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波
(北京鐵城建設監理有限責任公司,北京 100855)
改善地鐵系統工程及其配套設施,優化乘客候車環境,提高城市軌道交通的服務水平,堅持以乘客為本,創造良好的節能、安全、環保、美觀等舒適的乘坐體驗是地鐵工程的重要目標,也越來越得到相關建設部門的認同。同時屏蔽門系統是集建筑、機械、材料、電子、通信等學科為一體的工程產品,設計施工中涉及專業眾多,為了達到最佳使用效果,屏蔽門系統設計及施工管理尤為重要,以下將對城市軌道交通屏蔽門設計及施工管理進行分析探討。
屏蔽門系統(如圖1)安裝在地鐵站臺的邊沿,上部與站臺頂梁連接,下部與站臺板連接,兩端與站臺邊墻連接,將站臺與軌行區完全隔離,形成具有密封性的連續屏障。屏蔽門系統主要由機械、電氣和絕緣三部分構成。站臺門的布置以有效站臺中心線為基準,沿站臺邊緣向兩端對稱布置,位于列車在車站的正常停車范圍內。門體分為滑動門、固定門、應急門、端門4種(如圖2)。正常運行時,當列車到達站臺停車后,控制系統控制滑動門與列車車門正好對齊同時開啟,待乘客上下車廂后,滑動門與列車車廂又同時關閉,列車方啟動離開站臺。通常屏蔽門系統的運行強度應按每天運行20h、每90S開關一次進行設計,應能常年連續運行。門體結構設計壽命不應小于30年。屏蔽門功能作用如下。
(1)節能環保:地鐵列車高速穿行在兩個站點之間的隧道并頻繁進出站,屏蔽門能避免列車進出站形成的活塞風對站臺空氣造成強烈擾動,阻隔站臺區空調風與區間空氣熱交換,減小運營環控系統能耗。(2)安全舒適:屏蔽門系統可避免列車營運高峰期因乘客擁擠掉落軌行區造成的人身傷亡及列車噪音、軌行區粉塵對乘客的影響,營造安全舒適環境。

圖1 屏蔽門系統

圖2 門體
在地鐵車站機電設備安裝項目管理中,屏蔽門項目的管理模式采購包安裝的交鑰匙工程,屏蔽門項目管理存在較大困難和風險,其風險在于地鐵屏蔽門自身特點決定其施工總是最后完成,如果管理不善可能導致合同管理失敗,為確保現場及時供貨,合同簽訂后工程管理人員應當組織地鐵建設方、監理人員等對設備制造情況進行監督,到生產企業參加樣機檢測。樣機試驗的目的是檢查設備的設計是否滿足技術規格書中所述的功能及性能要求。屏蔽門樣機檢測至少包括以下內容:結構性能測試、噪音測試、密封測試、電磁兼容試驗,動能曲線測試,速度曲線測試,電機、減速器的溫升測定,關門力測試,通信試驗,手動開門力測試,障礙物檢測,采用模擬信號輸入、輸出命令檢測門系統的自動操作,自動重開門試驗,接地及絕緣測試等。樣機還需進行100萬次運行疲勞測試,試驗后樣機進行拆卸檢查各部件的變化情況、磨損程度,并作出記錄。如出現零部件損壞、磨損嚴重、系統故障等提出整改措施,并經地鐵建設方決定是否需再次進行壽命試驗。樣機測試結束后,由地鐵建設方對樣機進行驗收。對樣機的功能測試、符合合同技術要求的性能測試以及測試報告等方面進行評價,如驗收合格,嚴格按照樣機要求進行批量生產。
屏蔽門在安裝前,安裝單位應會同設計單位、土建施工單位、地鐵建設方、監理單位對屏蔽門安裝區域站臺板及軌行區下返梁進行檢驗,屏蔽門站臺板布置范圍預留的溝槽,預留的下返梁、端門梁,是否滿足載荷要求。靠車控室的屏蔽門設備房的照明、電源、防滲防漏、通風,確保相應土建尺寸符合屏蔽門安裝需求。在其自檢合格后提請監理工程師進行檢查。重點檢查安裝位置尺寸及載荷要求。
國內屏蔽門屏蔽門門檻及上下部支撐結構安裝的測量放線通常以軌道焊軌完成后的控制基標為基準。以青島地鐵2號線為例,屏蔽門門檻上表面至軌道頂面的距離要求為1050mm,屏蔽門軌道側外沿最大變形不應侵入軌行區界限,屏蔽門外輪廓線至軌道中心線的距離為1500+50mm。該垂直距離的設計應充分考慮列車長期運行后出現的機械磨損及負荷載重對車廂底板標高的影響。
參照《城市軌道交通站臺屏蔽門系統技術規范》(CJJ183-2012)要求,安裝前應與鋪軌專業進行軌道控制基標點的現場確認,填寫控制基標交接記錄表;與土建專業履行測量及交接檢驗,填寫土建交接檢驗記錄表。
(1)進場材料檢驗。屏蔽門安裝現場的材料,如門體、立柱、門檻、頂箱、橫梁、支承件、緊固件、門體表面裝飾材料、各類電源控制電纜、上下蓋板組件、門控單元(DCU)、絕緣材料、配電柜、電源柜等必須符合設計和技術合同的規定,有出廠合格證明或質量證明書。進場檢驗應填寫設備進場驗收表。用于工程的所有材料均需先進而成熟的設計,適合于地鐵環境,具有新型、質量無缺陷、耐久和最低的維護率。
(2)安裝調試。底座是屏蔽門門體主要的承受荷載的結構件,安裝要求高,施工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屏蔽門設備其他部件的質量和屏蔽門的使用,更關系到屏蔽門設備的安全性,因此在安裝過程中必須采取切實有效的施工方法,確保底座安裝的質量達到設計要求和驗收標準。門檻應承受乘客荷載225kg,不能有任何方向的位移和變形,撓度不得大于1/1000。門體結構安裝、門體安裝、緊固件安裝、蓋板安裝、設備柜安裝、線槽線纜、電源及監控的安裝,屏蔽門安裝必須嚴格按照施工組織方案及施工指導手冊的要求,施工中要堅持施工人員自檢,下道工序的互檢,每完成一個工序,必須進行檢查驗收并將檢驗批上報監理審核,合格后方可進入下道工序。屏蔽門安裝后進行的單體調試工作包含內容為通電試驗,單體試驗、系統調試、噪音測試、5000次現場運行試驗、系統聯合調試等。屏蔽門安裝中監理工程師重點審核各工序的質量控制措施的落實情況,督促安裝單位做好質量技術交底,檢驗批驗收、分項工程驗收、分部工程驗收和單位工程驗收宜隨工程同步。安裝調試中相關資料要真實、齊全完整,簽字齊備;所有資料結論要明確;質量記錄資料要與安裝過程的各階段同步;組卷、歸檔要符合建設單位及接收使用單位的要求。
(3)質量通病與控制措施。地鐵站后裝飾裝修和機電安裝是一項多系統、多專業、多接口的高技術復雜工程。屏蔽門施工常見質量通病及控制措施如下:①屏蔽門端門與墻體存在較大縫隙,施工前應對端門位置進行精確測量后下料施工。②門體與門、門框之間的間隙大小不一,列車過站時屏蔽門發出較大噪音,圖紙遺漏或存在缺陷,應及時與設計聯系,施工應交底清楚,嚴格按設計及規范施工。③個別車站端門在開門時與消防栓箱沖突,檢查裝修與屏蔽門圖紙,如有沖突的地方,應及時更改消防栓箱位置。④應急門打開時與地板、頂箱蓋板鎖具發生碰擦,施工前應加強與裝修之間的協調,施工應交底清楚。⑤屏蔽門監控軟件頻繁死機,應加強承包商設計管理及軟件穩定性測試。現場安裝單位及監理工程師 注重預控,強化程控,工序卡控,從嚴驗收 ,可減少或避免常見質量通病的發生。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快速發展,地鐵機電設備工程的設計和安裝技術也在不斷趨于成熟,但安裝過程中影響質量的各種因素較多,地鐵施工環境比較復雜,交叉作業多,施工管理的難度很大。本文在此總結了城市軌道交通中屏蔽門設計施工的經驗,分析了屏蔽門的設計功能、樣機檢測、施工要點及質量保證措施,做好中間的質量檢驗以及現場質量驗收,從而保證地鐵屏蔽門安裝的質量,對于屏蔽門安裝的施工管理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