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恩東
摘 要:在民航氣象工作中,氣壓是影響飛行安全的要素,近年來,由于人為或環境因素的影響,部分單位出現過報文或通報中氣壓存在差錯的情況,存在一定的飛行安全隱患。該文從民航氣象觀測的保障工作角度出發,結合近期的保障案例,分析討論氣壓存在差錯的原因,并對如何保證民航氣象保障中氣壓通報和發報的準確性進行討論,提出相關的建議。
關鍵詞:民航氣象;氣壓;觀測;飛行
中圖分類號: P415 文獻標志碼:A
1 案例背景
案例一:某局某日某時發布例行天氣觀測報告,發報期間發現主用發報軟件故障,于是采用備用發報軟件進行發報,由于時間匆忙,未曾注意到備用發報軟件自觀數據載入的是之前時次的數據,未仔細檢查便將報文匆忙發出,導致所發布的氣壓數據與實際氣壓數據相差5 hPa以上,造成一起嚴重差錯事件。
案例二:某局某日某時發布例行天氣觀測報告,發報期間,自觀數據傳輸出現異常,傳輸至發報軟件的氣壓數值與實際氣壓數值不符,觀測員未進行對比檢查,便將報文發出,導致所發布氣壓數據與實際氣壓數據相差3 hPa以上,造成一起嚴重差錯事件。
案例三:某局某日某時發布例行天氣觀測報告,發報時發現發報線路故障,觀測室所有發報軟件和備用軟件均無法將報文發出,由于預報室接的是另一條發報線路,于是觀測員電話值班預報員,口述報文內容讓預報員代發,口述過程雙方對內容產生了誤解,導致預報員將氣壓數值聽錯,將錯誤氣壓報文發出,導致所發氣壓數據與實際氣壓數據相差8 hPa,造成一起嚴重差錯事件。
2 性質及危害
民航局空中交通管理局2014年下發的《民航空管不安全事件標準(試行)》文件中對于氣壓數值錯誤有如下判定標準:
(1)機場天氣報告中的氣壓值、通報管制部門的氣壓值與實際應報氣壓值相差3 hPa(含)以上為嚴重差錯。
(2)機場天氣報告中的氣壓值、通報管制部門的氣壓值與實際應報氣壓值相差2 hPa為一般差錯。
同時,由于飛機在快要著陸時,會根據報文氣壓數值調整修正海平面氣壓和場面氣壓數值,進而對飛機實測氣壓和場面氣壓進行計算,判斷離地高度。如果報文氣壓高于實際氣壓值,會導致飛機實際高度偏低,導致飛機提前接地。如果報文氣壓低于實際氣壓值,會導致飛機實際高度偏高,導致飛機延遲接地。氣壓數值相差過大,均會對飛機的飛行安全帶來隱患。
由此可見,氣壓報錯是觀測崗位防范不安全事件的關鍵點,觀測員在工作中應當牢記安全意識,認識到氣壓在飛行安全中的重要影響,對于氣壓的編報通報謹慎準確,確保報文中氣壓數據的準確。
3 原因剖析
從上述三起氣壓數據錯誤的案例中可以看出,設備故障乃至設備故障會造成觀測員在發報時間段內心態緊張,從而造成氣壓數據編寫錯誤,這是氣壓出錯的主要原因。案例一是由于觀測員對備用發報設備不熟悉,加之發報時間段較短,未曾檢查更新數據,便將報文發出。案例二是由于自觀數據出現異常,觀測員未進行仔細檢查比對造成的。案例三是由于應急發報不夠熟練,在與預報員的溝通中存在問題,造成氣壓數據報錯。
這三起案例在觀測室如何避免氣壓出錯方面具有一定參考價值,3個分局站發生的差錯在我們日常發報中不是不可能發生的,因此,我們結合三起案例,將日常工作中氣壓數據可能出現差錯的情況進行了梳理。
3.1 自觀數據故障或數據傳輸故障
目前報文中編寫的氣壓是修正海壓數據,是根據基準點的場壓數據經過計算、換算得來的,當基準點或跑道某一端數據出現丟失時,自觀系統會自動切換備份跑道端數據,并進行修正海壓換算,因此自觀數據修正海壓數據出現丟失的概率很小,除非2條跑道四端數據全部丟失,同時不排除氣壓數據由于故障出現數據異常的情況。在數據傳輸至發報軟件的過程中,也可能出現數據丟失的情況,因此觀測員一定要在報文編寫完成后,仔細與振筒氣壓儀的氣壓數據進行對比。
3.2 設備維護時氣壓數據異常
設備室在對氣壓設備進行例行維護或設備數據檢定時,可能會造成氣壓數據的偏高或者偏低,如果正好在例行發報期間,觀測員對于設備維護這一信息有所疏漏,繼而忘記切換備份氣壓數據,仍然使用正在維護的跑道端數據,便會導致編發報文中氣壓數據出錯。因此觀測員在接到設備對于自觀設備進行維護或檢修的通知后,一定要做好記錄,關注氣壓數據的變化,如果某端氣壓暫時不可用,發報時應手動切換備份點。同時如果交接班時設備維護還沒有完成,在交接班時一定要將相關信息仔細的傳達。
3.3 發報期間采用備份或應急發報時氣壓出錯
觀測室目前使用的備份發報設備為藍波發報軟件和VAISALA自觀軟件,2個軟件均存在備份發報時氣壓出錯的風險。藍波軟件在導入發報模板后,需要手動修改氣壓部分的數據,自觀發報軟件點開窗口后,有時會顯示過去的自觀數據,需要手動點擊更新數據,確保氣壓數據的實時性。觀測發報時,當發現主用設備故障,乃至于啟用備用設備時,往往已經過了整點,留下的時間已經不多,加之緊張等心理因素,對于數據的檢查可能會忽視,存在氣壓出錯的風險。根據現行的《不安全事件》標準,氣壓出錯的嚴重性遠遠高于遲發報,對于氣壓要素的檢查一定不可忽視,寧可晚一點,也要確保檢查氣壓數據的準確。
3.4 預報代發報時出錯
由于觀測室實際發報線路只有一條,如果線路出現故障,觀測員需要去預報室利用預報室藍波進行發報,案例三中,華東某局由于觀測室與預報室相隔較遠,觀測室在禁區內,因此只能通過電話口頭報告相關報文內容,而電話報告必然存在聽錯的可能。當觀測室出現需要預報代發的情況時,建議觀測員去預報室自己使用藍波發報,不用預報員代發。
3.5 氣壓數據更新不及時導致出錯
觀測報文中所編報文數據采集的是整點00分00秒的數據,觀測員在00分后,發出報文之前一定要再點一遍編報按鈕,以獲取最新的自觀數據。當遇到強對流、強飚線、臺風等惡劣天氣過境時,氣壓會發生劇烈的變化。如果觀測員在58分編完數據后,00分不再重新加載數據,可能出現00分氣壓與58分氣壓差異較大的情況,從而導致氣壓數據錯發。
4 避免氣壓出錯的建議
(1)加強安全教育,特別加深對于氣壓差錯的嚴重性及對于安全飛行的危害性的認識,樹立安全運行的安全責任意識。
(2)養成良好的編發報習慣,編報時認真對比報文氣壓、自觀界面氣壓和振筒氣壓儀3處的氣壓數據是否一致。如果發現異常,判斷并使用正確的數值,及時向設備報告。編報完成后,00分需再次加載數據,并于發出前再次對比氣壓及其他氣象要素數據,確保無誤后發出。
(3)熟練掌握發報軟件故障應急流程,遇到故障時不慌張,熟練仔細地完成報文編發,當時間來不及時,優先檢查并修改氣壓數據,然后發出報文,其他數據可以發出后再更正。
(4)熟練掌握預報代發報程序以及華東代發報程序,平時做好應急培訓和考核。預報代發報要求觀測員親自操作,認真檢查。
(5)設備故障及維護檢修時需要做好記錄,交接班時相關信息交接仔細,整點發報時對氣壓數據提高警惕,及時發現異常并做好備份數據的切換工作。
參考文獻
[1]李春生.氣溫氣壓對飛行的影響[J].空中交通管理,2006(12):46-48.
[2]王永忠.氣溫、氣壓對飛行安全的影響分析[J].大氣科學學報, 2001,24(2):291-294.
[3]張占文.氣象自動觀測編發報系統故障檢測與診斷[J].中國民航飛行學院學報,2017(6):60-61.
[4]王世杰.影響飛行安全正點的航空氣象要素[J].青海科技,2005,12(4):56-57.
[5]祁連平.日常航空天氣報告中的電碼編報方法[J].現代農業科技,2012(4):31-32.
[6]東子,殷立勤.天氣對航班飛行的影響[J].航空港,2012(9):3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