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勇 西南大學資源環境學院副教授

它叫“海筆”,是一種海底生物。海筆因外形如羽毛筆而得名。它是由許多水螅蟲群居而形成的。它們的下半部分固定在泥沙中,上半部分則生有許多水螅蟲。水螅蟲用觸手抓取海水中漂浮著的小生物為食。有些海筆高達1.5米以上,但多數較矮,約為40厘米。
海筆是一種美麗的無脊椎動物,和其他珊瑚類動物是近親。它們不喜歡群居,常常是單獨居住在海底的沙地上。海筆的身體呈軸對稱形狀,非常像老式的羽毛蘸水筆。在海筆的主干上對稱的兩側長滿了羽毛狀的羽枝。羽枝上又有許多細小的對稱的分支。有些羽枝甚至連接成網狀的圓柱體。在放大鏡下,人們可以看到,網狀的圓柱體實際上是由成千上萬的水螅蟲的觸手交織在一起形成的。海水從水螅狀的觸手中流過,其中的食物顆粒就會被水螅的觸手捕獲,送進消化腔。
海筆與其他種類的珊瑚不同。如果沒有海浪的沖擊和天敵的攻擊,珊瑚可以長得很大。海筆卻不一樣,它們長到一定大小后就不再生長了。海筆有一個圓柱形的中央莖。莖的上端有很多輕軟的羽狀物,莖的下端深入海底的泥沙中,起著固定的作用。有一種能夠發光的海筆只能生長在沙質的海底上,不能移動。因此,它是很容易被捕獲的獵物。
海筆通常生長在有強大海流的地方,當它受到攻擊時,就利用復雜的“光電池”發出很強的光,使敵人頭暈眼花,無法辨認方向,接著就被強大的海流沖走了。
另一種海筆,有一種“警報系統”。當敵害接近時,它就發出很強的光,把周圍的黑暗照得雪亮,使敵害暴露自己的位置,然后被更加兇猛的掠食者吞進肚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