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育新
隨著馬云“新零售”這一指令槍的打響,各路資本便開始在線上線下市場跑馬圈地,時至今日,這種全方位多領域的謀篇布局已經愈演愈烈。首先我們可以關注一下在過去的2018年中資本對哪些企業,或者說對哪些新零售的細分賽道青睞有加。
首先是便利店。見福是福建最大的便利店企業,在去年4月,見福獲得了紅杉資本2億多元的投資,投后估值在12億元左右;北京的便利店好鄰居,在10月份進行了第二輪融資,獲得了曠視科技數千萬美元的投資后,估值達到2個多億美元;還有便利蜂、喜士多等便利店品牌均在資本市場找到了自己的伯樂,而后自身價值水漲船高。
其次是供應鏈平臺。易酒批和1919分別站到了騰訊和阿里的陣營,易酒批獲得了由騰訊和美團領投的2億美元投資,投后估值11億美元;同樣1919在C輪融資中獲得了阿里20億元的投資,投后估值達到70億。再看新茶飲,奈雪的茶在3月獲得了天圖的數億元投資,投后估值已達到60億元;喜茶在4月份獲得了美團旗下龍族資本的4億元投資,最新估值在100億元左右。還有以百果園、鮮豐水果為代表的生鮮零售也都在資本市場斬獲頗豐。
總的來說,在過去的2018年里,資本市場是活躍且捷報頻傳的。那么,到了2019年,又有哪些行業或者又有哪些突破點,會為新零售帶來新機遇,引來新資本呢?不妨做一些猜想。
從過去大量成功的項目和未來趨勢來看,無論零售方式或消費方式如何變化,“吃”是高頻剛需,是海量流量的洼地,一個典型的案例就是盒馬鮮生。在盒馬火了之后,無數傳統零售企業跟風,做商超、做快銷品的都希望把“吃”加進去。永輝的超級物種、京東的7FRESH、蘇寧的蘇鮮生等許多大零售企業都做了試點,但是除了盒馬以外卻鮮有成功,它是如何做到的呢?
其實道理很簡單,傳統海鮮業加價率普遍在3~10倍,盒馬鮮生按照加價率的10%進行銷售,于是成功地在商超行業中找到了流量洼地。海鮮賣得越多,損耗就會越低。相反如果定價高賣不出去反而會損失更多。當然盒馬不光是從堂吃向線下引流,更多的是通過“到家服務”實現從線下往線上的引流。
“吃”的細分賽道,也包括咖啡、茶飲等。現在比較流行的四大茶飲從門店形象、裝修、產品口味等方面,都遠超傳統的餐飲店或烘焙店,備受年輕人的喜歡,同時在資本的推動下迅速發展。其背后的邏輯也值得傳統零售企業思考。
以往的線上零售基本是以線上店家的中心倉或區域倉為主,消費者買完東西,至少需要半天或者一天拿到產品。而傳統的線下店既是把消費者引流來的場地,也是倉庫,在這里前置倉和線下店是一體的。
目前來看,新的模式是圍繞前置倉的,主要有兩種:一是沒有線下店,通過線上引流,前置倉迅速把產品送到消費者手里;二是線下店提供了前倉的服務,通過第三方快遞,把產品送到用戶家里。
談到建倉肯定要談到這樣一家企業,也是細分賽道融資最多的一個企業——每日優鮮。2018年9月,成立四年的每日優鮮又完成了新一輪4.5億元的融資,加上之前的六輪融資,每日優鮮在幾年內獲得了8.63億美元的總投資。
每日優鮮曾經圍繞前倉做了很多測試,包括無人貨架模式、社區團購模式等,在完成新一輪融資之后,每日優鮮提出了一個新的計劃,叫做“百城萬倉一戶”。
目前每日優鮮大概有20個城市倉,未來計劃建到100個;前倉有1000個,將來要達到1萬個的目標,為1億個家庭提供一個全品類的精選生鮮,配送時間從原來的最快兩小時送達開始往一小時靠攏。
每日優鮮還提出了“冷源+時間冷鏈”的概念,以“鮮”為核心。想要保持鮮度管理并不容易,倉庫離消費者越遠,就越需要用大量的輔助措施來保證它的溫差不會有太大變化。所以送到C端基本依靠快遞,還需要對原有的冷庫產品進行制冷方面的耗材包裝,成本非常高。由此每日優鮮提出了“讓冷源離消費者足夠近”,那么在很短的時間內,不需要耗材包裝,產品的溫度也不會發生太大的變化。
每日優鮮的創始人曾經說了一段很經典的話:“建基礎建設的人,上帝會給你獎勵。我們也知道這件事非常費錢,非常重,但一旦重,它就是一個門檻。”
因此,前置倉是下一個正在開發的新零售的基礎設施,一旦很多城市完成前置倉布局,會有更多的新零售模式產生,并且極大程度地改變原有市場的競爭格局。2018年大火的瑞幸咖啡也是利用前置倉和APP上的流量,形成新的平臺模式。
同樣的商品,同樣的交貨條件,消費者都希望產品更便宜。
其中最典型的模式是“一美元店”模式,它是一個典型的折扣店模式。這里舉的例子是美國三大品牌之一,它銷售的產品主要以玩具禮品和紀念品為主。年銷售額為2207億美元,利潤為17.14億美元,銷售凈利率達到了7.56%,相較于一般商超行業凈利很高。它的核心就是全球采購,大量地買斷品類,高寬度、低深度,門店實行低成本運營,這是它成功的模式。
在國內,社區團購是去年在細分賽道最熱的一個賽道。社區團購平臺的核心一是團長,二是用戶。團長的任務就是把周邊小區的用戶引到微信群里,然后在微信群中組織活動和營銷。社區用戶基于信任關系,根據團長發布的各種內容進行預訂和購買。
團購平臺在背后為團長提供技術、商品、配送等支持。如果商品出現品質問題,社區團購一般采取秒賠的方式進行賠付。團長主要是三類人組成:寶媽、店長和站長。寶媽主要是一些沒有工作或者時間相對充裕的女性;店長主要是一些周圍小店的店長;站長指的是配送站的站長。不管是寶媽也好,還是有自己的門店或配送站也好,憑借著他們自身的信用和影響力,社交阻力大大降低。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社區團購沒有租金成本、人員成本等先天的優勢,這是因為團長沒有工資,只有10%的提成;店或是配送站本身就存在,所以社區團購模式的成本相對來說是較低的。同時社區團購是以預售方式進行,隔日到貨,這就相當于一個拼團模式,這樣消耗非常小,也有利于降低庫存。最后把商品集中送到團長指定的提貨點,集中配送,降低了配送成本。因此,這種商業模式就目前看來也是一種新的嘗試。
近幾年來,快手、抖音、拼多多、王者榮耀、線上網劇、選秀綜藝等泛娛樂行業隨著經濟下行的趨勢而流行起來。雖然有人覺得低俗,極大地占用了閑暇時間,但還是有很多人“停不下來”。
其實這跟現在人們的生活模式有關,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使一些產品和內容信息的獲取變得更加迅速且成本低,甚至免費。依靠社交團購做起來的拼多多現在已經上市,我們不得不承認,這類商業模式在近些年來得到越來越快的發展,其實這也是零售的邊緣模式,值得我們思考和關注。
2019年可能是很多偉大零售企業的誕生起點。這些企業有些可能已經存在,有些可能還在艱難地進行探索。但是在這個經濟發生重大變化的時代,各個行業的巨頭也會遇到一些更大的挑戰,很多無法在下一個時代生存下來,這樣就為新的商業模式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和競爭環境,更多的新零售創業模式會在2019年興起。所以無論是2019年也好,或者以2019年為起點的未來五年也好,一定會有一些我們現在還沒有看到過的品牌,或是還無法理解的商業模式,都將在下一個時代成為引領零售企業10年、20年,甚至50年、100年的潮流型企業,這也是非常值得我們去關注和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