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崇堯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城市交通設施建設也在逐漸完善,人們在出行過程中所使用工具種類逐漸增加,交通負擔愈加沉重,地鐵在這個過程中應運而生,其不但緩解了人們出行產生的交通壓力,在節省地面用地的同時更方便了人們的出行。隨著通信技術的發展,其在各個領域中得到了更多的重視與推廣應用,而隨著地鐵交通建設規模的不斷拓展,人們對地鐵通信施工工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該文分析了地鐵通信施工過程中存在的難點,并進行歸納、分析和總結,綜合實際情況提出合理有效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地鐵;通信系統;施工難點
中圖分類號:TN914 文獻標志碼:A
隨著現代城市化進程的深入推行,地鐵已經成為緩解城市交通壓力的有力工具,其在人們的出行過程中更加安全、舒適、便捷、快速,而且價格不高,因此被廣大市民朋友們所青睞,而作為確保地鐵信息暢通、安全運行以及精準傳達的通信系統,在整個地鐵運行過程中具有極為關鍵的作用。地鐵中的通信系統中有十幾個子系統,象傳輸、視頻監視、乘客訊息、時鐘、公務電話、無限通信、電源、接地以及信息應用等子系統。為了能夠保質保量地完成要求的施工工作,將實際施工中的難點問題解決掉極為關鍵。
1 地鐵站區間的光電纜鋪設工程
1.1 難點
由于地鐵工程中的施工空間比較小,施工單位存在很多立體交叉,并且還涉及很多專業,實際施工中所需要的大型設備、物料等都需要使用軌形車輛來運輸,還有的占用軌道進行施工等,嚴重干擾和影響了地鐵站之間的光電纜鋪設施工,地鐵站之間的光電纜鋪設工程是整個通信系統施工過程中最為關鍵的組成部分,工程量浩大而集中,施工質量、進度等都會對通信系統的施工質量與工期產生嚴重的制約。
1.2 解決措施
在實際施工之前,一定要提前向監管工作者報送施工方案以及軌道施工占用方案,并且積極與線路施工部門進行有效地交流與協商,在施工方案獲得批準之后進行嚴格落實。地鐵站臺之間的光電纜在實際鋪設過程中,使用軌道放線車、人工、機械牽引等方式進行合理有效地整合鋪設,在有利于施工的基礎上,保證在一定時間之內能夠高效地完成作業任務。如果在鋪設光電纜的時候,必須使用軌道車在軌道區域中進行施工,需要集中力量進行突擊施工,爭取時間把計劃方案中的光電纜都放出去,做好臨時性的固定安置,再針對性地按專業行車的間隙進行固定。而需要完全使用人力鋪設的光電纜和軌道區域進行施工作業的時間段要錯開,并且基于施工安全、質量的保證,適當拓展施工作業的點、面,提升施工作業的進度。
2 地鐵站電纜槽道的定位一定要精準
2.1 難點
因為地鐵車站是建設在地面以下的,車站空間比較狹小,并且需要進行鋪設的管道種類較多,通信電纜的槽道對于水、風、電等專業形式的管線來說,其體積較小,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出現安裝經歷沖突的時候,通常都是通信施工進行避讓。因此電纜槽道的位置篩選、位置明確都是施工作業過程中的技術難點。
由于電纜槽道中有錯綜交錯的風管出風口,因此使其槽道標高產生改變;風管一般都設置在站臺、扶梯口的位置上,通信橋架和電力橋架一般都是站臺自動扶梯的預留口處,需要二者同時應用才能通過;水、風、電 3個專業都集中在設備區和地鐵站臺的出入口中,這樣需要及時調整通信橋架的位置,避免由于裝修之后預留的凈空不足而產生變動。
2.2 解決措施
基于監理工作者的協調幫助,作業工作者一定要強化同其他有關專業人員的交流與溝通,認真仔細地勘察地下地鐵站中的現場情況,尤其是通信管線槽道安裝與測定。結合其他專業來明確風、水、電、暖管線槽道的位置和標高,并且協調好工序以及具體的安裝時間,象管線上、下、里、外的施工安裝順序,規避各個專業由于互相出現干擾而進行重復無效的施工。對于那些電纜橋架無法安裝與通過的位置,需要經過現場監理工作者以及設計部門的認可,使用管線代替槽道,或者使用管槽兼用的方式進行施工,設計方案綜合施工現場來進行,保證施工作業有跡可循,確保施工計劃的有序進行。
3 地鐵車站內使用吊裝支架的施工難度較大
3.1 難點
由于通信系統的外圍設施:監視器、顯示器和始終等設施的安裝位置都在較高的位置,因此一般設施安裝地點的高度難以獲得滿足,基于此,可使用特殊支架來處理設備安裝高度的要求。在安裝過程中一旦需要有大型管線需要通過,會導致支架難以直接進行固定,并且每一個標段、站臺以及裝修物料、風格等都不同,需要使用的安裝方式也是不同的,很多車站使用的裝飾墻壁的難以稱重的,支架安裝就難以直接進行固定。
3.2 解決方案
一旦移動通信設備的安裝位置和大型管線安裝的位置出現了重疊,基于設計安裝的基本方式,在具體位置上安裝U型支架,基于此進行吊桿的安裝。確保在不影響設施性能的基礎之上,并且在現場監理工作者與設計部門的準許下,對設計方案中的 具體安裝位置進行微調整。
由于地鐵車站的裝修物料、風格都各不相同,需要使用的安裝方式也是不同的,在征得專業的裝修意見之后,上報到監理、設計、業主等進行審批,確認安裝方式以及物料都滿足要求之后即可進行施工。在設備房假墻壁上安裝設備的時候,要對施工進度實施跟蹤,進行開孔預留,保證設備支架的安裝位置,以防止影響施工進度的現象出現。并且在針對車站管線進行設計的時候,要使用支吊架綜合的形式,也就是在車站設備區的走廊以及公共區中,使用裝配式的組合支吊架對管線實施固定。
組合支吊架的優點:1)使用了組合支吊架,能夠對管線排布進行有效優化,給建筑工程的裝修設計留有更多的空間,能夠滿足建筑工程裝修以及裝飾的整體成效。2)對管線的空間進行合理分配,并且優化管線的具體走向,有助于管線的安裝、維護以及調試。3)基于組合支吊架對管線進行綜合布設,并且做好明確的標志,讓整體裝修效果更佳美觀。4)更為優質的安全性,為了確保支吊架整體剛度,需要使用雙孔底托,確保底托和混凝土底板的鋼接,并且還需要使用錨來確保安全。5)其能夠降低車站公共區域中較差施工工作的損耗,能夠有效地確保工程按期完成。
4 設備設施聯調過程中涉及面廣泛,難以相互配合
4.1 難點
在地鐵站進行通信系統鋪設最為關鍵的是設備聯動,其影響著通信系統是否能夠如期順利地開通,設計功能是否能夠被滿足。并且,在眾多通信子系統當中,供應商也是不同的,通信系統的聯調需要各個設備供應商的協調與配合。
4.2 解決方案
在項目工程的實際鋪設過程中,要建立對應的責任制,設置專業組員進行調試與開通。依據工程進度的要求來設計通信系統實際調試的方案內容,并且各個供應商都要參與其中,一旦系統調試方案獲得批準,要及時同各個供應商一起組織技術工作者進行系統調試工作。
5 結語
總而言之,地鐵站內的通信子系統有很多,整個施工過程也是錯綜復雜的,各個地域以及線路中的特征,決定了施工難度的不同,在實際作業過程中,需要針對工程項目的特點與難點,做出有針對性的分析與探究,來制定出對應的解決方案,在實際施工中要積極使用四新技術,保證難點工程實際施工中的質量、進度與安全,確保其能夠符合地鐵站內通信系統快速發展的作業要求。
參考文獻
[1]孟堯.地鐵通信系統設計管理和施工技術的探究[J].通訊世界,2017(14):35-36.
[2]賀敏.淺談地鐵通信系統的施工難點[J].科技風,2016(2):168,179.
[3]蘇猛.地鐵通信系統施工難點探討[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4(10):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