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2019(第九屆)“中國邊疆重鎮”高峰論壇在廣東珠海市舉行。本次活動由《環球時報》社、鳳凰網主辦,外交部邊界與海洋事務司、國家民委民族問題研究中心、中國社科院中國邊疆研究所、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國家安全政策委員會、珠海市委宣傳部協辦。
珠海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龍廣艷首先致歡迎辭。她說,建市四十年來,在改革開放的偉大征程中,珠海在實踐中創造一個又一個“全國領先”經驗,特別是去年以來,珠海的大事、要事、喜事接連不斷,正迎來千載難逢的黃金發展機遇期,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
《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在開幕致辭中說,四十多年的高速發展實現了我們國家對外巨大的開放和國家利益不斷對外延伸,邊疆也發生很大變化。過去貧窮落后的地方成為如此發達的地方,尤其是廣東沿海和邊境口岸。“所以我想到了邊疆,我們的意識形態有邊疆,什么地方都有邊疆。在和平的時候,我們會淡忘邊疆。但是當沖突來臨的時候,我們感覺有一條邊疆在崛起,我們要守住這個邊疆。”
外交部邊界與海洋事務司司長易先良是“中國邊疆重鎮”高峰論壇的發起者,曾親自參與南海、東海等海洋危機事件的處理。他說,當前邊海工作中有兩個容易被忽視的重要問題。第一是漁業萎縮。由于多種原因,我國在周邊海上的漁業存在趨于減少。漁權是千年大計,是海權最重要的部分。目前,為養護資源,中國采用單方面休漁政策,其他鄰國不但不執行,還不領情。第二是邊境地區的空心化。邊疆地區由于資源稟賦的不足,人口大多呈現凈流出趨勢。易司長舉例說,一次在中俄邊境調研,在高速上行駛一下午,只看到了12輛車。這是一個大問題,需要長期關注,綜合施策。
國家民委民族問題研究中心副主任任毅,中國社科院中國邊疆研究所所長邢廣程,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復旦大學教授葛劍雄等也在會上致辭、發言。本次論壇匯集了區域發展、經濟貿易領域的專家學者、地方黨政領導等50多位人士出席。與會人士圍繞“‘大灣區建設背景下,未來沿海地區發展的新重點”“如何強化沿海地區與內陸地區聯動發展?”以及“如何發揮珠海區位優勢,以自貿區建設試點為契機,為港澳持續健康和多元化發展提供更大支撐”等議題展開深入探討。
“中國邊疆重鎮”高峰論壇2011年6月啟動,是“讓邊疆不再遙遠”大型公益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該活動旨在弘揚中國邊疆文化、提升國民對邊疆的關注。▲
(丁富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