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強祖
上海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 200335
水利工程是促進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建設項目,關乎國計民生,一旦出現問題,就有可能造成毀滅性的災難,水利工程重要性可見一斑[1]。盡管我國在水利工程建設上付出巨大努力,水利工程的管理也日益完善,然而傳統營業稅雙重征稅增加了企業的稅收負擔,對我國水利行業發展及其不利[2]。增值稅作為國際最主流的流通稅,具有許多優勢,采用營改增模式以完善我國社會主義經濟體制勢在必行[3]。營改增模式實行后,部分參與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的相關企業,對于如何有效控制建設項目成本、避免增值稅抵扣不足的問題仍不能有效解決。本文在此基礎上,通過分析營改增政策的背景,提出實行營改增的必要性,其后對比營改增前后水利工程計價模式、計稅模式及造價計算的變化闡述營改增對水利工程造價的影響,以期為企業對水利工程造價管理提供了指導,確保水利工程行業良好發展。
營改增前水利工程造價狹義來講就是建筑安裝工程費,包括直接費、間接費、利潤、稅金等。《水利工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計價依據調整辦法》辦水總[2016]132號文中營改增后水利工程費用構成并未發生變化,但對建安工程費中的人、材、機、風、水、電等基礎單價和取費費率進行調整。水利工程造價增值稅計稅方法為一般計稅法,一方面將人材機等基礎單價乘以相關系數轉化為不含稅價格,只在計算綜合單價時計算進項稅額;另一方面由于將城市建設維護費和教育費附加計入企業管理費導致間接費取費標準發生增加。
營業稅改增值稅直接影響水利工程造價計價方式的變化,營改增前在進行綜合單價計算時,人、材、機、風、水、電等價格由市場價或造價信息網上的價格確定,這些價格通常為含稅價,在營改增模式下進行計算時需采用除稅價,因此將水泥、鋼筋等主要材料價格除以1.17,將次要材料價格除以1.03,將砂、石、土價格除以1.02,將商品混凝土價格除以1.03得到不含稅價格;將施工機械臺時費定額折舊費除以1.15,將設備大修理費除以1.1,安裝拆卸費不變,最終計算機械臺時費;稅金也有原來的以營業稅為基礎的綜合現在稅率統一改為11%,并且要根據實際抵扣情況而定;其他直接費、利潤費率不變。
營改增前營業稅的計算方式較為簡單,通過營業額乘以營業稅率確定。在水利工程中,營業稅率通過綜合單價計算時的綜合稅率的形式體現。水利工程項目的營業稅模式下的稅金,為稅前各因素的費用之和乘以綜合稅率。城市建設維護稅、教育稅附加及地方教育費附加等稅金的費用計算基礎都是含稅,尤其當工程建設使用的主要材料進項稅率較高時,營業稅也將變得極高。在此模式下,這些高額的增值稅不但不能抵扣,反而作為營業稅的計算基礎,從而導致營業稅重復計算,加大了企業稅務負擔。
營改增后,增值稅的計算在理想狀態下可分為兩種,過程雖略有差異但結果卻都相同。第一種首先通過銷售額減成本得到增值額,在通過增值額乘以增值稅率得到增值稅額。第二種是通過增值稅抵扣方式計算增值稅額,除稅銷售額乘以增值稅率減相應可抵扣的進項稅,這種方法在實際操作中較為簡單,也是世界上通用的一種增值稅計算方法。我國增值稅計算方法又分為簡易計稅法和一般計稅法,《試點實施辦法》中明確規定水利工程采用一般計稅法,增值稅銷項稅率為11%。水利工程增值稅計算首先計算銷項稅和進項稅,然后通過抵扣最終確定增值稅額。這種計稅模式可以在利潤不變的情況下保證增值稅額不變,有效防止了重復征稅的情況發生。
本章采用灰色關聯度基本原理考慮各費用構成因素對將營改增后的水利工程造價的影響。造價各費用影響水利工程造價,將水利工程造價作為參考數列,將造價各費用作為比較數列:

由于指標性質、類型各方面都不相同,需對指標進行規范化處理:

考慮計算結果可能同時正數和負數導致無法比較,故需對數據進行絕對化:

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計算兩數列的關聯系數系數,管理系數越大則對系統影響越大:

某樞紐工程項目水電站工程項目營改增后工程造價15739萬元,其中人工費726.47萬元,材料費773.48萬元,機械費552.47萬元,裝置性材料費3679.78萬元;泵站工程項目營改增后工程造價8759萬元,其中人工費564.25萬元,材料費647.78萬元,機械費635.54萬元,裝置性材料費2132.78萬元,在此背景下開展灰色關聯度分析。
營改增對于水利工程施工企業來說即是一場機遇也是一個挑戰,如何在營改增模式下調整企業自身造價管理,造價增加問題是施工企業急需解決的難題。本文在對比營改增前后水利工程造價相關影響,就此從企業角度提出幾點策略。
(1)加強學習,規范管理。[2016]132號文已為企業造價管理指明了大方向,各企業要加強自身學習,提高專業水平,特別是造價人員更要深刻了解政策,牢牢把握營改增的本質和內涵。同時企業要規范自身機構設置,建立健全良好的管理制度從企業本身提高管理水平,同時也要在項目建設過程中時嚴格落實管理制度,避免可能出現的稅務風險問題。
(2)規范經營,精細管理。水利行業資金流量大,人員較為密集,企業資金管理模式相對粗放。水利工程在進行各種費用稅務征收時,裝置性材料對工程造價影響最大,這就要求施工企業要規范經營流程、精細化管理模式,在把握其他費用管理的基礎上,著重規范管理裝置性材料費用,從基礎出發由細節入手才能穩定健康發展。
綜上所述,在營改增后,水利工程計價模式、計稅模式都發生了較大變化。施工企業合理分析各因素對應該增后水利工程造價的影響,加強學習、規范管理、把握政策、轉嫁稅務才能合理控制建設項目成本,才能把握機遇激流勇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