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洪娥
如何讓學生借助情感體驗,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審美情感,獲得審美教育,是廣大教師應該深思的一個問題。前不久,我上了一節數學課“認識角”。作為一節公開課使用率最高的一節課,如何讓它更精彩、更有自己的特色,我著實費了不少腦筋。后來,我們學校“十三五”發展規劃中“創辦情知教育示范校”和近期大連教育提出的“美育的理論與實踐”給了我啟發,何不把“情知教育”與“美的教育”合在一起,作為本節課的亮點呢?基于這一些考慮,我重新閱讀教材,整合教學思路,設計了一堂融知識與美的體驗為一體的數學課。
一、在觀察中感知美
德國詩人席勒說過:“從美的事物中找到美,這就是審美教育的任務。”數學作為一種抽象思維的學科,它的美不像藝術的美那樣外顯和鮮明,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又帶有很大的具體形象性,所以在教學時就應該注意從數學知識中挖掘捕捉和生活相關的美的內容,引導學生進行審美感知,領略數學王國的萬千美景。
課的一開始,我先帶領學生欣賞生活中的角,用課件展示了和角有關的美麗的物體和圖案。如:一把勤勞的小剪刀,一條鮮紅的紅領巾,鐘面上奮起直追的兩個指針……讓學生談一談自己看到了什么?這些圖形中共同的圖形的是什么?它美嗎?
本節課我們學習的角是一個很有代表性的圖形。我們身邊的物體幾乎都有角的存在。因為角,我們的世界充滿了千變萬化。角是美的根源。所以,認識角的時候,我抓住“角”這一特定的實體,從“角是美麗的”這一思想出發進行教學。一幅一幅色彩繽紛的美麗畫面把學生的關注點引到各種各樣的角上,使學生初步感受到角的美。這時引導學生:“你對角有什么了解嗎?你還想了解角的哪些知識?”就這樣把學生對美好事物的感受轉化成學生對新知的渴求,滲透了美的教育。
當學生初步認識了角之后,讓學生尋找身邊和角有關的美麗的事物,去摸一摸,去看一看,并在同學之中展示自己找到的美麗的角。有的學生展示了教室內小書柜上的角,感受到了角使物體更加整齊。有的學生展示的是籃球架上的角,認為角使籃球架更加平衡。有的學生找到盆花中的角,認為角使花朵能夠充分沐浴陽光……在這個過程之中,學生鞏固了學到的知識,更重要的是主動地從美的角度去認識角,獲得情感上的愉悅感,有了進一步學習角的特點的情感需求。
二、在繪畫中體驗美
如果僅僅憑借對美的事物的感知,所得的美感只停留在表面,是不深刻的,必須在感知美的過程中產生相應的情緒體驗,才能獲得豐富的審美體驗。所以要精心地組織好真切的體驗活動,使學生體驗到數學的美。
本節課在認識角的過程之中,有讓學生畫角這一環節。我通過提問:怎樣就能畫出一個很漂亮的角?引導學生動手畫一畫。在畫的過程中,學生發現只有借助小尺,才能畫出直直的邊,尖尖的角。當學生會畫角之后,讓學生欣賞同學們畫的角,并談一談你認為什么樣的角最漂亮。有的學生認為尖尖的小角(就是指銳角)最漂亮,理由是它最尖銳,張開的角度小,有含蓄之美;有的學生認為放得比較平的角(就是指直角)最漂亮,認為它最端莊,生活中用得最多;也有少部分學生認為張開最大的角(就是指鈍角)最漂亮。答案五花八門,但都有一個共同點:孩子們會從美的角度欣賞角,感受角的無與倫比,它是平面圖形中非常美麗的圖形。
三、在操作中創造美
學生的審美感知、審美體驗是學生后繼學習的最有價值的資本,也是發展創新思維的重要前提。所以在教學中,我們不能滿足于美的感知和體驗,還要不失時機地激發學生創造美,讓學生在對數學美的追求中,不斷發展自己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本節課在學生已經認識了角之后,讓學生借助角,設計美麗的圖案。學生的興趣很高,借助小尺,開始了自己的創造。有的同學運用角設計了班徽,有的同學運用線條和各種角畫出了可愛小動物,有的同學畫出了漫游太空圖,雖然所有的圖案都是帶棱帶角的,可能不符合科學,但學生對角的充分把握和強大的創造能力真得讓人驚嘆。我把他們的作品一一地展示出來,學生一邊欣賞著自己美麗的“作品”,一邊陶醉在數學無限的美中。
四、在生活中欣賞美
數學與生活密切相連,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欣賞生活中的美,才能使學生從內心深處認同數學之美,真正獲得美的教育。
在本節課的最后一環節,我為學生展示了大量的世界著名建筑的圖片,如“埃菲爾鐵塔”“法國凱旋門”“北京天安門”等,讓學生在欣賞之余,談一談它們美在哪?在交流之中,學生認識到正是因為有角的存在,才使物體的形狀有無限的可能,充滿變化之美。為了作對比,我又出示了“印度泰姬陵”的圖片,讓學生體會另一種圓潤之美。這種審美活動能啟迪和推動學生數學思維活動,觸發智慧的美感,使學生的聰明才智得以充分發揮。
由“認識角”這一課,我深深體會到:一次成功的數學課堂教學,教師除了讓學生學得新知識,還要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愉悅的情感體驗,感覺數學之美。從審美心理出發,科學地將知識與美水乳交融,引導學生從審美感知、審美體驗到審美創造、審美欣賞,步步享受數學帶來的美,不僅激發了學習興趣,同時使知識得以升華,情操得到陶冶。調動情感體驗,挖掘數學之美。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