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姬


上海體育館,又稱萬體館、上海大舞臺,于1975年竣工,1999年室內部分區域改造為舞臺,成為文化體育多用場館。1988年,上海體育館作為我國建國以來43座著名優秀建筑之一,首次被載入英國皇家建筑學會出版的《世界建筑史》。2009年,上海體育館獲得了 “中國建筑學會建國60周年建筑創作大獎”。
上海體育館作為大型公共建筑,是上海市民公共文體生活的主要場所之一,承載了眾多上海市民的城市記憶——中國第八屆全國運動會主場館之一、第四十八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場館、眾多國內外著名歌手的演唱會。

在具有46年光榮歷史的虹口體育場原址上建造的以專業足球場為主的多功能綜合性體育活動場所,1999年正式啟用,是全國第一家專業足球場,也是中超上海申花足球俱樂部主場。整個足球場占地面積為5.6公頃,包廂47個,另有貴賓用房3045平方米,開發經營用房11840平方米。
虹口足球場曾承辦FIFA 2007年女足世界杯、申花隊主場所有比賽、A3冠軍杯足球賽、四國邀請賽及各類商業性的國際、國內賽事。此外,場內設有室內游泳池、乒乓球房、桌球房、足球射門訓練場等體育娛樂設施,同時還開發引進了跆拳道、攀巖、街舞、瑜伽等大眾項目。

始建于1933年,原名上海市體育場。作為上海市第一任市長陳毅題字的江灣體育場,曾在中國體育發展史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1983年,第五屆全運會在上海召開,江灣體育場作為開幕式主會場,見證了當時的輝煌。
此外,江灣足球場成為DFC體育的青少年足球培訓基地,并具備全民健身的職能,足球場平時也向廣大足球愛好者們開放,舉辦專業和業余的大型足球賽事。

1956年,靜安區工會與區體協在中山北路以南、共和新路以東籌建體育場。1957年,建成定名為“上海火車頭體育場”。半個世紀以來,這座球場成為上海群眾足球發展的見證人。
2012年,火車頭體育場改造,升級為火車頭體育文化休閑主題園區,入駐企業享受返稅政策,是上海鐵路局和閘北區(現已與靜安區合并,成為新的靜安區)首個將體育、文化和休閑等相關產業有機融合的創意產業園區。11人的正規球場鋪設了人工草皮,重修了跑道,以全新的面目迎接足球愛好者。
如今,火車頭體育場已經成為周邊市民健身的重要場所、鐵路職工活動的重要陣地、靜安城市體育運動的重要地標。

1997年,歷時三年,耗資數億元的上海體育場建成,成為當時國內現代化程度最高、規模最大的綜合性體育場。因為它的極限容納人數接近8萬人,所以上海人親切地稱其為“八萬人體育場”。1998年,上海體育場被評為“上海市最佳體育建筑”。1999年,又被評為“新中國50周年上海十大經典建筑金獎之一”。
自建成之日起,上海體育場就是上海承辦各類大型體育賽事和文化演出的首選主場——從八運會到特奧會、從足球“德比”到國際田徑賽事,很多大牌明星的演唱會都在這里舉行。如今,上海體育場是上海上港足球俱樂部的主場。

2005年10月,上海旗忠森林網球中心正式竣工并投入使用,它是亞州最大的網球中心,也是集比賽、健身、休閑于一體的世界級水準的多功能比賽場館。主賽場可承辦世界最高級別的網球比賽,也可舉辦籃球、排球及乒乓球等相關賽事。
旗忠森林網球中心具有世界首創的開放式頂棚,靈感源自上海市市花白玉蘭,可伸縮屋頂有八個花瓣狀的結構,只需8分鐘就能打開或關閉。這里曾成功舉辦了2005-2008年網球大師杯、第八屆國際泳聯世界短池游泳錦標賽,以及多屆上海勞力士大師賽等世界及國內頂級賽事。

原名“上海國際賽車場”,2018年更名為“上汽國際賽車場”。
由德國惕克(Tilke)公司設計的上賽場獨具海派風格,呈“上”字形賽道,總長約5.541公里,寬度介于13至20米之間。賽道擁有9個不同長度的直道,14個不同轉彎半徑的彎道,賽車最高時速可達到327公里/小時。
2004年9月26日舉辦了歷史上第一場F1中國大獎賽,此后這項世界頂級汽車運動賽事每年造訪上海上賽場。除了F1大獎賽之外,上賽場先后舉辦過WTCC、WEC、MotoGP等世界頂級汽車、摩托車賽事,中國房車錦標賽、中國超級GT、法拉利挑戰賽、亞洲保時捷卡雷拉杯、奧迪運動R8LMS等國內和亞洲賽事和汽車活動,成為中國賽車運動發展的核心。

上海東方體育中心主要由體育館、游泳館、室外跳水池和東方體育大廈組成,四座大型建筑由標高為11米的廊橋平臺相連,體育館、游泳館、室外跳水池由于造型美觀被廣大市民稱為海上王冠、玉蘭橋和月亮灣。
三座體育場館設計均按照國際體育組織最新標準建設,可滿足游泳、籃球、排球、網球、乒乓球、羽毛球、手球、體操、室內7人制足球、冰球、短道速滑、花樣滑冰等20多項室內國際專項和綜合賽事的功能要求。
這里舉辦過第14屆國際泳聯世界錦標賽、2015年世界花樣滑冰錦標賽、2017上海超級杯、2017/2018國際滑聯短道速滑世界杯、2017世界女子水球聯賽總決賽,以及2017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等頂級賽事。

2017年3月,通過國際方案征集評審后,規劃方案向社會公示。項目的整體規劃方案形成南北兩大主題公園,即北面為“有氧公園”,建成后滿足市民休閑休憩需求;南面為“運動公園”,建設足球、籃球、網球等室外運動場;同時新建兩條環形健身步道。項目已于2017年12月開工建設。
規劃方案明確保留并改造上海體育場、上海體育館、上海游泳館、東亞大廈四大建筑。項目建成后,體育賽事功能將進一步凸顯,區域環境品質和公共服務能級將顯著提升,將是建設國際賽事之都、市民健身休閑的新地標。

上海久事國際馬術中心占地3.3公頃,總建筑面積約8.8萬平方米。項目將結合世博文化公園建設,建成和世博文化公園“共融、共享、共建”的標志性公共體育文化設施。建設內容包括:滿足五星級別馬術障礙賽的比賽、熱身場館,可容納4600人觀賽,以及滿足150匹參賽馬匹的馬廄、檢驗檢疫隔離區、草料倉庫、賽事管理和輔助用房等。目前上海久事國際馬術中心正以“馬術谷”概念方案進行深化設計,項目計劃于2021年6月基本建成。

浦東足球場項目是上海“十三五”期間體育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任務之一,被列為上海市2018年重大建設項目。足球場總建筑面積為139304平方米,固定坐席數為33765個。在足球場西側還有兩片室外訓練場地。
2018年4月,上海浦東足球場項目開工儀式在張家浜楔形綠地舉行。作為現代化專業足球場,浦東足球場的建設將有力促進上海足球事業發展,提升體育產業能級,增強城市綜合競爭力。足球場預計于2021年竣工,屆時將作為上海上港足球俱樂部的新主場。

根據規劃,上海市民體育公園一期項目(足球公園)總占地約42萬平方米,將建設11人制足球場18片、5人制足球場32片、籃球場25片,計劃于2019年竣工。
上海市民體育公園兼顧專業賽事與大眾運動雙重功能,將與上賽場形成體育文化與品牌聯動發展。據悉,園內把體育健身場地和生態園林環境巧妙地融為一體,對于提高區域市民生活品質、增強體質將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