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娟,謝 莉,郝 佩,邱文娟
(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神經外科,陜西 西安 710032)
近年來,患膠質瘤的人數呈逐年上漲趨勢[1]。腦膠質瘤由于病情發展迅速、發病原因復雜、患者面對病情容易焦慮、惶恐、緊張和絕望等不良情緒反應,導致治療過程應激反應出現,進而影響治療及護理質量。為了有效疏導低級別腦膠質瘤患者的負面情緒,使患者積極主動地配合醫護人員的治療,本文對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空軍醫大學西京醫院神經外科收治化療的86例低級別腦膠質瘤患者的資料行回顧性分析,并以此分析健康教育路徑對低級別腦膠質瘤化療患者所產生的意義,現將報道如下。
本研究報告以空軍醫大學西京醫院神經外科收治化療的86例低級別腦膠質瘤患者為研究對象。樣本總量為86例,其中男40例,女性46例。將86例患者按照隨機抽樣分類的方法平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觀察組患者的年齡段在16至77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3.5±10.5)歲。男22例,女26例。低于高中文化者11例,等于或高于高中文化者32例。而對照組患者的年齡段在15至7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4.0±10.3)歲。等于或高于高中文化者31例。所有患者在性別、年齡、文化水平、經濟收入狀況、醫藥支付方式及病情程度等一般資料對比上未表現出明顯差異(P>0.05);兩組患者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在住院期間依照患者的具體需求采用隨機健康教育法[2],觀察組則按照事先制定的、個性化健康教育路徑接受健康教育。健康教育路徑的具體內容如下[3]
1.2.1 入院護理 護士在患者入院時熱情為患者介紹入院須知、衛生制度、就餐飲食指導、病區環境及探視陪護管理制度[4]。在入院護理期間,著重了解患者的病情,心理,為患者及時制定個性化科學合理的健康教育計劃,同時,幫助患者熟悉周圍環境,以打消患者由于環境變化而產生的不安、焦慮感。
1.2.2 入院第二天的護理 醫護人員為患者介紹疾病的相關知識,治療的近期效果及遠期效果[5]。向患者說明化療的重要性及特殊檢查的目的,以使患者對自身病情和治療手段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以良好的心態接受化療。
1.2.3 化療前一天的護理 為患者詳細講解化療方案、療程、化療間隔時間、常見不良反應及化療效果,加強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引導患者以積極的心態面對化療。
1.2.4 化療中的護理 講解化療所用藥物的名稱、用法及注意事項和不良反應,使用止吐藥物,并介紹應對毒副反應的措施,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病魔的信心。
1.2.5 化療間歇期的護理 化療不僅可以殺死癌癥細胞,對正常細胞也有殺害作用,醫護人員在患者化療期間,需密切關注其身體各功能指標的變化,指導患者正確用藥,向病人解說飲食、休息的注意事項。
1.2.6 出院護理 引導患者辦理出院手續,指導患者用藥,囑咐患者適當運動,正確飲食,并按時復診。
1.3.1 兩組患者心理焦慮程度的比較 采用Zung焦慮自評量表(SAS)[7]比較兩組患者在不同化療時段的焦慮程度。
1.3.2 患者滿意度調查 根據患者出院前填寫的患者滿意度調查表,護理部制訂的出院病人滿意度調查表結果評判。
1.3.3 治療依從性調查治療依從性調查表在患者接受化療期間完成,調查表的內容包括用藥、檢查、飲食、行為心理四部分12個項目[8],結果分為完全做到(3分)、基本做到(2分)、偶爾做到(1分)、完全做不到(0分)四個等級,總分36分,由患者自行填制。
對上述兩組患者各項記錄數據進行分類和匯總處理,采取統計學軟件SPSS19.0對上述匯總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計數資料采取率(%)表示,計量資料采取平均值±標準差(±s)表示,組間率對比采取x2檢驗(或者采用T檢驗);對比以P<0.05為有顯著性差異和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后的焦慮程度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患者第一療程化療后和結束化療時的焦慮程度對比詳情見下表1。
表1 兩組患者焦慮程度對比(±s)

表1 兩組患者焦慮程度對比(±s)
組別 例數 入院時 第一療程化療后 接受化療時觀察組 48 53.48±4.37 42.77±2.64 36.64±4.77對照組 38 52.75±6.31 40.58±3.22 30.22±3.21 P-- 0.61 2.03 6.09 T值 -- >0.05 <0.05 <0.05
觀察組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后的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患者滿意程度對比詳情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滿意度對比(n,%)
接受健康教育后,觀察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對比詳情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依從性對比(±s)

表3 兩組患者治療依從性對比(±s)
組別 例數 入院時 第一療程化療后 接受化療時觀察組 48 24.14±2.13 28.14±2.13 34.64±1.77對照組 38 24.15±1.86 25.58±3.27 30.11±1.21 P-- 0.71 2.91 16.09 T值 -- >0.05 <0.05 <0.05
隨著人性化護理模式的推廣與普及,以病患為中心的整體護理制度體系得到了日益完善。健康教育逐漸受到醫學治療的青睞,不僅有助于提高患者對腦膠質瘤和化療的認知水平,促進治療和護理有效率,還有利于融洽醫患關系,提高患者對醫護人員的滿意度。因此健康教育對低級別腦膠質瘤化療患者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健康教育路徑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為患者制定有明確時間框架的預見性健康教育。有效幫助患者及其家屬對病情的了解和配合醫生的治療,并促使患者健康行為的養成。同時,有助于患者與醫生的交流,縮短醫生與患者間的距離,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減少患者的恐慌,另外,家屬參與到健康教育中,使患者增強對抗瘤的信心,配合治療。本研究報告結果顯示,接受健康教育路徑的調查組患者的焦慮程度低于對照組,而患者滿意度和治療依從性高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對低級別腦膠質瘤患者實施放射治療,不僅會殺滅腦膠質瘤組織,對患者的正常組織和器官也有一定的損害作用[5]?;颊咄鶗豢杀苊獾某霈F放療反應,產生恐慌和激烈的敵對情緒,當對患者開展健康教育路徑,這就避免了膠質瘤患者應激反應的出現,保證了治療效果,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健康教育路徑的應用以嚴格的時間框架為導向,體現了整體護理的護理內涵,提高了護理質量,優化了醫患關系,提高了患者滿意度,保障了低級別腦膠質瘤患者的生命健康權,是目前較為完善的健康教育方式,故應在臨床護理中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