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大學真正成為人才的搖籃

《時代郵刊》2019年第11期的“獨家策劃”《新時代中國大學的使命》,剖析了當下中國大學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現代社會人心浮躁,功利心強,許多大學的學習氛圍并不濃厚。然而,正如文中所述,大學是教人思考的地方,是承擔育人使命的地方,是點燃理想之光的地方,今天中國的大學應該思考的是,如何更好地完成教書育人的神圣使命。這就需要大學在治學理念、教師隊伍、人才培養體系等多方面下大功夫,破解問題,創新思路,煥發活力,使大學真正成為人才的搖籃,成為國家的希望之地。
江西省吉安市永新縣臺嶺鄉文廣站 尹育武
非常喜歡《時代郵刊》2019年第11期的“時代關注”欄目。《從“爭相跳農門”到“我要回農村”》讓我們看到了祖國農村日新月異的發展,廣闊天地,大有作為。《國貨新浪潮:中國制造的魅力》彰顯出“大國工匠”精神,人是要有點精神的,別人做不到的,我們要能做到;別人能做到的,我們要做得更好!
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科源社區15棟3單元 洪冬秀
讀罷《時代郵刊》2019年第11期的《月薪100元的“長城衛士”》,令我深受震撼。一線的守護員是真正的英雄,為“長城衛士”李勇點贊!希望我們都能為文化的守護和傳承出一份力。
湖南省永興縣碧水小學 曹先華
看完《時代郵刊》2019年第11期的《成年人該有“副業剛需”的自覺嗎》,想起了自己大學畢業那會兒,很多同學選擇去廣東工作,白天打一份工,晚上再兼職干一份工。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副業的形式更加多樣,在提高自身技能的同時,還能為美好生活加點“料”。
湖南省長沙市田家炳實驗中學 尹勤
讀《時代郵刊》2019第11期的《我的瑣碎鄉愁》頗有感觸:鄉愁猶如一片飄蕩在理想上空的云,時常幻化為我思念的親人;鄉愁猶如一陣佳節前刮起的風,勾起我對家鄉的無限懷念。我多想騰著這片云、順著這陣風回到故鄉,我更想再吃上一頓久違的團圓飯。鄉愁,是藏在每個人心底難以抹滅的一縷愁!
遼寧省葫蘆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王德勝
《時代郵刊》編輯部:
我是安徽省蕪湖市孫村鎮“多彩孫村”微信公眾號的主編俞乃思,也是孫村“思時代”農家書屋的負責人。前不久,在與貴刊副總編黃菲探討交流時,表達了希望貴刊能贈送我們一套2018年《時代郵刊》合訂本的想法。沒承想,幾天后我就收到了這套合訂本。拿到書的我激動不已,很快將合訂本編號上架。這對我們是一個極大的鼓勵,似無聲春雨滋潤著我們的心田,更加堅定了我們辦好農民書屋的決心,我將把這關愛和鼓勵傳遞給每一位來書屋閱讀的父老鄉親。借這個機會,我想對《時代郵刊》說一聲感謝,同時祝愿《時代郵刊》越辦越好,為廣大讀者提供更多優秀的精神文化產品,無愧于這個偉大的時代!
安徽省蕪湖市繁昌縣孫村鎮政府 俞乃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