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尋訪澳門回歸祖國20年來的方方面面,讓代表團感觸最深的是澳門與祖國心連心的舉措,以及澳門民眾體現出的身份認同感。
從江縣位于貴州最欠發達的黔東南州,是貴州的深度貧困縣之一,與澳門直線距離超過800公里。2018年,澳門特區政府與澳門中聯辦共同將貴州省從江縣設立為澳門的對口扶貧點。當網絡名人們問及“扶貧點為何是貴州從江”時,澳門紅十字會賑災事務部副總監王毅耘說,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澳門與貴州“飲水思源”的特別緣分。據介紹,每年珠江口海水倒灌之際,澳門淡水供應都因咸潮發生短缺。而貴州與澳門共飲西江水,因此每年咸潮來臨之際,貴州天生橋等電站開閘放水,增大江水流量頂退咸潮,保障澳門的淡水穩定供應。網絡名人們感慨,澳門對口幫扶貴州省從江縣,可以說是真正的“飲水思源”。根據澳門紅十字會與貴州紅十字會簽訂的《澳門紅十字會援建本項目協議書》,澳門紅十字會首期、二期分別向貴州省從江縣援助700萬元人民幣與500萬元人民幣。
網絡大V們在短短5天的時間里,看到一幕幕澳門人與祖國心連心、擁抱國家發展大局的場景。在他們參觀回歸賀禮陳列館時,遇到一隊隊前來參觀“國家安全教育展”的澳門本地小學生。這是澳門特區連續第二年舉辦“國家安全教育展”,近300幅圖片和北斗導航衛星、遼寧艦航母、復興號高鐵列車等模型吸引了大量觀眾。澳門特區行政長官崔世安多次表示,在國家安全問題上,澳門特區只有“一國”之責,沒有“兩制”之分,“國家好,澳門才好”。
網絡名人“戰爭史研究WHS”深有感觸地說:“回歸前的澳門被里斯本看作‘棄兒,親葡勢力很少;而回歸后受益于內地經濟發展和旅游的開放,普通居民對澳門的發展很滿意,對內地的親和力很高。”
港珠澳大橋澳門邊檢口岸“合作查驗、一次放行”的創新通關模式讓網絡名人們大開眼界。據邊檢工作警員介紹,這項“合作查驗”手段通過將珠海、澳門兩地邊檢的系統與執法聯合起來,可以減少重復排隊、重復信息采集,從而大大提升旅客的通關速度。該系統從設計、研發到應用推廣與執法,全部由澳門與內地共同合作完成,屬全國首創,更是“一國兩制”之下澳門與內地合作的典范。網絡名人們深切感受到澳門參與區域合作的主動性與創新力。
“澳門是中轉站,也是中國的一個樣板間,很多外國人從澳門看中國,這里有極西式的面孔,但也有極中式的禮儀。”離開澳門時,網絡名人、知名作家蘇芩這樣描述她眼中的澳門。
網絡大V們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如今的澳門絕不僅是座“賭城”,也不僅是旅行“打卡之地”,而是貫徹執行“一國兩制”方針的典范。無論是融入區域合作發展,還是發揮自身優勢架設一座中國通往“一帶一路”沿線葡語國家的橋梁,回歸祖國20年的澳門都有廣闊的前景。▲
環球時報2019-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