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丹
摘 要:科學區域中豐富的、可操作的科學材料使幼兒可以按自己的興趣、需要和方式學習科學知識。教師在創設幼兒科學區域環境時,既要展現自身的引導作用,又要把控材料的載體價值,使幼兒更好地進行自主探究與主動學習。
關鍵詞:幼兒;科學區域;環境設置;科學材料
中圖分類號:G613.3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12-0070-01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教師應注意幼兒科學活動環境的創設、科學活動材料的提供,在為幼兒營造活動自主權的同時,使其能夠依據自身需求和興趣進行科學活動。這種教學模式不僅可以強化幼兒科學認知,還可對集體教學予以補充。
一、展現教師引導作用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規定了幼兒園教育中教師的地位,即為幼兒引導者、支持者和合作者,由此可確定教師在幼兒科學區域活動中的地位。在幼兒科學區域環境設置方面,教師應做好以下幾點。
其一,適時介入。幼兒科學活動中,幼兒若認真操作,教師往往提問:“在做什么呀?可以告訴老師嗎?做好后可以送給老師嗎?”因幼兒正處于腦部發育時期,若注意力被轉移難以再次集中,提問不僅無法起到引導作用,還會對幼兒思維能力、創造能力造成影響,更談不上提高幼兒科學活動區域創設的效果。因此,若幼兒正處于動腦思考、動手操作的狀態下,教師不可打擾,而應在幼兒完成各項操作時詢問,且融合合理的語言、方式,指導幼兒對成果予以總結。
其二,因人施教。教師應按照幼兒年齡、興趣愛好和認知水平,對教育目標和教育方式予以科學設計,落實因人施教的原則。例如,部分幼兒想成為建筑師,對建筑區感興趣;部分幼兒想成為科學家,對科學區存在極高的興趣。從長遠來講,幼兒時期的夢想具有稚嫩和盲目的特點,教師應依據幼兒想法對其行為加以引導,保證其學習更具樂趣、動力。
其三,善于發現,積極評價。發現是教育的“導火索”,教師只有在了解幼兒的前提下,方可對其予以實效性、針對性引導。幼兒科學區域活動教學以自然現象觀察為基礎,教師需在掌握幼兒行為的同時,對各類信息予以捕捉,再借助相關內容的記錄,對價值信息、資料予以歸納。另外,幼兒均存在表現的欲望、被肯定的心理。教師可在成績評價過程中,對幼兒加以肯定、表揚。這樣不僅可激發其自豪感,還可滿足其健康成長的需求。
二、把控材料載體價值
其一,多樣性投放。幼兒科學區域活動進行過程中,若材料投放量過少,則幼兒自主空間相對狹窄,反之則寬敞。對此,教師可預先對幼兒的情況予以概括和總結,通過基礎性、必備性材料的投放,制定科學活動方案和目標,指導幼兒自主學習。同時,科學區域內材料投放行為,應以幼兒年齡為準,以保證其活動質量。例如,對于幼兒園大班,部分材料可置于柜面或柜子內,提高空間利用率。舞臺背景、收銀臺等個別材料,因占地面積較大,可設定流動性活動區域,要求幼兒自主移動材料,成為游戲的“主人”。
其二,層析性內容。幼兒因個體差異,在科學區域活動中常常表現出不同的探索速度和深度。教師應根據幼兒的個體差異和性格特點安排不同的探索內容,給予探索進度較慢的幼兒幫助,要求先完成的幼兒深入探索。幼兒若處于“沉浮”階段,教師可借助輔助材料的使用,鼓勵其勇于探索,將知識“浮起”。例如,在幼兒“稱一稱”科學活動中,教師可通過電子秤、天平和秤桿等器材的投放,鼓勵幼兒稱量黃豆和玩具等物體,使之在正確運用稱量工具的前提下,對不同工具稱量相同物體產生的差別予以比較,促進其思維能力發展。
其三,針對性操作。幼兒科學區域活動的設定應以幼兒年齡段為準,且操作方法也因人而異。同時,科學區域活動不僅可彌補傳統教育下幼兒集體活動的缺陷,還可實現高結構活動向低結構的轉變,最終激發幼兒探索的潛能。例如,在“會亮的電珠”科學活動中,教師可向科學活動區域投放電珠和電池等材料,要求幼兒自行想辦法,使電珠變亮。這種方式,可在激發幼兒探索欲望的前提下,強化其對科學的感悟和理解。
其四,體現幼兒主體作用。幼兒是科學區域活動的主體,教師不僅要推行豐富的活動主題,還需全面展現幼兒的活動主體作用。幼兒受年齡、思想行為的限制,對事物存在極強的好奇心、求知欲。教師可通過鼓勵幼兒參與科學活動的方式,發展其自主學習能力。例如,幼兒常和父母逛超市,對超市內的景象尤為熟悉。對此,教師可設置“超市購物”科學活動,要求幼兒自主為超市命名、布設環境、聘請員工等,從而激發其學習欲望。
三、結束語
總之,科學區域活動是幼兒園科學教育的重要形式。在科學區域活動中,幼兒可以自由地選擇和探究材料,增長科學知識。對此,教師可在掌握幼兒情況的前提下,對科學區域活動予以科學創設,從幼兒的層面入手,滿足其學習需求,以此落實“無為勝有為”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高傲.幼兒園科學區創設現狀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7.
[2]徐文.幼兒園科學區活動材料的現狀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5.
[3]仇玉蘭.幼兒園科學活動區材料提供的策略研究[J].上海課程教學研究,2017(11).
[4]譚杰.幼兒園科學教育中集體活動和區域活動關系研究[J].時代教育,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