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素敏
【摘要】臨床中將中西醫結合辯證思想貫穿于治療難治性帶狀皰疹始終經方,中西結合,內外同治,針藥并施,取得了良好效果。
【關鍵詞】難治性帶狀皰疹;內外同治;中西結合;針藥并施
【中圖分類號】R2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5..01
帶狀皰疹是臨床較為常見的疾病,我國50歲及以上人群的發病率每年達3.43‰。大多數帶狀皰疹患者經及時正規治療得以治愈,但仍有部分患者病程遷延,癥狀持續存在,長期無法治愈,且有1%~6%的患者會出現復發,因此給予患者及時有效的治療至關重要。
1 探病機(正虛邪戀,虛中夾實)
從病理學基礎理論的角度展開闡釋分析,帶狀皰疹疾病(herpes zoster)是在人體發生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感染條件下引致發生的病毒性皮膚病類型,患者在臨床中的主要病理表現特征,在于會出現沿著單側周圍神經組織分布的簇集性小水皰病理現象,且同時會伴隨發生一定強度的神經性疼痛癥狀[1]。
基于現有的臨床醫學文獻研究成果,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在分類學視角下可被命名為人體皰疹病毒3型(HHV-3),
其在整體形態特征方面呈現磚形,具備呈現立體對稱特點的外部衣殼結構,內部遺傳物質具備雙鏈DNA分子結構,且血清免疫檢驗類型單一。從生理學活性特征的角度展開分析,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對開放性體外環境的抵抗力通常處于極其薄弱狀態,在處于干燥狀態的結痂組織中通常會快速失去生理活性[2]。
人體細胞是水痘-帶狀皰疹病毒的唯一宿主類型,該種病毒在經由患者的呼吸道黏膜組織結構進入患者的血液循環生理系統之后,通常會誘導患者發生病毒血癥病理性變化結果,繼而引致患者發生水痘癥狀,或者是隱性感染癥狀,之后侵入患者機體內部的水痘-帶狀皰疹病毒,通常會長期潛伏在患者的脊髓后根神經節組織內部,或者是腦神經感覺神經節內部,繼而在患者因遭受外科創傷因素、過度疲勞因素、罹患惡性腫瘤因素,以及疾病后體質虛弱因素為代表的多樣化刺激因素作用引致發生機體免疫力和抵抗力減弱問題條件下,通常會誘導患者機體內部潛伏的水痘-帶狀皰疹病毒逐漸恢復激活狀態,在沿著患者的感覺神經軸索組織結構完成下行過程,且到達受感覺神經組織結構支配的皮膚組織區域內部之后,通常會因在患者皮膚組織細胞之內的大量復制和增殖,誘導患者形成和展示出水皰癥狀,繼而在患者的受累神經組織結構發生炎癥癥狀和壞死癥狀條件下,誘導患者發生一定程度的神經組織疼痛癥狀。從免疫學角度展開闡釋分析,帶狀皰疹患者在病情治愈后通常能夠獲取到較為持久的免疫,因此在臨床中通常不會發生復發事件。帶狀皰疹疾病在成年期患者群體中具備集中高發特征,且其實際的報告發病率測算數值水平,通常會伴隨患者年齡的逐漸增長而提升[3]。
2 辨證病(內外兼治,針藥并施)
中醫在針對帶狀皰疹展開治療過程中,以祛邪抗病毒、清熱、涼血為先,帶狀皰疹屬自限性疾病,病程通常2~4周,但臨床常見部分年老體衰患者,由于失治、誤治,導致病程遷延日久不愈,病遺留后遺癥神經痛,故需要早發現早治療,控制急性發作及慢性疼痛,并減少疾病持續時間,控制并發癥,梁老師治療帶狀皰疹以抗病毒,營養神經,云南白藥及聚肌胞混合外用擦患處,中醫中藥治療核心是:清熱、涼血、活血、針灸、中藥清瘟敗毒散輔助治療取得良好療效。
3 典型病例
我院自2018年1月至今接收皰疹病人約20例,均取得良好效果,現將典型的病例進行介紹:謝某,女,52歲,2017年7月5日就診,訴右胸脅皮膚疼痛一周,出現大量皰疹伴四周灼熱針尖樣刺痛及皰疹潰爛,流少量黃水。患者情緒緊張,家務勞累后導致出現水泡,去當地醫院皮膚科治療未見明顯好轉,遂到我院求治,立即給予抗病毒:阿昔洛韋注射液靜滴、維生素C注射液靜滴抗病毒,維生
素B1、B12肌肉注射液肌注射營養神經,云南白藥及聚肌胞注射液混合外用涂抹患處,針灸處方:阿是穴、曲池、合谷、血海、陽陵泉等,得氣后留針30分鐘,提插瀉法,每日一次,中藥清瘟敗毒散輔助治療后,第三天水泡結痂,疼痛好轉,經一周治療病情緩解出院,該例正實屬難治型帶狀皰疹,在治療中“雜合以治,得其所宜,而病皆愈”,面對頑疾諸方多法并舉,故能有力有效。讀經典,做臨床,隨師亦步亦趨,雖未能盡愈諸病,庶可以見病知源。
參考文獻
[1] 李志勇.王斌治療難治性帶狀皰疹后遺癥神經痛經驗.[J]醫藥前沿.2017.29(10);102-103
[2] 汪 洋,趙喜燕,王洪飛.脈沖射頻術治療難治性胸段帶狀皰疹后神經痛的臨床觀察[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7,23(01):4-6.
[3] 范玉華,陳 琬.難治性帶狀皰疹的臨床診治[J].中國臨床醫學,2017,24(03):488-489.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