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梗
隨著老年人身體機能的衰退,家中凌亂的角落很可能成為安全隱患。可以通過整理收納5個原則,不但能把物品擺放妥當,還能對財物進行適當的調配,讓生活更加舒適。
原則一:先清理用不到的物品
整理前要先弄清楚,哪些是不需要的東西。很多時候由于我們過于“寬容”,導致家里多了很多無用的東西,卻又舍不得丟棄。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幾點來清理:
1.超過半年或3個月以上沒有用過的物品。
2.同類型的物品,最近已經購買了新款或有可替換的。
3.朋友或親人送的物品(從來沒有用過或者用不上)。
4.過期或已經有明顯損壞痕跡的物品。
5.買來不合適或已經確定不會再用的物品。
當我們挑選出可以清理的物品時,有一些花了不少錢買來的物品,現在扔掉確實舍不得。如果這個物品有八九成新的話,可以轉送給需要的朋友或親戚,也可以讓家里的孩子幫忙在網上二手市場或者跳蚤市場上出售。
原則二:給每樣東西找個“家”
不會收拾、總是在找東西的人,都有大致相同的行為:把新買的東西隨手一放,拿出來的東西也隨手一放,用完了再隨手往抽屜里塞……要避免天天找東西,就得明確每樣東西的固定位置,用好了就放回原位。書信、小票、筆、鑰匙、手表、手機、遙控器、化妝包……別讓它們到處亂跑啦,給每樣東西找個“家”吧。
這個“固定位置”一定要具體。冰箱的哪個位置,抽屜的哪個部分,化妝盒的哪一層……隨便亂塞是肯定不行的。只要把用過的東西放回原位,把位置固定就行了。養成習慣后,就不用再花時間滿世界亂找了,收拾房間的時候也能輕松不少呢。
原則三:必需品擺在外面
囤積的欲望變大了,你的世界就變小了。丟掉自己屋內不必要的東西,留下一些必需品,生活就會少去很多煩惱。雖說擺在外面的東西要盡量少,但是為了防止一通亂翻前功盡棄,每天用到的必需品還是要擺在方便取放的位置。
要是把東西疊著放,被壓在下面的東西就很難被找到,要拿的時候也很麻煩。書和文件之類的東西最好“豎著放”,內衣要先疊一下,再整整齊齊擺好。如此一來,哪里有什么就一目了然了。一目了然的收納,能讓家務變得更輕松,節省大量的時間。
收納不是為了把東西關起來不用,而是為了用它們才要把它們擺放好。這里有幾個小技巧,尤其可以應用在每日都要使用的盥洗室:
1.要隨手拿到的東西,就用淺口的盒子。
2.小支的物品比如棉棒,可以先取出三四天的量,放在小玻璃杯里。
3.使用頻繁的東西,就擺在外面一點的位置。
4.白色和透明的東西很容易制造清潔感。
原則四:盡量少用收納工具
有了收納工具,家里的東西就會越來越多。籃子、盒子、箱子、文件夾、衣架、晾衣竿、隔板……有了這些收納工具,就有了“退路”,家里的東西就會越來越多,把一堆東西統統塞進收納盒,到最后就不知道里面裝的是什么了。
所以家里的收納容量最好固定不變,放不下了就把不需要的處理掉。那么如何在不增加“東西”的情況下把家里收拾干凈呢?我們可以把這一季不穿的衣服裝進行李箱,把小包裝進大包,把漂亮的零食包裝盒利用起來……用好手頭現有的東西,就能解決燃眉之急了。
有時候,我們也需要把現有的東西改進一下,讓它們成為“多面手”,適應新的生活節奏,這也是“巧收納”的訣竅之一。
原則五:分門別類擺放廚具
把一些廚具放在觸手可及的地方,在此基礎上再進行分類,做菜的過程自然就會變得順暢很多??梢园床馁|歸類,比如筷子、木勺等木制品歸為一類,不銹鋼勺歸為一類,鍋鏟和打蛋器等較大的廚具歸為一類?;蛘咧苯影凑帐褂脠鼍皝碚硗牍?,早中晚餐的餐具分別擺放,中西式的餐具分別擺放。保持分類的最大秘訣就是隨手清潔,用完洗完就可以歸位了。
收納整理甚至可以成為一種心理療法。有句話說:“找不到自己的風格,你的整理就沒有終點。”家中的物品只是一個外部環境,心中的困惑才是亂的源頭。
莊子有一句話說:“始乎適而未嘗不適者,忘適之適也?!币馑季褪?,一開始便覺得舒適,也不用花一點心力,而又從未覺得不適,根本忘記了需要舒適這回事,這才是真正的舒適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