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苗
【摘要】目的 探討分析腦心通膠囊與穩心顆粒用于冠心病伴緩慢心律失?;颊咧委熤械呐R床療效。
方法 選取我院2015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冠心病伴緩慢心律失?;颊咧羞x取9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各45例,兩組患者均給予基礎治療,對照組給予口服心寶丸、復方丹參片治療,研究組給予口服腦心通膠囊及穩心顆粒,治療4周,觀察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各項臨床癥狀及體征變化,并檢測患者血脂、血糖、肝腎功能及血尿常規,記錄藥品不良反應,治療前后心電圖及動態心電圖變化。
結果 研究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5.404,P<0.05)。研究組患者的動態心電圖療效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9.360,P<0.05)。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腦心通膠囊與穩心顆粒用于冠心病伴緩慢心律失?;颊咧委熤校軌蛴行Ь徑馀R床癥狀,提高治療效果,安全可靠。
【關鍵詞】腦心通膠囊;穩心顆粒;冠心病;緩慢心律失常
【中圖分類號】R5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5..02
緩慢性心律失常主要以心率減慢為特征,是臨床常見心律失常類型,主要包括病態竇房結綜合征、方式傳導阻滯劑竇性心動過緩等[1]。持續性的心動過緩容易引起乏力、心悸、頭暈、胸悶甚至暈厥,嚴重時可危及生命引起猝死,多見于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衰等。通常西醫治療緩慢性心律失常效果欠佳,并且具有較大的不良反應。本次研究選取腦心通膠囊與穩心顆粒應用于我院冠心病伴緩慢心律失常患者
的治療,觀察其應用效果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冠心病伴緩慢心律失常患者中選取90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自愿參加本次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安裝心臟起搏器者;②有暈厥史;③心率<35次/min、藥物引起心率過緩及合并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者。入組患者均經診斷確診為冠心病合并緩慢性心律失常。按照隨機數字表達法將90例入組患者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各45例。其中對照組患者中男30例,女15例,年齡46~78歲,平均(63.2±2.8)歲;病程4~12年,平均(8.2±1.1)年;竇性停搏8例,房室傳導阻滯9例,病態竇房結綜合征12例,竇性心動過緩16例。研究組患者中男32例,女13例,年齡45~79歲,平均(64.0±3.1)歲;病程4~11年,平均(8.3±1.3)年;竇性停搏9例,房室傳導阻滯8例,病態竇房結綜合征11例,竇性心動過緩17例。
兩組患者的基線資料(性別、年齡、病程及疾病類型等)差異比較基本一致,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兩組患者兩組均治療4周,均給予硝酸酯類、他汀類、β受體阻滯劑、抗血小板等基礎治療。
1.2.1 對照組
其中,對照組給予口服廣州真和新君寶藥業有限公司的心寶丸、復方丹參片治療,均為3粒/日,3次/日。
1.2.2 研究組
其中,研究組患者給予口服步長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腦心通膠囊及穩心顆粒,其中腦心通膠囊每日3次,每次3粒,穩心顆粒每次3 g,每日3次。
1.3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各項臨床癥狀及體征變化,并檢測患者血脂、血糖、肝腎功能及血尿常規,記錄藥品不良反應,治療前后心電圖及動態心電圖變化。
1.4 療效評估標準
1.4.1 臨床療效評估標準[2]
①面色蒼白、出虛汗、雙下肢水腫、頭暈、胸痛、胸悶及心悸等臨床癥狀明顯改善或消失記為顯效;②面色蒼白、出虛汗、雙下肢水腫、頭暈、胸痛、胸悶及心悸等臨床癥狀有所改善記為有效;③上述癥狀無改善甚至加重記為無效。
1.4.2 動態心電圖療效評定標準[3]
①24小時患者平均心率或最低心率提高不低于10次/min記為顯效;②24小時患者平均心率或最低心率提高不低于5次/min記為有效;③24小時患者平均心率或最低心率提高低于5次/min記為無效。注: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數據均經準確核對后錄入SPSS 19.0軟件進行統計處理。計數資料,使用n(%)表示,組間比較使用x2檢驗。P<0.05為有統計學差異。
2 結 果
2.1 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
研究組顯效16例、有效27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5.6%,對照組顯效11例、有效25例、無效9例,總有效率為80.0%。研究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5.404,P<0.05)。
2.2 比較兩組患者的動態心電圖療效
研究組顯效15例、有效27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3.3%,對照組顯效10例、有效24例、無效11例,總有效率為75.6%。研究組患者的動態心電圖療效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9.360,P<0.05)。
2.3 比較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情況
對照組上腹不適2例、惡心0例、無效1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6%,研究組上腹不適1例、惡心1例、無效0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2%。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差異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心律失常屬于導致冠心病發病及惡化的危險因素之一,同時也是冠心病發作后的常見并發癥。研究認為,冠心病伴緩慢心律失常多因為冠狀動脈較為狹窄,致使機體心肌供血不足,最終血行不暢導致[4]。臨床上多表現為胸悶,心悸。當前對冠心病伴緩慢心律失常多采用西藥抗脂、抗凝以及對冠狀動脈進行擴張等基礎治療,雖然可以使患者病情得到控制,但是很難使患者心肌嚴重缺血情況得到改善,并且會使患者機體肌細胞受到損傷,影響治療效果[5]。因此,尋求一種安全、有效的方式對冠心病伴緩慢心律失?;颊哌M行治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腦心通膠囊中藥制劑,其主要成分有乳香、水蛭、紅花、赤芍、黃芪、全蝎、地龍等。其中赤芍、紅花、乳香具有降低機體血液粘稠度、抑制血小板大量聚集、化瘀通絡、益氣活血的功效;黃芪具有有效清除氧自由基、擴張腦血管的作用;水蛭、地龍、全蝎能夠對機體血栓的形成進行抑制。穩心顆粒是臨床常用中藥復方制劑,其成分主要包括:黃精、甘松、黨參、三七等。其中甘松能夠抑制機體心肌細胞的鈉通道,延長心電位,對機體折返激動進行阻斷,從而利于心律失常的治療。穩心顆粒還具有顯著的益氣養陰、活血化瘀的效果,可以使機體冠狀動脈血流量得到明顯提升,減少心肌耗氧量,加強心肌收縮力,使機體血液粘滯性得到降低,抑制機體血小板的聚集、釋放,加快血流速度,從而改善心肌供氧,修復心肌損傷。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服用腦心通膠囊與穩心顆粒的研究組患者的臨床療效與動態心電圖療效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差異比較基本一致;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結果提示腦心通膠囊與穩心顆粒應用于冠心病伴緩慢心律失常疾病的治療中能夠充分發揮其藥理作用,療效顯著,安全可靠。
綜上所示,腦心通膠囊與穩心顆粒用于冠心病伴緩慢心律失?;颊咧委煟軌蛴行Ь徑馀R床癥狀,提高治療效果,安全可靠,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陳 旭.腦心通膠囊與穩心顆粒用于冠心病伴緩慢心律失常的臨床療效[J].內蒙古中醫藥,2017,36(10):8.
[2] 王秀娟.腦心通對冠心病高危因素以及心肌缺血的影響[J].陜西中醫,2013,34(3):293-294.
[3] 王學勝,張學平,陳 慧,等.穩心顆粒聯合美托洛爾治療老年人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13,32(11):1159-1160.
[4] 周 軍.穩心顆粒聯合美托洛爾治療冠心病心律失常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醫刊,2014,49(3):95-96.
[5] 孫 琳,羅亞鋒.穩心顆粒聯合美托洛爾治療冠心病心律失常療效觀察[J].中國藥師,2014,17(6):1008-1009.
本文編輯:趙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