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紐約時報》5月18日文章,原題:在許多中國人看來,美國曾像天堂。如今他們不一定這么看了齊浩瀚(音)講起自己與美國芭蕾舞者共同表演時,自豪之情溢于言表。但被問及怎么看中美貿易戰時,齊對美國的贊賞一下子消失了。這名25歲的年輕人在社交媒體上寫道:“打,打,打!”他呼吁中國堅定立場,“美國提高關稅只會損害自己。中國完全做好了應對準備。”
在中國,如今許多人對美國抱著復雜、有時矛盾的態度。齊的觀點就是例子。長期以來在一些中國人眼里,美國有耀眼的摩天高樓、金融力量和無與倫比的軍力,他們把美國視為靈感來源。但現在,他們也越來越把美國看作戰略競爭對手——這種觀點一定程度上與中國人對本國崛起的自豪及官方宣傳有關。
以往,許多中國人對美國抱著不切實際的美好幻想,后來隨著更了解美國及其種種問題,他們對美國的欽佩減淡,甚至變得徹底失望。皮尤研究中心最近一次全國性調查(2016年)顯示,45%中國人認為美國的權力和影響力是對自己國家的重大威脅,高于2013年的39%。去年以來,這種趨勢可能有增無減。中美在一場曠日持久的貿易戰中正面交鋒。種種事態強化了中國人的看法:美國千方百計阻撓中國正當崛起——令中國別無選擇,只能反擊。
36歲的阿曼達·林(音)在北京一家星巴克喝著美式咖啡,“我們不怕。中國有錢。”她說最新一輪關稅給她所在的中國制造公司造成沉重打擊。“可能我們短期內不得不做一些犧牲,但若不打,長遠而言損失會更大。”
對美國意圖的懷疑符合中國人對19世紀的集體記憶。當時西方列強用武力迫使中國開放港口,在華劃分勢力范圍。如今中國已是快速現代化國家,擁有不斷壯大的中產和先進基礎設施。目前美國仍是中國游客、商旅人士和學生的主要目的地,但赴美中國人增速已從2016年的16%猛降到2017年的僅4%。教育領域更明顯。中國赴美留學生人數增長從2010年的近30%降至去年的僅3.6%。這部分反映了越來越多中國人認為美國的光環在褪色。青島的教育顧問劉鵬(音)說:“30年前許多人覺得美國像天堂。但現在人們覺得中國蒸蒸日上,而美國落后了。”專家說即便兩國很快達成貿易協議,北京也要準備面對與美的長期競爭。讓民意對這種未來做好準備,需適應中國年輕一代日益上升的文化自信。民族主義作者王小東說,老一代中國人對美國既敬又畏。但如今年輕人看法不同,“他們既不崇拜,也不怕你。”▲
(作者AmyQin,喬恒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