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水文局 黑龍江 大慶 163000)
嫩江縣在清代為墨爾根城,既是齊齊哈爾以北重要的經濟、交通、物流集散和軍事戰略要地,也是黑河市重要的農業生產基地。1991年,嫩江縣在“中國農村綜合實力百強縣”中排第67位,在“中國產糧百強縣”中排第30位。嫩江縣屬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夏長、春秋短,該地區的主要水源為雨水和冬季冰雪融水。
嫩江縣全部用水量共計0.285億m3,其中生活用水為0.08億m3,城鎮居民用水量大于農村居民用水量。農業、工業、建筑及第三產業用水共計0.2億m3,其中農業用水量最大,工業與建筑業及三產業用水相對持平,生態用水0.000 7億m3(見表1)。
通過對比2010年和2015年的生活、生產、生態需水量可以發現,生產用水和生活用水量都隨年份遞增,生態環境需水量比較穩定,無明顯變化。其中,農業需水量在所有需水量中占比最大,2010年占40.9%,2015年占86.7%。作為以農業為經濟支柱的農業大縣,有關部門要保證水資源的合理使用,為農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表1 現狀用水量統計表 單位:億m3

表2 嫩江縣需水量 單位:億m3
嫩江縣年有效灌溉面積為3.361 68億m2,實灌面積0.967 15億 m2,耕地灌溉用水總量為0.046 9億m3,平均灌溉用水量為32.2 m3/667 m2,遠高于全國407.54 m3/m2的水平(見表3)。由于嫩江縣經濟結構以農業為主,且大部分為雨養農業,少部分地區發展了噴灌、滴灌等高效節水農業,整體經濟發展較慢,人民生活水平不高。

表3 嫩江縣現狀用水水平
中國作為農業大國,農業生產是重中之重,水資源是發展農業和服務農業的一種重要資源,黑龍江作為農業大省,重點關注水與農業的協調、可持續發展。嫩江縣致力于發展科技農業,采用多種現代化技術,充分利用水資源,所以研究水資源的供需平衡就處在非常重要的位置。通過了解研究區的供水量、需水量、水資源的分配情況及空間分布,從宏觀和微觀的角度分析該地區的水量關系,從而實現水資源的優化配置,為服務農業、服務生產提供科學的判斷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