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宇濤
【摘要】目的 探討臨床藥師在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中的實踐意義以及作用。方法 選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院內感染患者60例,依隨機數字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抗菌治療,觀察組采用臨床藥師干預治療,對治療效果、藥物不合理使用情況及不良反應發生率展開對比。結果 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藥物不合理使用情況以及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臨床藥師在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中具有較好的實踐效果,可有效提高治療效果,減少不合理用藥情況,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臨床藥師;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實踐意義
【中圖分類號】R95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5..02
醫院在治療感染患者過程中若不合理用藥或者濫用抗菌藥物均會引發醫院感染,甚至導致患者出現藥源性疾病,不但影響到治療效果,還會影響疾病預后,所以在臨床工作中應該加強對護理人員以及臨床醫師的培訓,并對抗菌藥物的管理以及應用提高重視,進而促使臨床藥師在藥物管理應用中發揮有效作用[1]。本次研究主要對臨床藥師在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中的實踐意義以及作用進行探討,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院內感染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所有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0例,其中觀察組男18例,女12例;年齡18~75歲,平均(46.5±8.5)歲。對照組男20例,女10例;年齡19~76歲,平均(47.5±8.5)歲。兩組患者資料之間無顯著差異;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①年齡均在18歲以上;②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③均無精神障礙以及智力障礙。
排除標準:①排除惡性腫瘤者;②排除住院前已有感染現象或者白細胞計數異常升高者;③排除心臟、腦以及腎等重要臟器病情嚴重者;④排除未簽署同意書者[2]。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謹遵醫囑用藥治療。觀察組實行臨床藥師干預治療:①患者住院后臨床藥師以及醫生要積極主動與患者以及其家屬溝通交流,了解患者的過敏史、用藥史以及抗菌藥物應用史。②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對病例的討論以及會診要全程參與,為患者講解可行的治療方案、所使用的藥物以及療效,了解其接受程度,并通過查閱相關文獻,結合檢查結果以及患者自身狀況給予針對性抗菌藥物應用指導。③針對疑難重癥患者的用藥醫囑進行評估,對相關藥物信息進行查找,對抗菌藥物的不合理使用情況進行統計,及時與醫生溝通交流,共同商討有效的解決辦法[3]。
1.3 療效評價
對治療效果、藥物不合理使用情況以及不良反應發生率展開對比。治療效果包括顯效:經治療患者臨床癥狀以及體征消失,各項檢查恢復正常;有效:經治療患者臨床癥狀以及體征有所好轉,各項檢查有所恢復;無效:經治療患者臨床癥狀以及體征未好轉甚至惡化,各項檢查未恢復。藥物不合理使用情況包括用量及方式不當、無指征用藥、用
藥時機不佳、藥程長、聯合用藥以及藥物起點過高六方面。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分析整理數據,其中[n(%)]表示計數資料,檢驗方式為x2檢驗,當P<0.05時,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藥物不合理使用情況比較
觀察組藥物不合理使用情況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當前,臨床不合理應用抗菌藥物的情況日益突出,引起全球廣泛關注,為避免出現相關問題,在應用抗菌藥物時,臨床藥師需要給予醫院相關技術支持,合理指導用藥,全面加強抗菌藥物的信息化管理,對合理使用抗菌藥物以及監測細菌耐藥性發揮重要價值。
本次研究中,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藥物不合理使用情況以及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原因分析為:①在抗菌藥物使用過程中,臨床藥師的參與可保證感染性疾病治療以及抗菌藥物使用的各個環節安全有效進行,進而不斷提高合理使用抗菌藥物的水平,為建立以及完善抗菌藥物應用的長效機制發揮重要作用,進而促進臨床醫師合理使用抗菌藥物順利進行,在優化用藥的同時還可確保藥物使用劑量、應用時機以及用藥準確性,進而全面提高抗菌藥物的治療效果以及臨床療效[4]。②在治療過程中臨床藥師的參與可為抗菌藥物的使用制定更加完善的用藥方案,進而有效避免不合理用藥現象的發生。并且在抗菌藥物的臨床應用管理過程中,臨床藥師的參與可有效改善藥物質量,還可改善藥學工作質量,臨床藥師通過全程參與治療方案制定以及會診,可為臨床用藥提供安全有效的指導,在合理用藥原則的前提下不斷提高藥學工作質量[5]。此外,在加強抗菌藥物用藥管理模式的過程中,臨床藥師全程參與可有效提高其專業水平。通過開設抗菌藥物處方評估、抗菌藥物安全應用培訓等相關課程,可有效糾正臨床藥師對抗菌藥物的使用方法、具體劑量、藥理機制
以及臨床療效的認知,從而持續降低不合理用藥發生率[6]。
綜上所述,臨床藥師在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中具有較好的實踐效果,可有效提高治療效果,減少不合理用藥情況,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陳志廣.臨床藥師在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中的作用[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6,26(22):195-196.
[2] 張學瓊.臨床藥師在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中的實踐和作用[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7,11(06):117-119.
[3] 劉 斌,王忠元.臨床藥師在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中的作用[J].社區醫學雜志,2017,15(15):25-27.
[4] 高 梅,王 霞,石偉欣.臨床藥師在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中的
實踐和作用[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8,6(07):167-168.
[5] 侯江濤,吳木蘭.臨床藥師在抗菌藥物綜合干預管理中的作用與效果分析[J].中國處方藥,2016,14(05):30-31.
[6] 朱立萍,朱 琳.臨床藥師在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整治工作中的作用[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5(10):124-127.
本文編輯:趙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