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大凱
(吉林油田公司油氣工程研究院 吉林松原 138000)
吉林油田具有豐富的CO2資源量,立足資源優勢加快發展非常規采油技術,將CO2代替水作為驅替介質,在提高驅油效率、降低原油黏度、提高壓力保持水平、動用低滲儲層等方面有獨特優勢。前期規模應用單一CO2吞吐模式見到一定效果,但是注水開發老油田油藏條件復雜,剩余油資源分布零散,單一模式已不能適應現階段的開發需求,需要突破傳統CO2吞吐的應用范疇,進一步拓展應用領域,發展非常規采油技術方法,積極尋求改善開發效果的技術手段,借鑒前期CO2吞吐技術取得的經驗,探索復合吞吐、區塊整體吞吐、分層吞吐等新模式,提高措施效果,為老油田穩產提供工程技術保障。
針對水竄或水淹嚴重的油井開展CO2復合吞吐增產技術研究,有效應用高效的表活劑體系,交替注入氣體及表活劑溶液,在油藏條件下形成泡沫體系,利用泡沫的賈敏效應能夠起到暫堵的作用,擴大CO2吞吐的波及體積,使CO2進入剩余油較多的低滲部位與原油接觸,充分發CO2揮膨脹降黏的作用。同時在后期返排生產階段,隨著地層壓力的下降,CO2從水中溢出形成泡沫,改善流度,最終實現改善水驅開發效果的目的,為低滲透油田水平井開發后期的增產挖潛提供新手段、開辟新方向。
模擬油藏條件選擇人造貝雷巖心(水測滲透率12×10-3μm2,孔隙度11%),先模擬水驅,然后模擬CO2吞吐,最后交替注入CO2與表活劑開展復合吞吐實驗評價,注入壓力和采收率隨注入量變化(見圖1)。低滲透巖心前期水驅壓力為3.5 MPa,水驅采收率為44.5%;中期CO2吞吐時注入壓力最低降為3.3 MPa,CO2吞吐后采收率為57.1%,對比水驅提高了12.6%;后期CO2泡沫復合吞吐時,注入壓力為5.2 MPa,對比CO2吞吐注入壓力提高了1.9 MPa,采收率為68.7%;對比CO2吞吐采收率提高了11.6%。說明泡沫具有較好的封堵能力,在抑制裂縫中氣竄、水淹的同時,大大提高了裂縫性低滲透巖心的采收率。

圖1 注入壓力與采收率對比曲線
CO2泡沫復合吞吐技術先導試驗兩口井,優選“A1”和“A2”兩口高含水油井,開展單一CO2吞吐和CO2復合吞吐對比試驗。A1、A2兩口井主要在注水區,由于竄流嚴重綜合含水大于90%,采出程度低(10%~15%),剩余資源潛力大,具備措施挖潛潛力。“A1”采用CO2復合吞吐,設計注入200 t的液態CO2、200 m3的YQY-1型表面活性劑體系,采用交替注入方式,交替段塞100m3;“A2”采用單一吞吐,設計注入200t液態CO2。措施后兩種吞吐方式增產規律差異明顯,CO2泡沫復合吞吐試驗后液量大幅上升,含水下降13.6%,原油黏度下降20%以上,而單一CO2吞吐試驗的產液量和含水均有小幅增加。
以注采單元為研究單位,充分發揮吞吐改善水驅的作用機理,優選生產層位相同、油層連通程度高、平面上相鄰的多口油井組合成一個開發單元,通過集中有序注氣,擴大注入半徑及二氧化碳在地層內的波及范圍,有效動用井間剩余油,同時燜井、同時生產,達到從整體上改善水驅開發效果的目的,為低滲透油田開發后期的增產挖潛提供新手段、開辟新方向,有利于實現油田高產穩產、提高采收率。

表1 措施后含水及原油黏度變化情況
物模實驗模型尺寸為45×45×5cm,主要選用(80~100目、60~80目、40~60目 )石英砂填制平板模型,厚度1.5cm、2.0cm、1.5cm,巖心滲透率約20mD,平均孔隙度10.8%,含油飽和度50.9%。模擬反五點注采井網(見圖2),注入端注水,采油端模擬注氣吞吐,對比單一吞吐與4口井整體吞吐對改善水驅采收率的效果。

圖2 平板模型及模擬注采井網示意圖
通過模擬注采井網評價實驗,每口井單獨實施CO2吞吐試驗,4口井總的采收率提高8.8%,平均單井提高2.2%,井組4口井實施整體吞吐在水驅的基礎上采收率提高10.4%,平均單井提高2.6%,兩種方式提高幅度對比,整體吞吐對比單一吞吐平均單井采收率提高0.4%,提高幅度18.8%,說明整體吞吐井與井之間能夠相互形成干擾,擴大注氣波及體積,啟動井間剩余油的作用,從整體上改善水驅開發效果。
優選M128區塊1個注采井組,1注4采,該區塊儲層連通性好,油藏封閉性好,開展整體吞吐先導試驗,探索改善水驅開發效果的技術對策,區塊孔隙度13.6%,滲透率20mD,原油黏度69.3mPas,密度0.899g/cm3,地層壓力7.5MPa(原始9.2 MPa),采收率24.5%,采出程度23.4%,剩余資源潛力大。
試驗區4口采油井平均單井設計CO2200t,用量強度10t/m,注入速度0.8~1.2t/min,注入壓力3.5MPa,燜井時間30天。措施后見到較好的增產效果,含水下降2%,平均日增液10t,日增油1.0t,增油幅度50%,有效期12個月,累計增產340t,平均單井增產85t,對比單井吞吐平均單井增產提高15t,提高幅度21.4%,區塊整體吞吐對比單井吞吐增產效果明顯,井組開發形勢好轉,在彌補遞減的基礎上,能夠實現增產,油藏開發指標明顯提升,實現對油藏整體開發效果改善。
低滲儲層開發層系多、層間距大、非均質強,壓力系統差異大,層間矛盾問題尤為突出,嚴重影響油田采收率,如何找到潛力井、如何使有限的CO2更多地進入致密層位和剩余油更多的部位、如何減少CO2在優勢通道逃逸和存留、如何實現CO2與原油充分接觸是提高吞吐試驗效果重點考慮的問題,為此針對性地開展分層吞吐,使有限的CO2進入剩余油較高的區域與原油充分接觸,提高增產效果。
結合產液剖面測試結果,分析儲層分層產液情況,針對性地優選吞吐井層,設計封隔器進行卡層,油管注入CO2,保障CO2能夠進入目的層,現場優選一個注采井組,開展分層整體吞吐試驗,設計6口井12個層段,累計注入CO21800t,平均單井注入300t,措施后效果上升明顯,日增液幅度46%,增油幅度54%,綜合含水下降2%,有效期內累計增液8790t,增油638t,投入產出比1∶15,經濟創效明顯。
(1)針對高含水油井應用CO2復合吞吐的穩油控水作用明顯,能顯著提高單井產量,為油田開發后期穩產提供技術保障,具有較好的應用前景及推廣應用價值。
(2)區塊整體吞吐,平面上形成干擾,動用井間剩余油,在彌補遞減的基礎上能夠實現增產,油藏開發指標明顯提升,實現對油藏整體開發效果改善。
(3)儲層層間差異大、開發矛盾突出,適合分層挖潛,通過試驗CO2吞吐技術能夠實現措施增產的目的,對比單一吞吐試驗效果,投入產出比明顯提升,經濟創效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