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權


摘 要:練江流域某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工程總規模為7.5×104m3/d,現狀主體工藝為A/A/O氧化溝+反硝化濾池,考慮到用地緊張、出水水質要求高及方便與原有污水處理工藝銜接的特點,其提標改造工藝采用A/A/O-MBB,改造后的出水水質穩定達到廣東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中規定的城鎮二級污水處理廠第二時段一級排放標準、國家《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A標準(簡稱“一級A標準”)及《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V類水體要求三者中較嚴者。文章詳細介紹了該提標改造工程的工藝流程、建構筑物及其配套設備設計參數,可供相關工程參考。
關鍵詞: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A/A/O-MBBR;設計參數
中圖分類號:X7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9)07-0009-02
A/A/O工藝作為傳統的污水微生物處理技術,由于其良好的處理效果、運行維護方便、技術成熟且適用條件寬泛被廣泛應用[1],但仍存在一定的缺陷[2]。MBBR(移動床生物膜反應器)工藝作為一種常用的高效生物膜廢水處理工藝[3],可與A/A/O工藝結合起來,達到提高出水水質的效果。顧升波等人[4]通過對比A/O-MBBR組合工藝和A/O工藝處理市政污水的影響因子,研究發現A/O-MBBR工藝對硝化菌和聚磷菌能進行分相培養,在有效去除BOD、N、P等物質的同時,能提高50%的日處理能力,且具有較強的抗沖擊負荷。
練江流域某污水處理廠總規模為7.5×104m3/d,分兩期建設,一期為3×104m3/d,二期為4.5×104m3/d。該污水處理廠原污水處理主體工藝采用A/A/O微曝氧化溝+反硝化濾池,出水達到廣東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中規定的城鎮二級污水處理廠第二時段一級排放標準和國家《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A標準中較嚴者。根據《練江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方案》(2014~2020),需對此污水處理廠一、二期工程排放的尾水進行提標改造,改造后的出水水質在標準基礎上更進一步,要求穩定達到原標準及《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V類水體要求三者中較嚴者。該項目的實施,可有效降低排入練江流域的污染源,有利于練江流域水環境生態的恢復,對該區域的居民生活水平、國民經濟發展提供友好的環境基礎,也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實際舉措。
1 設計水質
污水生物處理法由各種微生物種群協同合作完成,各生物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導致污水廠出水各指標之間也是相互聯系的,需要采用系統分析的方式,分析各指標之間的內在聯系和相互影響,確定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工程需要重點處理的指標,抓住主要指標,解決主要指標。該污水處理廠2017年各月份現狀出水數據詳見表1。
由表1可知,CODcr、BOD5和TN均可穩定達到設計出水水質,分別小于40mg/l、10mg/l和15mg/l,不作為本工程的重點控制指標。SS除9、10月份數據小于設計出水水質10mg/l外,其余月份均大于該標準,最大數值出現在12月,為19.15810mg/l,由于該廠二期剛啟動運行,末端新建的反硝化濾池剛投入使用,暫時未發揮應有效果,故出水水質SS部分超標,待反硝化濾池進入運行成熟階段后,SS可穩定降至10mg/l以下,可不作為本工程的重點控制指標。NH3-N出水水質極不穩定,最低為0.801mg/l,最高為5.026mg/l。TP出水水質除2、3、5月份外,均無法達到 0.4mg/l的要求。綜上,該污水廠尾水提標需將NH3-N、TP作為主要控制指標。
2 工藝設計
本提標改造工程的特點是用地緊張,出水水質要求高且需較好的與原處理工藝銜接,盡量減少停水停產時間,保障改造期間污水廠的正常運營。鑒于以上特點,本工程不宜采用新建處理單元及改造過程復雜、停水停產時間長的工藝,結合國內外污水提標改造成熟工藝及案例,該廠工藝設計思路如下:①A/A/O氧化溝是整個污水處理廠的核心部分,一期工程1座,單座由2組組成,每座處理1.5×104m3/d規模污水,二期工程1座,單座由1組組成,處理4.5×104m3/d規模污水,一、二期共處理7.5×104m3/d規模污水。將污水廠現有工藝改為“A/A/O氧化溝-MBBR”工藝,結合原污水處理工藝,在A/A/O的好氧區設置MBBR區,投加特定的懸浮填料,并設置攔截設備,避免懸浮填料的流失。同步設置填料專用推流器,保證填料良好的流化效果。同時,對原曝氣系統進行優化改造,在池底部增加MBBR輔助曝氣系統,加大曝氣量,保證了氨氮和總氮達到地表Ⅴ類水的排放標準。②馴化培養二期反硝化濾池,待生物菌落成熟時,結合改造后的MBBR工藝科有效降低TP出水濃度,并在末端增加化學除磷藥物的投加點作為總磷超標的應急處理方案。③其他單體保持不變,進出水方向保持不變。
本項目主體工藝采用A/A/O-MBBR+反硝化濾池工藝,工藝流程如圖1。
3 A/A/O氧化溝-MBBR(改造)設計參數及設備配置
①一期氧化溝尺寸61.9m×19.4m×6.8m,改造后的一期氧化溝設計流量1250m3/h,總回流比200%,污泥負荷0.15kg BOD5/kg MLSS,容積負荷0.6kg BOD5/m3.h,平均污泥濃度3500mg/l;懸浮填料規格Φ25×10mm,其有效比表面積大于450m2/m3,有效生物膜面積357610m2,填充率33%,HDPE材質;配套4臺入墻式潛水泵,流量865m3/h,揚程0.6m,功率7.5kW;配套4臺潛水攪拌機,葉輪直徑52r/m3,功率5.5kW。
②二期氧化溝尺寸90m×60m×6.75m,改造后的二期氧化溝設計流量1875m3/h,總回流比200%,污泥負荷 0.065kg BOD5/kg MLSS,容積負荷0.225kg BOD5/m3.h,平均污泥濃度3500mg/l;懸浮填料規格Φ25×10mm,其有效比表面積大于450m2/m3,有效生物膜面積537560m2,填充率35%,HDPE材質;配套2臺入墻式潛水泵,流量1020m3/h,揚程0.6m,功率7.5kW;配套2臺潛水攪拌機,葉輪直徑52r/m3,功率5.5kW。
③一二期分別配1套進出水攔截系統,材質SS304;配1套底部輔助曝氣系統,材質ABS,MBBR區域輔助穿孔曝氣系統使用;配1套MBBR智能管家(與MBBR系統配套);配1臺空氣懸浮鼓風機,風量95m3/min,風壓70Kpa,功率130kW。
4 運行效果
工程實際進出水水質見表2。
由表2可知,本污水廠經提標改造后,針對不同污染物指標,各改造處理單元處理效果顯著,運行穩定,保證出水水質達到相關要求。
5 結語
工程實踐證明,A/A/O-MBBR+反硝化濾池工藝能較好的服務于污水廠用地有限、出水水質要求高的污水廠尾水提標改造項目,其處理效果良好,出水水質穩定,系統運行平穩,運營管理方便,各項出水指標均能穩定達到“一級A標準”及《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V類水體要求中較嚴者,且能較好的與原工藝銜接,有效減少停水停產的時間,該經驗值得借鑒與推廣。
參考文獻
[1] 關偉,郭會平,趙學洋,等.我國城市污水處理現狀及城市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路徑分析[J].遼寧大學學報,2015,42(4):378-384.
[2] 陳立,李成江,郭興芳,等.城鎮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的幾點思考[J].水處理技術,2011,37(9):120-122.
[3] 楊玉旺.移動床生物膜反應器處理污水的研究應用進展[J].工業水處理,2004,24(2):12-15.
[4] 顧升波,李振川,李藝.A/O-MBBR組合工藝和A/O工藝處理市政污水的影響因素研究[J].給水排水,2017,43(2):4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