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 劉勝全 谷紅濤
[摘要] 目的 分析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患者的臨床治療當中,患者同時接受舒洛地特與辛伐他汀治療的具體效果。方法 方便選擇該院在2017年2月—2018年1月期間在該院接受臨床診治的76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患者為相關對象,將其隨機均分成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兩組患者均接受基礎治療,對照組患者同時服用舒洛地特,研究組患者則在上述基礎上聯合接受辛伐他汀治療,對比兩組患者接受治療后的行走情況、下肢血流指標、出現的不良反應以及治療前后的疼痛情況。 結果 研究組患者治療后無痛行走距離為(413.4±7.8)m,對照組患者治療后無痛行走距離為(213.5±10.1)m,對比后(t=96.563,P=0.000<0.05);研究組患者治療后最大行走距離為(647.1±12.4)m,對照組患者為(408.4±6.7)m,對比后(t=104.399,P=0.000<0.05)。研究組患者不良反應例數為1例,對照組患者為6例,數據對比后(χ2=3.934,P=0.047<0.05)。研究組患者治療后VAS評分為(3.1±0.2)分,對照組患者為(5.6±0.5)分,對比后(t=28.618,P=0.000<0.05。 結論 針對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患者的治療,患者同時服用舒洛地特與辛伐他汀的效果較好,該方案值得在臨床中推廣。
[關鍵詞] 下肢血管病變;糖尿?。恍练ニ?;舒洛地特;下肢血流;不良反應
[中圖分類號] R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9)01(b)-0101-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sulodexide and simvastatin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diabetic lower extremity vascular disease. Methods 76 patients with diabetic lower extremity vascular disease who underwent clinical diagnosis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7 to January 2018 were convenient enrolled in the study.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and a study group. Both groups underwent basic treatment.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sulodexide at the same time. The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received simvastatin on the above basis. The two groups received the walking condition, blood flow index of the lower extremities, adverse reactions and the adverse reactions, pai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The pain-free walking distanc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413.4±7.8) m after treatment. The pain-free walking distanc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213.5±10.1) m after treatment (t=96.563, P=0.000<0.05). The maximum walking distance after treatment was (647.1±12.4) m, and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408.4±6.7) m. After comparison(t=104.399, P=0.000<0.05). The number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1 case,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6 cases. After data comparison(χ2=3.934, P=0.047<0.05). The VAS scor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3.1±0.2) points after treatment,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5.6±0.5) points. After comparison(t=28.618, P=0.000<0.05). Conclus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lower extremity vascular disease patients, the effect of taking sulodexide and simvastatin is better. This program is worthy of promotion in the clinic.
[Key words] Lower extremity vascular disease; Diabetes; Simvastatin; Sulodexide; Lower extremity blood flow; Adverse reactions
糖尿病是目前臨床中十分常見的一種代謝疾病,且體征主要表現為高血糖,患者血糖升高與胰島素分泌障礙、生物作用受損等相關,部分患者會同時出現這兩種情況[1]。我國糖尿病發病率目前已經達到3%,部分地區發病率甚至超過5%[2]。隨著人們生活習慣、飲食習慣的調整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者數量正在不斷增加,且死亡率也出現明顯上升[3]。糖尿病患者病程不斷增加,很容易引發一系列并發癥反應,其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十分常見,患者會出現感覺異常、足部變形等,情況嚴重的患者甚至可能需要接受截肢[4]。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患者下肢供血會嚴重不足,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質量都會受到影響[5]。針對這類患者的治療,藥物治療是常用方案,但患者治療存在一定難度[6]。該院針對此類患者選擇將辛伐他汀與舒洛地特進行聯合應用,現方便選擇2017年2月—2018年1月76例患者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從該院接受治療的糖尿病患者當中方便選擇76例出現下肢血管病變的患者進行分析,本次研究通過倫理委員會審批,且預先征得所有患者家屬的同意?;颊叩募{入標準為:2型糖尿病患者、符合世界衛生組織1999年制定的糖尿病診斷標準、有糖尿病病史患者、ABI指數<0.9患者、臨床資料完整患者、自愿入組患者。該次研究中,患者排除標準如下:其它類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與足部潰瘍患者、精神功能障礙患者、肝腎功能異?;颊?、心衰患者、舒洛地特或辛伐他汀禁忌患者、入組前一個月內腦部出血或消化道出血患者、神經功能障礙患者、存在其他糖尿病并發癥患者。將所有患者隨機均勻分成對照組及研究組,每組38例對象。對照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8例,患者年齡47~71歲,糖尿病病程6~14年;研究組患者當中男性為21例,女性為17例,患者年齡為49~72歲,糖尿病病程7~15年,兩組患者基本資料比較后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需要接受基礎治療,醫生選擇胰島素注射、降糖藥物口服等方式幫助患者控制血糖,并且嚴格控制患者的日常飲食,指導患者進行適量的運動[7]。對照組患者需要服用舒洛地特軟膠囊(國藥準字H20140120)治療,患者服用2次/d,服用250 LSU/次,連續服用3個月。
研究組患者則在上述治療基礎上每日同時接受辛伐他汀(國藥準字H20110750)治療,患者服用1次/d辛伐他汀片,服藥劑量為20 mg/次,治療周期同樣為3個月。
1.3 臨床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接受不同方式治療之后的行走情況,利用計步器對患者的最大行走距離以及無痛行走距離進行統計。該院選擇多普勒超聲儀對患者接受不同治療后的下肢血流指標進行分析,包括其足部動脈的血流速度、搏動指數以及阻力指數。與此同時,觀察兩組患者接受治療后出現的不良反應情況,包括惡心嘔吐、腹部疼痛以及食欲不振情況。
此外,利用VAS評分觀察患者接受治療前后的疼痛情況,患者0分表示無痛感,1~3分為輕微疼痛,4~6分為中度疼痛,超過7分為嚴重疼痛且患者難以忍受,得分越高,患者的痛感就越強烈。
1.4 統計方法
研究中的各項數據需要接受SPSS 21.0統計學軟件處理,患者的計數資料表示為[n(%)],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則選擇(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患者行走情況
研究組患者治療后行走情況好于對照組,見表1。
2.2 患者疼痛情況
研究組患者治療后VAS評分低于對照組,見表2。
2.3 患者下肢血流情況
研究組患者治療后下肢血流情況好于對照組,見表3。
2.4 患者不良反應
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出現不良反應的例數少于對照組,見表4。
3 討論
糖尿病是目前我國臨床中最為常見與多發的疾病之一,患者發病的原因包括生物功能受損、胰島素分泌障礙等,患者最為明顯的病變特點就是血糖水平升高[8]。隨著糖尿病患者病程的不斷進展,患者很容易出現多器官系統損傷與臟器功能衰竭等,患者的心臟、腎臟、神經系統都會出現逐漸衰退的情況,并且很容易出現高滲性昏迷與酮癥酸中毒等反應[9]。在糖尿病患者的主要并發癥當中,下肢血管病變較為常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患者如果治療不及時、不到位,患者病程會出現明顯進展,這會嚴重影響患者自身健康,更會導致其生活質量不斷下降。針對這類患者選擇科學、有效的治療方案十分關鍵。
舒洛地特軟膠囊存在葡萄糖胺聚糖這種天然成分,這種成分有很強的抗血栓功能,患者服藥之后,藥物有效成分可以對患者體內的ATⅢ與HCⅡ產生作用,并且對患者體內凝血酶活性進行抑制,有效發揮其自身的抗凝與抗血栓功能?;颊叻檬媛宓靥刂委?,藥物可以促進患者體內蛋白酶活性的增強,并且加速蛋白酶釋放,從而確保患者纖維蛋白與血漿黏度不斷下降,從而起到改善患者下肢血流情況、增大搏動指數并減小下肢血流阻力的治療目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患者服用辛伐他汀片之后,血管阻力會出現明顯下降,患者的血管搏動情況會得到較好改善,且下肢的疼痛程度會得到較好緩解,血管內纖維蛋白原水平不斷降低,患者血管也會不斷軟化。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患者同時服用辛伐他汀片與舒洛地特軟膠囊后,患者下肢血管的生成素2與酪氨酸激酶-2水平會出現明顯下降,藥物成分可以減少患者細胞外調節蛋白激酶磷酸化,進而控制患者的血管生成素,避免其下肢血管靜脈內膜出現增生情況。
在陶靜[10]的研究中,患者接受舒洛地特與辛伐他汀治療之前的最大行走距離為(759.8±265.9)m,治療后則為(990.5±254.4)m;患者接受治療前的無痛行走距離為(471.2±232.8)m,治療后則為(763.3±233.6)m。此外,患者接受治療前的VAS評分為(5.97±1.24)分,治療后則為(3.98±1.19)分。該研究中患者接受舒洛地特與辛伐他汀治療后的最大行走距離為(647.1±12.4)m,無痛行走距離為(413.4±7.8)m,均要優于對照組患者,體現了這一治療方案的優勢。
在該次研究當中,兩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患者入院后分別接受不同類型的藥物治療,研究組患者治療后血管血流速度更快,搏動指數更高,阻力指數則更低,這也體現了舒洛地特與辛伐他汀聯用的優勢所在。
綜上所述,對于患有糖尿病且出現下肢血管病變的患者藥物治療方式選擇來講,同時服用辛伐他汀與舒洛地特的效果較好,兩藥聯用可作為首選治療模式應用。
[參考文獻]
[1] 蔡先東.舒洛地特聯合辛伐他汀治療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的療效[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7,4(28):33-34.
[2] ??蓜?舒洛地特聯合辛伐他汀治療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的臨床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2):182-183.
[3] 張甜甜,石新慶.舒洛地特聯合辛伐他汀治療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的療效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A4):151-155.
[4] 夏月平.用舒洛地特與辛伐他汀治療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藥論叢,2016,14(13):94-95.
[5] 孫欣.辛伐他汀聯合舒洛地特治療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患者的臨床療效[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6,11(1):42-44.
[6] 葉利水.舒洛地特聯合辛伐他汀治療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的療效觀察[J].北方藥學,2016,13(1):32-33.
[7] 楊常志.舒洛地特聯合辛伐他汀治療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的療效觀察[J].河南醫學研究,2015,24(1):97-98.
[8] 劉偉,陳貞,朱慧君,等.自擬養陰益氣活血湯聯合常規療法治療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氣陰兩虛兼血瘀證)的臨床研究[J].中醫藥信息,2018,35(2):98-100.
[9] 田永紅,李蕊.評價舒洛地特聯合辛伐他汀治療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的療效[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7(1):161.
[10] 陶靜.淺析舒洛地特聯合辛伐他汀對提高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治療效果的有效性[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7(5):224-225.
(收稿日期:2018-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