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祥輝,王鵬華,李瑞思
(1.西北有色地質礦業集團有限公司,西安 7100542.渭南市環境科學研究所,陜西 渭南 714000)
近年來發生的眾多事故暴露出當前安全生產領域“認不清、想不到”的問題突出。針對這種情況,習近平等國家領導人多次指出,對易發生重特大事故的行業領域,要將安全風險逐一建檔入賬,采取風險分級管控、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性工作機制[1-2]。雙重預防機制強調安全生產關口前移,從隱患排查治理前移到安全風險管控,強化風險意識,分析事故發生的全鏈條,抓住關鍵環節采取預防措施,防范安全風險管控不到位變成事故隱患、隱患未及時被發現和治理演變成事故。一是管風險,以安全風險辨識和管控為基礎,從源頭上系統辨識風險、分級管控風險,杜絕和減少事故隱患;二是治隱患,以隱患排查和治理為手段,認真排查風險管控過程中出現的缺失、漏洞和風險控制失效環節,堅決把隱患消滅在事故發生之前,形成事前控風險,事中查隱患,事后抓應急的安全管理模式[3]。
風險是強調了一種不確定性,包括事故發生與否的不確定和事故后果嚴重程度的不確定[4-5]。對于風險分級管控工作,核心包括三個環節,即風險辨識(危險源識別)、風險評估和風險控制[6]。
1.安全風險辨識
根據鉆探作業工藝流程,按照施工過程劃分辨識評估單元。從機場建設、設備安拆、鉆進施工、巖芯切割等環節出發[7],結合作業環境、設備設施、安全管理等方面,綜合考慮起因物、引發事故的誘導性原因、致害物、傷害方式以及次生風險等進行全面的安全風險辨識。其中,危險有害因素分類按照《生產過程危險和有害因素分類與代碼》[8]執行,事故類型按照《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9]分類。
2.安全風險評估
在風險辨識的基礎上,通過確定風險導致事故發生的可能性(表1)和事故后果嚴重程度(表2),利用風險判定矩陣(表3)確定風險大小和等級。風險等級從高到低依次劃分為重大風險、較大風險、一般風險和低風險4個等級,安全風險評價完成后,形成安全風險評估結果表(表4)。

表1 風險事件發生可能性分級評價標準

表2 風險事件后果嚴重程度分級評價標準
根據事故可能性和后果嚴重度,建立表3所示的風險判定矩陣[10]。結合每類風險事件發生可能性和后果嚴重度,得出相應風險等級。

表3 風險判定矩陣
3.安全風險分級管控
從管理、制度、技術和應急等方面綜合考慮,制定有效的管控措施,管控措施包括工程技術措施、管理措施(含應急管理)、教育措施和個體防護措施等。同時,明確各級安全風險相對應的公司級、車間級、班組級和崗位級管控范圍和責任,將管控責任落實到人,形成安全風險分級管控表(表5)。對于重大風險和較大風險應實施多級聯合管控,確保管控措施落實到位,有效遏制事故發生。
4.安全風險公告
在重點區域設置安全風險公告欄(針對較大以上風險)(表6),重點崗位設置安全風險告知卡(表7)。公告欄寫明危險有害因素、事故類型、后果、影響范圍、風險等級、管控措施和應急處理等信息,并及時更新。告知卡標明崗位主要安全風險、事故類別、管控措施及應急措施等內容,一線員工隨身佩戴,以便更好掌握崗位風險及相應管控措施,提高風險防范意識和應急處理能力。

表6 安全風險公告欄

表7 崗位風險告知卡
隱患是強調了一種現實的危險性,一般是指風險管控措施失效的情況,而事故或事件則是結果已經發生[4-5]。對于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核心包括隱患排查(首先要明確隱患排查的依據、標準或清單)、隱患分級(依據各行業出臺的重大事故隱患判別標準)、隱患治理、統計分析和管理[6]。
利用隱患排查檢查表,根據鉆探項目周期開展定期檢查、經常性檢查、季節檢查、專項檢查、車間班組巡查、崗前確認等多種形式的安全檢查,填寫隱患排查記錄表。
對檢查出的一般事故隱患要求各部門、車間(項目)、班組擬定事故隱患治理方案,由各部門負責人立即組織整改實施。
對重大事故隱患,以隱患整改通知書的形式,要求由單位主要負責人組織制定治理方案并組織相關人員實施。
檢查單位對查出的隱患整改情況進行現場確認,填報隱患整改確認表,建立隱患排查治理臺賬。
定期統計分析隱患排查治理情況,防止同類型隱患反復出現。
定期對雙重預防機制運行情況進行評估,剖析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中存在的制度漏洞和管理缺陷,及時糾正更新,確保雙重預防機制持續改進。同時,在實施過程中,吸收一線崗位人員及班組長、機臺長意見反饋,不斷完善安全風險評估結果,確保雙預防機制實用性。
通過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預防工作機制在地勘鉆探中的應用,從機場建設、設備安拆、鉆進施工、巖芯切割等環節出發,超前辨識出鉆探施工各工藝環節中的數十項安全風險,并從管理、制度、技術和應急等方面綜合考慮,制定有效的管控措施,明確各級風險對應的責任部門和責任人,將風險控制在隱患形成之前;加強鉆探施工過程隱患排查治理,堵塞風險管控過程中出現的漏洞,把隱患消滅在事故發生之前,降低事故發生率,提高企業安全管理水平。該方法可為地勘行業及礦山、建筑施工、城市管理等領域的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參考和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