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宏 金婭芳 郭彩霞 常曉宇
【摘要】目的 觀察門診高血壓患者采用系統護理干預的效果。方法 選取2017年1月~12月本院收治的高血壓患者98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9例。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系統護理干預。觀察并對比兩組患者臨床干預指標(滿意度、知識掌握率、并發癥發生率、用藥依從性);觀察并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血壓情況(收縮壓和舒張壓)。結果 護理后,觀察組滿意度、知識掌握率、用藥依從性均高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舒張壓和收縮壓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高血壓患者對系統護理干預的滿意度更高,該方法能有效增加患者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提高患者用藥依從性,降低并發癥發生率,穩定患者血壓指標。該護理方式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值得應用推廣。
【關鍵詞】門診;高血壓;系統護理干預;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7..02
高血壓是臨床常見的心腦血管危險因素之一,該病已發展為嚴重的公共衛生隱患[1]。常規護理是臨床應用較多的護理方式,通過宣教幫助改善病情,但該護理并不全面,患者對高血壓疾病的相關知識不夠了解,難以有效配合治療,不利于控制病情[2]。系統護理干預可從多個方面對患者提供護理服務,穩定血壓,提高用藥依從性,降低不良反應情況的發生[3]。本研究中,筆者就本院收治的98例高血壓患者,分別進行常規護理和系統護理干預,對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12月本院收治的高血壓患者98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9例。其中,觀察組男27例,女22例,年齡48~69歲,平均年齡(58.72±4.25)歲;對照組男28例,女21例,年齡49~69歲,平均年齡(57.85±3.96)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對患者開展宣教,指導用藥,幫助其掌握不良反應、并發癥、危險病因等知識。
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系統護理干預。(1)個性化教育。針對患者具體情況,開展有組織、有計劃的個體化健康宣教,對患者血壓水平進行監測,向其介紹正確用藥時間和合理飲食,向患者講明具體用藥事項,幫助其掌握不良反應和相關處理措施。對于病情相似者,進行分組,定期開展小組交流,講解高血壓知識、自我監測等事項,就不同患者的需求開展針對性指導。(2)指導健康行為。綜合患者體重等健康指標,指導科學飲食,例如,低脂、低鹽、少甜食、多蔬果,以控制患者體重,優化體質。指導患者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改善生活方式。(3)指導生活。確保生活環境通風良好、干燥清潔,尤其是老年群體應做好保暖工作,指導患者及時更換衣服和床上用品。患者需防止感冒,尤其在咳嗽、打噴嚏、大便時,應禁止用力過度。排除影響患者心理狀況的相關干擾因素,患者家屬可參與護理服務,促使患者記錄用藥情況、不良反應情況,填寫復診日期。(4)指導飲食。患者應選擇低鹽、清淡且易消化的食物,適當補充富含高蛋白的蛋奶肉類,增加水果蔬菜或高纖維素食物的攝取量。(5)指導運動。就不同患者的身體情況,擬定運動方案,運動方式可選擇太極拳、慢跑等。告知患者運動量應適當,禁止用力過猛或用力屏氣。(6)指導用藥。正確指導患者長
期堅持用藥,用藥過程應遵醫囑,不能隨意調節藥量或停藥。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對比兩組患者臨床干預指標(滿意度、知識掌握率、并發癥發生率、用藥依從性);觀察并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血壓情況(收縮壓和舒張壓)。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干預指標對比
觀察組滿意度、知識掌握率、用藥依從性均高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血壓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在護理前收縮壓和舒張壓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對照組收縮壓和護理前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舒張壓,觀察組舒張壓和收縮壓均低于護理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后舒張壓和收縮壓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高血壓屬于慢性病,臨床發病率較高,是門診常見病之一。高血壓可損壞患者腦部、內臟等組織器官,危及患者身心健康,嚴重者甚至威脅生命安全[4]。除了遺傳因素外,酗酒、吸煙、精神因素、飲食習慣不當等均可誘發該病。隨著社會發展,人們生活水平提升,生活節奏加快,導致該病發病率逐年增加[5]。有研究表明,我國每年有大量人員死于該病及其合并癥。常規護理在臨床中應用較多,但該方式對患者病情的改善效果不是十分理想,選擇合適的護理方式,可有效幫助患者穩定血壓水平,改善病情,對患者預后具有重要意義[6]。
系統護理干預從用藥、健康行為、飲食、運動等多方面進行合理指導,可全面改善患者生活行為,穩定血壓情況。該種護理方式對不同患者開展個性化教育,實施針對性健康指導,可更好的改善患者病情,滿足患者相關需求。系統護理干預不僅能夠幫助患者遵醫囑堅持藥物治療,指導患者健康行為,培養良好的生活方式,還能指導患者飲食,幫助合理搭配食物,使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療。此外,該方式還會進行運動指導,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患者分散注意力,舒緩情緒,緩解病情[7]。總之,系統護理干預可有效幫助患者增加對疾病知識的了解,提高依從性,穩定血壓指標,降低并發癥。
在本研究中,觀察組滿意度、知識掌握率、用藥依從性均高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表明采用系統護理干預,患者滿意度更高,該方法能有效提高患者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和用藥依從性,降低并發癥發生率;觀察組護理后舒張壓和收縮壓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表明高血壓患者接受系統護理干預可有效改善血壓情況。
綜上所述,高血壓患者對系統護理干預的滿意度更高,該方法能有效提高患者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提高患者用藥依從性,降低并發癥發生率,穩定患者血壓指
標。該護理方式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值得應用推廣。
參考文獻
[1] 趙榮珍,王桂泉.社區門診老年高血壓患者特點分析及降壓藥物的選擇[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2(25):1104-1105.
[2] 劉紅藝.系統護理干預對老年高血壓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5,18(20):135-135.
[3] 林應芳,寇瀟月,陳雪梅,等.系統護理干預在老年高血壓病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7,21(6):1-3.
[4] 姚旭琴.綜合護理干預在中年高血壓患者治療中的作用[J].基層醫學論壇,2013,17(12):1516-1518.
[5] 安艷麗,樊曉意.系統性護理干預對中青年高血壓患者的影響[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2,12(5):1052-1052.
[6] 胡華芳.護理干預對厄貝沙坦治療門診高血壓患者臨床效果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藥業,2013,22(5):68-69.
[7] 張尼方,徐 華,張彩英.護理干預對門診高血壓患者復診的影響[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5,36(29):4500-4502.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