個方面的主題對高校瑜伽運動科研進行梳理:
(1)課程研究、調查分析、可行性、教學模式、開展現狀對策等。該主題占據了高校瑜伽運動研究的主要部分;(2)實驗研究、效果分析、實施過程、教學模式等內容的研究;(3)女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訓練等內容的研究。
隨著高校瑜伽運動科研的深入,一些以瑜伽課程、教學、可行性、現狀等方面研究將不能滿足科研領域需求,實驗性研究、交叉性學科研究、深層次背景挖掘將是提升科研質量的保證。高層次的科研要為教學服務,為瑜伽運動更好的發展提供借鑒價值,好的科研能力是依靠時間的積累,長期堅持,這從側面反應出,高校瑜伽運動科研狀況還是處于剛起步階段,對瑜伽運動認識還無法達到像足籃排球那樣的高度。
到2018年止,我國高校瑜伽運動科研文獻共589篇,其中第一篇發表于2005年。文獻年度數量有較為明顯的階段特征,經歷了緩慢、快速和平穩三個階段。從共現網絡圖出,瑜伽、高校、瑜伽課程、瑜伽教學、可行性、現狀等關鍵詞結合度教改,這與關鍵詞頻次排異基本一致;科研層次集中在基礎研究和高校教育。
發表機構主要分布在體育類專業院校,場地設施、城區開展較好;在科研基金資助方面主要是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科研中存在研究內容有一定重復性,創新類、多學科交叉性研究較少。科研文獻來源以省級期刊為主,國家級、專業核心文獻期刊較少,僅占到3%;主題分布主要是瑜伽課程、教學、運動。
在高校瑜伽運動科研中,對于瑜伽課程、教學、可行性、現狀、對策的研究最為熱門,研究的重點主要是在學校層面上對課堂的理解。高校瑜伽運動科研跟我國傳統體育項目科研相比,本身就差距很多,因此,更需要在科研基金方面給與自助,在高級別上的文獻期刊發表文章,以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對健身項目多樣化需求。同時增加瑜伽與其他體育項目及非體育學科之間的跨專業科研成果。
[1] 劉嘉麗.從2003 我國體育核心期刊載文情況看我國體育科研現狀[J].體育學刊,2004,11(16):142~144.
[2] 金敏娜.基于文獻計量學的大學英語翻轉課堂研究綜述[J].瘋狂英語(理論版),2018(03):35~38.
[3] Callon M., Courtial J.P.&Laville F.Co-word analysis as a tool for describing the network of interactions between bas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The case of polymer chemistry[J].Scientometrics, 1991(22).
[4] 何宗慧.國內卓越教師關鍵詞共現知識圖譜可視化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8(18):251~253.
[5] 林 菲,楊 艦.中國環境科學研究熱點及其演化——基于文獻計量學方法的量化分析[J].科學學研究,2016(09):1294~1300.
Analysis of the Research Literature of Yoga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WANG Yang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Yuncheng University, Yuncheng Shanxi, 044000, China.
This paper is using literature,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method and logical analysis method. By looking at China journal full-text database (CNKI), Yoga's analysis of the research papers at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since 2005, which classified summarized the yoga sports scientific research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or the lack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roblems, we put forward the opinion of the targeted and find out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 strategy so that it could provide a reference to Yoga develop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futur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Yoga;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analysis.
1007―6891(2019)02―0115―04
10.13932/j.cnki.sctykx.2019.02.28
G807.4
A
2019-01-21
運城學院教改課題,項目編號:JG20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