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燕娟
【摘要】目的 探究分層培訓用于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的效果觀察。方法 選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醫院消毒供應中心工作人員11人,分為三個層次五個級別,應用交流、崗位、集中培訓方式,幫助工作人員提升應急能力、學會服務禮儀、了解專業知識、熟練操作技能等,同時實現對培訓效果的評價,應用理論聯合實際的方式。結果 相較于實施之前,護士經分層培訓之后再操作技能及理論知識成績上明顯提升,且取得極大進步。結論 針對醫院消毒供應中心工作人員,采用護理分層級培訓措施,能夠取得顯著效果,可提升消毒供應中心工作效率,護士專業技術水平及知識,具有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消毒供應中心;效果;分層培訓;醫院
【中圖分類號】R197.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5..01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醫院消毒供應中心工作人員11人,包含1名副主任護師、2名主管護師、3名護師,其余5名為工友,分為三個層次五個級別,應用交流、崗位、集中培訓方式,幫助工作人員提升應急能力、學會服務禮儀、了解專業知識、熟練操作技能等,同時實現對培訓效果的評價,應用理論聯合實際的方式。且工作人員學歷不同,其中有高中、大專、及本科學歷。對比一般資料,無統計學差異。
1.2 方法
構建兩級培訓組織結構,專業小組長為組員,護士長做組長。其主要負責組織、監督及培訓策劃工作。實施培訓時,分科室人員為三個層次五個級別。一層為技術工人,N2級,擔任消毒員;一層為護士,N1級,可依據職稱不同分三級,主管護師、護師;一層為專科學員。N3級。
集中培訓:分別在每周選擇不同模式培訓護士,便于適應期接受能力。崗位培訓:針對新上崗的護理專科學員及護士實施崗前強化培訓。主要為專業技能及知識專項,以及消毒員崗位培訓的是定崗培訓;而實施專門的針對變換崗位護士培訓,便于其在另一崗位依舊可順利工作的是輪崗培訓;交流培訓:保證各層級護士于交流中領悟專業知
識,參與護理查房和工作案例分析等,便于更好完成工作。
N1級:要求護士詳細的了解及掌握專科操作技能及理論知識,滿足臨床工作需求,且可獨立完成臨床工作。每年接受應急演練4次、理論與技能培訓6次、服務禮儀培訓1次,以及小講課12次等,不斷提升自我綜合素質及能力。N2級:針對發生的突發事件,要求護士靈活應用操作技能及專科知識及時應對,并具備臨床帶教及教學能力。每年接受應急演練4次、小講課12次、護理查房1次、理論與技能培訓6次等。N3級:針對工作中疑難問題可輕松解決,同時具備較強的專業新技能及知識,有一定教學及護理管理能力。每年主持護理查房1次、應急演練4次、接受小講課12次等。
專科學員需完成崗前集中培訓等內容,依據規定進行,同時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和專業工作流程。
消毒員要進行日常設備的保養及維護,掌握低溫及高溫滅菌技術,針對臨床發生關于滅菌突發事件均能從容面對,冷靜處理。每年接受應急演練培訓4次、小講課12次。
1.3 評價培訓效果
按照層級培訓的主要內容,培訓小組制定評分標準及考核內容,理論試題與操作考核為考核的兩部分,滿分為100分。
1.4 統計學方法
選擇SPSS 18.0統計學的軟件,經過Epidata數據處理,分析觀察所用全部數據,0.05是檢驗標準,用t實現組間對比,當P<0.05,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相較于實施之前,護士經分層培訓之后再操作技能及
理論知識成績上明顯提升,且取得極大進步。
3 討 論
實施分層培訓于消毒供應中心中,關注護士間的差異性,說明其是一種重視差異性培訓方法,且強調適應培訓者個體不同,培訓中致力于保證每一人均可有所獲益,且強調因材施教。在消毒供應中心人員自身學歷能力、培訓需求及職稱各不相同,且培訓的內容隨著他們逐漸提升級別而發生變化及強化。
綜上所述,針對醫院消毒供應中心工作人員,采用護理分層級培訓措施,能夠取得顯著效果,可提升消毒供應中心工作效率,護士專業技術水平及知識,具有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陸海雯.護理安全干預對消毒供應中心中消毒供應物品質量及臨床滿意度的影響分析[J].飲食保健,2018,5(1):233-234.
[2] 唐 艷.護理分層級培訓在消毒供應中心的應用及效果評價[J].心理醫生,2017,23(34):244-245.
本文編輯:趙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