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延風, 胡笑濤, 楊彥勤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水利與建筑工程學院,陜西 楊凌 712100)
高校本科生實踐環節是我國大學教育培養計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歷史原因,長期以來各高校承擔這部分工作的人員學歷層次相對較低,對其工作沒有量化考核要求,即使一些單位有要求,也是非常籠統或模糊不清,缺乏激勵措施[1]。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近10多年部分高校補充到實驗隊伍的人員多為碩士、博士畢業生,高校應該對實驗技術人員的考核提出新要求和辦法[2]。過去對于實驗技術人員的考核,沒有一個較全面、操作性強的量化考核標準,先進工作者的評選一般采取無記名投票方式,這樣操作由于主觀人為的因素,導致結果可能是評選的優秀并非優秀,而是“好朋友”,這將直接打擊真正做出貢獻人的積極性。近年來,相繼出現不少實驗技術人員考評的文獻[3-15],提出一些量化考核的方法,對考核起到了積極促進作用,但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例如考核標準選擇欠妥當或考核內容不全面、或計算指標設置的缺乏科學性、或主觀因素太多或缺乏可操作性等問題。沒有客觀、公正的量化考核指標對實驗技術人員所做的工作進行考核,就不能充分調動這部分人的積極性。
高校實驗室由于所屬學科、專業的差異,實驗教學工作量以及實驗室儀器數量差異很大,同學院不同實驗室,工作量也有較大差異,而且實驗技術人員管理的實驗室和開設的實驗課基本是固定的。那么,對于實驗課學時少、管理儀器少的這部分人員,怎樣才能充分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為學院或學校的發展做出貢獻,就需要一個可行的考核標準和激勵措施,對他們所做的工作進行綜合評價。本文針對此問題進行探討,將所做工作包括實驗教學、實驗室管理、科研、生產、獲獎等各種工作量折算成分值(各項工作的分值、系數、標準等通過相關調研集體討論確定,僅供參考),統一進行量化考核,并充分考慮質與量的指標關系[16],以期得到對高校實驗技術人員一個相對客觀、公開、公平、公正的評價結果。
對高校教師評價,其目的是實現個人、學科、學?!叭l展”[17]。作為高校實驗技術人員,其屬于教輔人員,雖然不能完全按教師的評價目的去要求,但應盡可實現個人提高與學院或學校發展“雙贏”。
(1) 達到人盡其才??己酥胁辉O置剛性任務指標,形成多元化、動態發展及相對的考核標準,將實驗教學、實驗室管理、科研、生產及獲獎等各類業績,進行分值換算,發揮每個人的特長,各顯神通,使個體成就最大化,個體成就最大化之和形成了集體成就的最大化[17],達到人盡其才,為學院或學校發展做出貢獻。
(2) 以考核結果獎勵先進。充分利用考核結果,實行獎勵先進,鞭策落后,將個人考核與評優獎勵、職稱晉升掛鉤,將學院實驗技術人員這支隊伍引領到良性發展的軌道。
(3) 考核方法容易操作??己宿k法要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客觀、量化、操作簡單,盡量避免人為因素的影響。而且要具有通用性,即適用于不同職級的實驗技術人員。
(4) 主觀與客觀考評兼顧。遵循主觀考評為輔,客觀考評為主的原則。主觀評價,由三部分人員各自評價打分組成,即上實驗課的學生、教學督導組、實驗人員互評??陀^考評按相對工作量分值所對應的得分計算,包括實驗教學、實驗室管理、科研、生產和獲獎等業績。
(5) 考慮職級差異。實驗技術系列有不同職級,不同職級之間能力也有差別,尤其是在科研工作量所有人員使用統一的標準衡量顯然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客觀的。因此,在科研工作量上應考慮職稱系數對實驗技術人員業績的影響。也就是說,職稱高者要求其貢獻相對大些,職稱低者要求其貢獻相對小些。
(6) 從實際出發制定考核標準。結合本單位的實際情況,從實驗人員隊伍的實際情況出發,堅持實事求的指導思想,相對工作量的計算標準以當年工作量的平均值(或上1年工作量平均值、或上1年工作量平均值再乘以稍大于1的系數)作為標準,或確定出經過實驗技術人員努力能夠實現的工作目標。
考評的1級指標2個,即主觀評價和客觀評價。2級指標8個,其中主觀評價的2級指標為3個,客觀評價的2級指標為5個,客觀評價的3級指標15個(各高校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對指標的內容可進行增減),具體見圖1。
考評總分為100分,由2個1級指標構成,即主觀評價分和客觀評價分,其中主觀評價分占30%,客觀業績分占70%,用公式表示如下:
ST=SS+SO=Se×30%+Sr×70%
(1)
式中:ST為考評總分;SS為主觀評價分;SO為客觀評價分;Se為主觀評價得分;Sr為客觀相對工作量所對應的得分。
主觀分占評價總分的30%,由上實驗課的學生、教學督導組、實驗人員相互評價打分三部分構成。
學生打分評價即由上課的班級學生在網上對實驗課教師進行打分評價,通過這一途徑,幫助實驗課教師了解教學效果,改進和完善教學過程,進而提高教學質量[18],評價內容包括:講授內容是否清晰易懂、指導實驗操作過程是否規范、板書是否認真而清晰或多媒體制作優秀、是否尊重且公平對待每個學生等方面。

圖1 實驗室技術人員考評指標體系
學院教學督導組打分評價,內容包括:教學督導組聽實驗課、查看實驗報告批改情況、不定期檢查實驗室安全衛生情況,每學期1~3次。
實驗技術人員打分評價,即集中全體實驗技術人員,相互之間打分,包括給自己打分。內容包括:團結、協作、熱情、樂于助人等方面。
3項主觀評價打分時,為了有效的避免了人情照顧分或惡意降低分的可能,應去掉一定數量的最高和最低分后再做計算。主觀得分計算式為
Se=(e1+e2+e3)/3
(2)
式中:e1為本科生評教分數;e2為教學督導組評價分數;e3為實驗技術人員互評分數;e1、e2、e33項均按百分制打分。
客觀工作量由五部分內容的分值組成,即實驗教學、實驗室管理、科研、生產和獲獎,個人當年總工作量分值為
Wt=T+M+S+P+R
(3)
式中:Wt為個人年總工作量分值;T為實驗教學工作量分值;M為實驗室管理工作量分值;S為科研工作量分值;P為生產工作量分值;R為獲獎工作量分值。其中:
(1) 實驗及其他教學工作量。由七部分組成,即實驗教學t1、實驗教材編寫t2、指導課程設計t3、指導教學實習t4、指導本科生畢業論文t5、指導科創項目t6、指導大學生專業競賽t7,用公式表示為
T=t1+t2+…+t7
(4)
(2) 實驗室管理工作量。由五部分組成,即實驗室安全管理m1、小型儀器管理m2、大型儀器管理m3、實驗室行政管理m4和實驗室建設m5,用公式表示為
M=m1+m2+…+m5
(5)
(3) 科研工作量。由三部分組成,即發表的期刊論文s1、科研項目s2和授權專利s3。根據考評原則,在科研工作量計算中要考慮職稱級別的影響,職稱高者要求的科研工作量要相對大些,職稱低的要求相對科研工作量小些。也就是說,完成同樣的科研工作量,職稱低的得到的分值大些,而職稱高的得到的分值相對小些。計算實驗技術人員的科研工作量時,根據其職稱級別乘以相應的系數,職級系數cg如表1所示??蒲泄ぷ髁坑嬎愎奖硎緸?/p>

S=cg(s1+s2+s3) (6)
衡量客觀工作量的標準要結合本單位實際,可采取實驗技術人員當年(或上1年)的平均工作量、或上1年的平均工作量乘以稍大于1系數作為標準,進行考評。個人相對工作量計算公式為
(7)


(8)
式中:Wti為當年每個人的總工作量分值;N為實驗技術人員總數。
客觀相對工作量對應得分如表2所示。由式(7)得到個人年相對工作量分值后,可由表2查得客觀相對工作量的對應得分Sr,客觀相對工作量所對應的得分采用百分制。

表2 客觀相對工作量對應得分
該工作量分為實驗教學、實驗教材編寫、指導課程設計、指導教學實習、指導本科生畢業論文、指導大學生科創項目、指導大學生專業競賽等。
(1) 實驗教學工作量(t1)。實驗教學工作量是指本科培養方案中課程的計劃實驗學時,和隨機性的非計劃實驗學時(如本科生畢業設計所做的實驗,或本科生的科創項目所做的實驗等,非計劃學時要事先通過主管教學院長和實驗室主任確認準備實驗工作量的學時數)。指導實驗包括實驗課的講授、指導、批閱實驗報告等。準備實驗包括實驗前儀器、用品的擺放、儀器的校準,實驗儀器用完后的回收,以及衛生的維護等。實驗教學工作量分值如表3所示。

表3 實驗教學工作量折合分值表
注:(1)實驗為自然單班學生,若1次2班同時上實驗乘以1.3系數,多人承擔分值除以人數;(2)準備實驗按單班計劃學時計算;(3)由于實驗設施限制,單班分成完全獨立的分組實驗時乘以組數
如果實驗教學任務由1人承擔自然單班的實驗,以及1人承擔非計劃實驗準備,則實驗教學工作量計算公式為
t1=φnhp(sg+sr)+hunsun
(9)
式中:
φn=1+0.3(n-1)
(10)
式中:t1為實驗教學工作量分值;hp為計劃實驗學時;sg為指導教學實驗分值;sr為準備教學實驗分值;hun為非計劃實驗準備學時;sun為非計劃教學實驗分值;φn為班級數量系數(下同),n為班數。
(2) 編寫實驗課教材(t2)。編寫實驗教材(報告)工作量計算,根據編寫的實驗教材的級別分為出版教材和校內自印教材,出版教材又分為全國統編教材、校內自用出版教材。編寫或參編教材的部分章節的工作量均按編寫教材的字數計,具體分值如表4所示。

表4 編寫實驗課教材分值表
注:出版教材為主編時,分值乘以系數1.5
實驗教材編寫工作量計算公式為
t2=nbsb
(11)
式中:t2為實驗教材編寫工作量分值;nb為教材字數,萬字;sb為實驗教材出版級別分值。
(3) 指導本科生課程設計(t3)。指導本科生課程設計分為指導和輔導兩種情況,指導老師承擔內容講授及輔導、設計報告的批閱,輔導老師承擔器材準備及內容輔導,分值見表5。指導課設分值計算公式為
t3=φnwdsd
(12)
式中:t3為指導課設工作量分值;wd為課程設計周數,sd為課設工作類型分值。

表5 指導課程設計分值表
注:課設自然單班配備指導和輔導老師各1人;若1次多班同時課設,每增加一個班增加0.3個系數;輔導為多人時分值除以人數
(4) 指導本科生教學實習(t4)。指導本科生教學實習分為指導(領隊)和輔導兩種情況,指導老師承擔內容講授及輔導、實習報告的批閱,輔導老師承擔器材準備及內容輔導,分值見表6。指導教學實習分值計算公式為
t4=σnwisi/nt
(13)
式中:
σn=1+0.5(n-1)
(14)
t4為指導教學實習工作量分值;σn為實習班級數量系數,n為班數;wi為實習周數;si為實習工作類型分值;nt為輔導老師人數。

表6 指導校外教學實習分值表
注:實習自然單班配備指導和輔導老師各1人;若1次多個班實習,每增加1個班增加0.5個系數;輔導為多人時分值除以人數
(5) 指導本科生畢業(論文)設計(t5)。指導本科生畢業(論文)設計包括畢業設計的所有環節內容,按人數計算工作量。本科生畢業(論文)設計答辯被評為院級優秀和校級優秀者,指導工作量另外再計,工作量分值如表7所示。指導畢業(論文)設計工作量計算公式為
t5=ng+ncsc+nuse
(15)
式中:t5為指導本科生畢業(論文)設計工作量分值;ng為指導總人數;nc畢業(論文)設計答辯獲得院級優秀人數;sc為答辯獲得院級優秀級別分值;nu畢業(論文)設計答辯獲得校級優秀人數;se為答辯獲得校級優秀級別分值。

表7 指導畢業(論文)設計工作量分值表
(6) 指導大學生科創項目(t6)。為了培養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近些年來,高校一直在鼓勵大學生積極申報創新創業計劃項目。因此,為了鼓勵有能力且有時間的實驗室老師能夠積極參與指導大學生的科創項目,應將這部分工作量計入到實驗教學工作量中。指導大學生科創項目分值見表8。工作量計算是將指導多個科創項目分值與各自項目驗收系數之積累加。如果指導國家級、省級和校級項目各1項,計算公式為
t6=ζesn+ζesp+ζesu
(16)
式中:t6為指導科創項目工作量分值;ζe為科創項目驗收評價系數,驗收未通過系數為0,驗收通過系數為1,驗收通過并被評為優秀系數為2;sn為國家級科創項目分值;sp為省級科創項目分值;su為校級科創項目分值。

表8 指導大學生科創項目分值表
指導大學生科創項目工作量分值只計算第一指導老師,計算時間在驗收當年,未通過驗收不計工作量。
(7) 指導大學生專業競賽(t7)。指導大學生專業競賽工作量,必須參加競賽才能取得,專業參賽級別工作量分值見表9、獲獎級別及導師順序分值折減系數見表10、11。指導大學生專業競賽工作量計算式為
t7=ζgψrsl
(17)
式中:t7指導大學生專業競賽工作量分值;ζg參賽獲獎級別折減系數;ψr指導老師順序折減系數;sl參賽級別分值。

表9 指導大學生專業競賽級別分值表

表10 指導專業參賽獲獎等級分值折減系數

表11 指導專業競賽老師排名分值折減系數
(1) 實驗室安全管理(m1)。實驗室日常安全管理工作量主要分為四部分,即實驗室實際使用面積;實驗室有害物質保管情況;實驗室可正常使用的滅火器數量配備情況;實驗室門窗、水電設施是否安全、有無亂接亂拉電線、插座是否超載使用。實驗室實際使用面積學院應該有此數據記錄,后3項學院每學期不定期至少檢查一次可知“是”或“否”或“無”。實驗室日常安全管理分值如表12所示。
實驗室日常安全管理工作量分值計算公式為

m1=saA+sh+sf+ss (18)
注:表中后3項為“否或無”時,工作量分值按0計;為“是”時,工作量分值按1計
式中:m1為實驗室安全管理分值;sa為實驗室使用面積分值;A為實驗室使用面積,m2;sh為有害物質保管是否合理分值;sf為防火設施是否配齊分值;ss防盜及水電設施是否安全分值。
(2) 小型儀器管理(m2)。小型儀器是指儀器儀器單價在0.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設備,實驗室對小型儀器的管理,要求賬、物、卡相符,并及時保養、檢修,對于無法使用的報廢儀器要及時報減。小型儀器的管理用儀器的完好率來反映,分值如表13所示。

表13 實驗室小型儀器完好率分值表
(3) 大型儀器管理(m3)。實驗室大型儀器一般是指10萬元以上的精密或貴重儀器。對其的管理要做到日常的保養和簡單維修,出現問題及時處理。對于出現的一些問題如果自己不能維修,要及時聯系生產廠家進行維修,保證儀器能夠正常使用。大型儀器的管理按照儀器單價范圍給出對應的分值,見表14。大型儀器管理工作量分值計算公式為
m3=n1s1+n2s2+n3s3+n4s4
(19)
式中:m3大型儀器管理分值;n1為[10,30)萬元儀器的臺件數;s1為管理1臺[10,30)萬元的儀器分值;n2為[30,60)萬元儀器的臺件數;s2為管理1臺[30,60)萬元的儀器分值;n3為管理[60,100)萬元儀器的臺件數;s3為管理1臺[60,100)萬元的儀器分值;n4為≥100萬元儀器的臺件數;s4為管理1臺≥100萬元的儀器分值。

表14 實驗室大型儀器管理分值表
(4) 行政管理工作量(m4)。實驗室主任或副主任如果由實驗室老師擔任,也應計入相應的行政管理工作量,其年工作量分值見表15。
(5) 實驗室建設(m5)。實驗室建設包括新籌建實驗室(以面積計算分值)和實驗室部分設施改造、實驗小型儀器開發或改進、實驗項目的改進,包括實驗的原理、方法或程序,并能用于教學或科研實驗中。

表15 實驗室行政管理分值表
籌建新實驗室包括得到實驗室場所所做的工作,實驗設備的購買、安裝、調試,達到正常使用,其工作量分值見表16。

表16 籌建實驗室工作量分值表
實驗室部分設施改造、實驗小型儀器開發或改造,實驗項目的改進,并且都得到實驗驗證可行,根據實際工作量的大小給出相應的分值,如果工作量不是很大,可參考表17。

表17 小規模實驗室建設分值表
科研工作量包括當年發表的期刊論文、獲得縱向和橫向科研項目、授權的專利,其工作量計算原則及分值分述如下:
(1) 期刊論文(s1)。發表的科技期刊論文工作量計算原則為:第1署名單位為本單位,只計算1個人工作量,即第1作者或通信作者。工作量分值計算如表18所示。在計算科技期刊論文工作量時可根據本單位的實際情況,對期刊級別分值進行適當調整。如果實驗室技術人員發表SCI收錄論文比較少,為了鼓勵多發SCI收錄論文,可參照表18,如發表SCI收錄論文比較多,可以考慮期刊的JCR分區及影響因子對分值進行調整,1篇論文同時屬多個級別,則取較高分值。

表18 科技期刊論文分值表
為了鼓勵實驗技術人員在教學法研究以及實驗儀器革新方面做出成績,對于實驗教學法研究、實驗教學管理、實驗儀器的開發、改造、設計等方面發表的論文分值按表19計算。
(2) 科研項目(s2)。科研項目分值如表20所示。
科研項目工作量計算原則為:只計算項目主持人的工作量,以當年實際到位經費計算。如果一個項目,

表19 教學改革與管理類論文分值表

表20 科研項目經費折合分值表
經費分年度撥給,就按分年度實際到位經費計算工作量。
(3) 授權專利(s3)。授權專利分為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其工作量計算原則為:只計算專利第1授權人工作量。授權專利工作量分值如表21所示。

表21 授權專利折合分值表
高校有些學院的實驗室還承擔社會上的一些生產任務,如質量檢測、試驗或推廣任務。生產項目分值如表22所示。

表22 生產項目折合分值表
注:生產項目為多人完成時,分值應除以參加人數
獲獎類別包括各種獎項,獲獎工作量一般包括4個級別的獎項,即國家級、省部級、廳局級和校級,獲獎級別分值如表23所示。獲獎等級國家級獎勵四等獎以上,其他級別獎勵三等獎以上,獲獎等級分值折減系數如表24所示。獲獎排名分值折減系數如表25所示。獲獎工作量計算公式為

R=ξgηrsw (20)
式中:R獲獎工作量分值;ξg為獲獎等級折減系數;ηr獲獎個人排名順序折減系數;sw獲獎級別分值。

表24 獲獎等級分值折減系數

表25 獲獎排名分值折減系數
王老師,高級實驗師,2016年管理2個實驗室,實驗室實際使用面積140 m2;管理小型儀器120臺件,物、帳、卡相符,儀器完好率96%;管理26萬元和40萬元儀器各一臺,能保證正常使用;實驗室無有害物質,滅火器配置、門窗、水電設施均符合安全要求。經過上實驗課學生評教打分、督導組評價打分和實驗技術人員互評打分,評價分數分別為94分、91分和88分。
2016年王老師1人承擔本科教學工作量自然單班計劃實驗120學時,實驗指導和準備實驗都由他完成;編寫校內自印實驗教材2.6萬字;輔導2個班課程設計2周;輔導老師共2人,共同輔導3個班教學實習3周;指導本科生畢業設計4人,其中1人被評為校級優秀;指導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省級和校級各1項,都通過驗收,省級項目被評為優秀;作為第2指導人指導大學生專業競賽,獲得省級二等獎1項;擔任實驗室主任職務;新籌建1間30 m2的實驗室,儀器安裝調試完畢,可投入使用;實驗儀器改造1項,并已成功用到教學實驗;發表學術論文被SCI收錄1篇,中文核心期刊1篇;在中文核心期刊發表教改論文1篇。到位縱向科研經費10萬元,橫向經費30萬元;第1授權人授權實用新型專利1項;無生產任務;以第3位次獲廳局級二等獎1項。試計算王老師的考評得分。
首先計算主觀評價得分Se。經過學生、督導組和實驗技術人員互評,分數分別為94分、91分、88分,即e1=94、e2=91、e3=88,由式(2)得主觀評價分為
Se=(e1+e2+e3)/3=(94+91+88)/3=91
(1) 實驗及其他教學工作量(T)
① 實驗教學(t1):王老師2016年1人獨立完成自然單班120計劃實驗學時指導和準備,無非計劃教學實驗,由此可知hp=120,hun=0,n=1;由表3知sg=0.3,sr=0.1,sun=0.05。由式(10)得實驗班級數量系數為:φn=1+0.3(n-1)=1.0
由式(9)得:
② 編寫實驗教材(t2):編寫校內自印實驗教材2.6萬字,即nb=2.6,由表4知sb=1,由式(11)得:t2=nbsb=2.6×1=2.6。
③ 指導課程設計(t3):輔導2個班課程設計兩周,wd=2,由表5可知,sd=2。由式(10)得2個班數量系數為:φn=1+0.3(n-1)=1.3
由式(12)得:t3=φnwdsd=1.3×2×2=5.2
④ 指導教學實習(t4):輔導老師共2人,共同輔導3個班教學實習3周,由此可知nt=2,n=3,wi=3,由表6知si=3。由式(14)得實習班級數量系數為
σn=1+0.5(n-1)=2
⑤ 指導本科生畢業(論文)設計(t5):指導本科生畢業設計4人,其中1人被評為校級優秀,由此可知ng=4,nc=0,nu=1,由表7知sc=1,se=2。由式(15)得:
t5=ng+ncsc+nuse=4+0×1+1×2=6
⑥ 指導大學生科創項目(t6):指導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省級和校級各1項,都通過驗收,省級項目被評為優秀。由表8知,sp=4,su=3,驗收評價系數省級ζe=2、校級ζe=1。由式(16)得:
t6=ζesn+ζesp+ζesu=0+2×4+1×3=11
⑦ 指導大學生專業競賽(t7):作為第2指導人指導大學生專業競賽,獲得省級二等獎。由表9~11知,sl=10,ζg=0.75,ψr=0.75,由式(17)得:
t7=ζgψrsl=10×0.75×0.75=5.625
根據以上計算的工作量分值,由式(4)計算教學工作量分值:
(2) 實驗室管理工作量(M)
① 實驗室安全管理(m1):管理著2個實驗室,實驗實際使用面積140 m2;實驗室無有害物質,滅火器配置、門窗、水電設施均符合安全要求。由此及表12可知:A=140 m2,sa=0.05,sh=0,sf=1,ss=1。由式(18)得:
m1=saA+sh+sf+ss=0.05×140+0+1+1=9
② 小型儀器管理(m2):管理小型儀器120臺件,物、帳、卡相符,儀器完好率96%;由表13可知:m2=10。
③ 大型儀管理全管理(m3):管理26萬元和40萬元儀器各1臺,能保證正常使用。由表14可知:m3=2+4=6。
④ 實驗室行政管理(m4):擔任實驗室主任職務,行政管理工作量得分由表15可知:m4=5。
⑤ 實驗室建設(m5):新籌建1間30 m2實驗室,儀器安裝調試完畢,可投入使用;實驗儀器改造1項,并已成功用到教學實驗當中。由此及表16、17可知:m5=10+5=15。
根據以上計算的分項值,由式(5)計算實驗室管理工作量:
(3) 科研工作量S
① 期刊論文(s1):發表學術論文被SCI收錄1篇,中文核心期刊1篇;在中文核心期刊發表教改論文1篇。由表18、19查得論文工作量為:s1=12+2+4=18。
② 科研項目(s2):到位縱向科研經費10萬元,橫向經費30萬元。由表20可得:
s2=10×2+30×0.2=26。
③ 授權專利(s3):第1授權人授權實用新型專利一項。由表21可得:s3=4。
在計算科研工作量時需考慮科研工作量的職稱系數的影響,由于王老師是高級職稱,由表1可知,高級職稱系數cg=0.8,所以根據以上計算的分項值,由式(6)計算科研工作量:
S=cg(s1+s2+s3)=0.8×(18+26+4)=38.4
(4) 生產工作量(P)
無生產任務工作量,因此P=0。
(5) 獲獎工作量(R)
以第3位次獲廳局級二等獎一項,由表23~25知:sw=30,ξg=0.75,ηr=0.6,由式(20)可得:
R=ξgηrsw=0.75×0.6×30=13.5
王老師個人年總工作量分值由式(3)可得:
同樣方法計算全院實驗技術人員每個人的客觀工作量,然后由式(8)計算實驗技術人員年均工作量。假設實驗技術人員25人,總工作量為1 893.025,則實驗技術人員年均工作量為:
由式(7)計算王老師個人相對工作量:
由表2查得,由于王老師對應的工作量Wr≥2,客觀相對工作量所對應的得分為Sr=100。
由式(1)得考評總分為:
量化考評是加強高校實驗教師隊伍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如何能使實驗技術人員增強事業心、有責任感、工作積極性高、創造的能動性足,使工作量大、干出成績的人不要既流汗又傷心,做到客觀、公開、公平、公正地評價實驗技術人員的工作業績,就需要一套去除過多的人為因素干擾、易于操作、考評標準合理、比較詳細的考評指標體系以及計算方法。本文在總結近年來高校實驗技術人員量化考評方法的基礎上,提出了一套較為系統全面的考評標準及計算方法,具有以下特點:
(1) 將各種工作量統一折算成分值,分值之間量值關系明確,實驗技術人員在保證常規工作完成的情況下,把精力投入到自己的強項上,充分調動了各種人才的積極性;
(2) 內容詳細、全面,主觀人為干擾因素少,計算公式簡單明了,計算過程簡單、方便;
(3) 操作簡單、易行、高效。該套考評方法可做成電腦軟件,只需每個實驗技術人員將自己的年工作量在網上錄入,經管理員審核確認后就可知道年工作量分值。管理員將工作量衡量標準輸入,再將主觀評價分錄入,就可得到自己的考評得分。
通過模擬某單位2016年實驗技術人員的考評得分,結果表明,真正做出成績的人員得到了客觀、公正的考評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