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瑩
【摘要】目的 探究高職護生內科護理學課間見習中實施改良CBL教學的價值。方法 選取2018年2月~7月高職護生10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其中對照組在內科護理學課間見習中實施傳統教學法,實驗組則實施改良CBL教學法。結果 實驗組課間見習素質、護理病歷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作業、內容、總體安排合理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高職護生內科護理學課間見習中實施改良CBL教學法,可有效提高其見習的效果,意義重大。
【關鍵詞】改良CBL教學法;高職護生;內科護理學;課間見習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5..01
臨床護理見習是護生更好對課程內容了解的環節,其對于護生良好學習態度養成、知識掌握有著積極的影響[1]。護生在臨床見習之前,其對于理論知識已經有所學習,經調查研究顯示,護生進行課間練習時,其存在基礎理論、溝通技巧、自信心、學習主動性缺乏等問題,因此,應積極采取有效教學方法來促進其學習積極性的提高,以此提高見習的效果。本研究主要對高職護生內科護理學課間見習中實施改良CBL教學的價值作觀察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2月~7月高職護生10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各50例。其中,實驗組年齡19~22歲,平均年齡(20.23±0.85)歲,男47例,女3例;對照組年齡19~23歲,平均年齡(20.36±1.05)歲,男46例,女4例。兩組高職護生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在內科護理學課間見習中實施傳統教學法,即在上午于內科主科室中進行見習技能和知識的培訓,下午于內科亞科室中進行見習技能和知識的培訓,均由具有帶教資格的臨床帶教人員進行脫產帶教。
實驗組則實施改良CBL教學法,即在課間見習前,帶教人員與護生之間對學習小組成立,并選出組長。之后帶教人員將主要疾病向各小組分配,護生提前對相關的基礎知識學習。之后,護生進入臨床接受改良CBL的教學,其主線內容為護理程序,帶教人員組織護生進行護理診斷、護理評估,并由護生提出相關的護理措施。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護生課間見習的效果作觀察分析,主要包括課間見習素質(包括對患者態度、學習主動性、見習紀律等,總分100分)、理論考核(總分100分)、護理病歷(包括患者疾病相關資料、基本資料、護理記錄、護理診斷、護理措施以及出院指導等,總分100分),并對比兩組總體評價結果的差異,包括作業安排合理、時間安排合理、內容安排合理以及總體安排合理。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實驗組課間見習素質、護理病歷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CBL教學可將護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效率以及綜合能力提高,有效對護生合理運用理論知識以及問題解決能力培養,但是護生對于CBL教學法的相關評價較低。改良CBL教學法則可提前讓護生對課間見習中的相關內容了解,以護理程序作為主線,使得護生更加系統的對所學知識掌握,以真實案例作為基礎,將實踐與理論更好結合,且改良CBL教學法能夠好對護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2]。
本研究顯示,接受改良CBL教學法干預的實驗組高職護生,其課間見習素質、護理病歷評分均高于傳統帶教的對照組;且實驗組作業、內容、總體安排合理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表明改良CBL教學法的應用,可有效提高教學的效果,且可提高護生對課間見習的評價水平。
綜上所述,改良CBL教學法應用于高職護生內科護理學課間見習中,有著較高的價值,可提高教學的效果以及護生對教學的評價結果,意義重大,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王秀華,谷 燦,毛 婷,等.以問題為基礎的案例教學模式在內科護理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華護理教育,2014,11(6):405-409.
[2] 賀佟秀,俞 芳,許玉春,等.PBL與CBL教學法在內科護理學課程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7,25(6):168-170.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