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_羅元廷 攝影_唐安冰
6000 多年前,三峽人就在奉節(jié)創(chuàng)造出了聞名于世的大溪文化。東依夔門,西傍八陣圖,三面環(huán)水,雄踞水陸要津,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這就是奉節(jié)白帝城,三國時期劉備托孤之地。 在這里,李白留下的“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詩句,膾炙人口。在這里,杜甫留下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讓人感受到的是孤獨的悲傷和幽遠(yuǎn)的意境。在這里,無數(shù)名人雅士都曾登白帝,游夔門,留下千古流傳的名作。奉節(jié)兩岸青山見證了一個個偉大詩人的生命流離,長江三峽成了生命的通道,是對命運有力的叩問。作家余秋雨曾感觸道“三峽的起點在白帝城,這個頭開得漂亮”。
瞿塘峽全長8 公里,是三峽最短、最窄、最雄奇險峻的峽谷。江面狹窄,兩岸山峰陡峭如壁,形成了“夔門天下雄”的壯麗景觀。西端入口處,兩岸斷崖壁立,高數(shù)百丈,寬不及百米,形同門戶,名“夔門”,素有“夔門天下雄”之稱;左邊的名為赤甲山,右邊的名為白鹽山,不管天氣如何,總是迂出一層層或明或暗的銀輝。長江辟此一門,浩蕩東瀉,兩岸懸崖峭壁如同刀削斧砍,山高峽窄,仰視碧空,云天一線,峽中水深流急,江面最窄處不足五十米,波濤洶涌,奔騰呼嘯,驚心動魄。瞿塘峽雖短,卻能“鎮(zhèn)全川之水,扼巴鄂咽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