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慧
摘 要:聽障生的以手語為主、口語書面語為輔的學習模式,無益于改善其語言表達時經常會出現的語序顛倒、詞不達意現象,更無益于提高他們的網絡文案策劃能力。在實踐中,筆者發現高職聽障生獲取信息的渠道發生了明顯的改變。利用“微信”這一應用輔助課堂教學的模式,可以提高聽障生的課堂參與度,并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出彩的機會。
關鍵詞:網絡文案策劃;微信;聽障生
特殊高職院校開設的基于聽障生的網絡文案策劃課是為聽障生適應社會、融入社會奠定基礎,也是為適應新時代電子商務市場變遷的需要,最終為拓寬聽障生的就業崗位、提升聽障生的崗位就業能力。要使網絡文案策劃課在高職聽障生中起到助其體面就業的實效,教師就必須立足學情,敢于破解高職聽障生語言文字能力不強這一難題,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輔助聽障大學生學習,對課程內容展現形式進行探索,尋求符合特殊學生的教學手段。下面,筆者以針對聽障生的“網絡文案策劃”課程教學為例,就如何使用“微信”這一應用提高聽障生的課堂參與度,并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出彩的機會略陳拙見。
一、構建基于聽障生的網絡文案策劃課的必要性
(一)就業形勢日趨嚴峻
浙江特殊教育職業學院作為浙江省殘疾人的最高學府,為適應殘疾人就業創業的新需求在2015年設立了電子商務專業,主要招收聽力障礙和肢體殘疾兩類殘疾學生。作為浙江省內一所唯一培養殘疾人電子商務技能的專業院校,卻在為學生的頂崗實習和日后就業問題發愁。這主要和新媒體時代下電子商務市場發生的巨變有關:隨著內容電商逐步崛起,學生就業的企業業務出現調整,沒有合適的崗位,學生只能選擇離職。高校培養的畢業生不能適應新興崗位的就業要求,激化了聽障大學生的失業率逐年上升,值得教育工作者深思。
(二)學生結構發生變化
近幾年,電子商務行業越來越被社會認可,浙江特殊教育職業學院的電子商務專業在聾校學生逐年減少的情況下,報名該專業的聽障學生卻逐年激增,聽障生錄取人數從2015年設立之初的年錄取人數幾人,逐年增加到現在的十幾人,幾十人。聽障生人數的激增使得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結構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2015至2017這三年間電子商務專業的錄取的學生中,聽力殘疾的學生比例2015年為12.90%,2016年為38.24%,2017年為54.72%。在為專業不斷壯大而欣喜的同時,如何拓寬聽障生的就業崗位、提升聽障生的崗位就業能力就成了目前最待解決的問題。
(三)電子商務市場出現變革
隨著我國的新媒體產業規模的裂變式擴張,商業領域的新事物和新現象不斷涌現,傳統的電子商務市場發生了巨變——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在看文案(直播、自媒體文章、帖子)的過程中購買商品;無論是電商企業還是傳統型企業都認識到新媒體的優勢:渠道廣泛、滲透性強、交互性高、傳播精準性高、流量大,能為企業的營銷傳播活動帶來深刻的影響。因此,整個社會對新媒體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整個市場對新媒體的崗位需求量不斷上升,為滿足市場的需求,響應新媒體時代的召喚,需要特殊高職院校根據時代的需求加大電子商務專業對新媒體網絡文案人才的培養力度。
二、基于聽障生的網絡文案策劃課的教學困境
(一)教師層面
以筆者所在的浙江特殊教育職業學院的電商團隊為例,團隊中從事聽障生高等教育的教師不是有著豐富企業經驗的技術骨干,就是在普通高職院校有著多年的從教經驗,他們在職前接受過短期的教育學、特殊教育等相關知識培訓,但缺少與聽障生交流、溝通的技能。這些具有企業背景和行業背景的專業教師,希望憑著他們嫻熟的技藝,為國家培養出一批特殊的技能型人才。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往往因為教材中有許多專業術語很難用中國手語準確表達顯得有些力不從心,又或是一個授課班級中不同學生的地方手語與教師的中國手語不一致,影響到聽障生與教師的有效溝通和互動,教師滿腔的熱情和勁兒不知往哪使,找不到“教”與“學”的切入點,學生的參與度低,學習效率不高。
(二)學生層面
情感接受是教學接受的先決條件,當學生心情愉悅地接受學習時,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往往會更深入。但越來越多的普通高職院校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學生因為畏難情緒,害怕寫作,對文案訓練的興趣不高,課堂上參與文案創作的主動性缺乏,缺乏創作靈感。何況是與同齡的健全學生相比存在較大差距的聽障生:
1.高職聽障生和同齡健全學生相比,在智力上沒有明顯差異,但由于聽障生的聽力缺陷,在語言類材料上的記憶能力明顯偏低。
2.高職聽障生的思維以形象性思維為主,以語言發展為基礎的抽象性思維發展緩慢。
3.高職聽障生在閱讀理解和文字表達方面普遍存在困難,書面語顛三倒四的問題一直困擾著他們,根據測量結果顯示:高職聽障生的語文水平只相當于初中水平的健全生。
4.由于缺少聲音的刺激,與同齡健全學生通過聽覺、視覺渠道獲取信息相比,高職聽障生的單一視覺獲取信息的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效果非常不理想。
5.高職院校針對聽障生的教學內容主要是靠書面語言來記載和傳承的,它們的語法結構與聽障生所喜愛的手語之間有一定的差異。
高職聽障生的這些特點給特殊院校的網絡文案策劃課教學帶來不小的挑戰。
三、微信平臺助力解決課堂教學困境
基于高職聽障生的生理特點,筆者認為,應該在困境中尋求一定的變化,新的刺激的加入會重燃起學生的參與熱情。在針對聽障生的新媒體課程授課中,筆者發現,微信幾乎成為聽障大學生手機必備應用,也是他們日常溝通交流的一個主要輔助應用,并且學生對微信公眾平臺的文案內容創作的積極性也很高。這主要因為聽障人群依靠視覺獲取信息,圖文并茂的信息既符合了他們接受信息的方式,也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多元性。
那么在新媒體時代,在手機普及的今天,何不借助微信平臺提高聽障大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效果,利用微信平臺使得課堂保持被高職聽障生們所喜愛的“熱度”,并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出彩的機會,從而破解課堂教學困境。筆者在兩年的教學實踐中,總結了微信平臺助力課堂教學的模式:
(一)微信群助力課堂溝通有效化
目前,針對聽障生的授課,教師主要采用的是口語手語并用的方法,但學生已經習慣了借助手語理解問題和溝通,形成了手語為主、口語書面語為輔的狀態。這種狀態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缺少交流、溝通的技能的健聽教師和聽障生之間的有效溝通和互動,也無益于改善聽障生語言表達時經常會出現的語序顛倒、詞不達意現象,更無益于提高他們的網絡文案策劃能力。
為轉變學生的手語為主、口語書面語為輔的傳統狀態為書面語為主、手語口語為輔的狀態,筆者嘗試在口語手語教學的基礎上,以微信為載體,借助微信群聊天功能改善學生的書面語表達陋習。下面進行簡單的介紹:
開課前建立授課班級微信群,課堂上教師利用移動端的微信 APP語音輸入自動識別并轉化成文字(隨聲譯)功能,可以將口語內容同步到微信群中;利用微信PC版以書面語的形式將口語內容呈現出來,如圖1所示。課堂上學生可以通過大屏幕獲取可視化的信息,課后學生也可以根據需求隨時獲取可視化的信息復習。對于視覺優勢明顯的聽障生來說,微信群提供的可視化信息不但可以解決健聽教師與聽障生的溝通、交流與互動問題,還可以提高聽障生的書面語表達能力,微信群是解決課堂教學效率低的一個良好載體。
(二)微信公眾平臺助力教學
根據聽障大學生使用微信公眾平臺學習的情況調查顯示,聽障大學生對學習內容形式的多樣化較為注重,他們更希望看到“有趣、炫酷、新鮮”的內容。因此,教師不可以滿足于常規的書本教材,需在深入了解聽障大學生的學習特點的基礎上,將圖片信息、文字信息以及視頻信息進行歸類和整合,借助新媒體工具優化教學內容,并通過微信公眾平臺以聽障大學生能夠接受且極大提高其興趣的形式展現出來。下面,從定位策略和內容策略兩方面歸納輔助聽障生學習網絡文案策劃技能的微信公眾號“殊享文案”是如何規劃和運營的:
首先,明確微信公眾號的定位:致力于為聽障大學生打開網絡文案創作的大門,為他們提供最專業、最便捷、最全面的學習服務。因此,筆者創建了“殊享文案”微信訂閱號,訂閱號每天可以群發一條消息,也支持自定義菜單,便于教師為學生提供信息和資訊。該訂閱號設置了自定義菜單欄“直通文案”、“碎碎念”、“關于我”3個一級菜單欄,每個一級菜單欄下面還設有二級子菜單:在直通文案下開設“認識文案”、“標準化文案創作”、“站內平臺文案創作”、“站外平臺文案創作”、“小視頻文案腳本”5個子菜單,囊括了網絡文案策劃的主要類別;在碎碎念下開設“視頻教程”、“文案最前沿”、“PPT資料”、“任務書”、“作品投稿”5個子菜單,供學生自由點擊和查閱資料;在關于我下開設“我想說的”和“你想說的”的兩個互動子菜單。
當明確了賬號的定位,創建好貼合用戶群體特征的賬號,我們就要準備好基于該定位所需要的信息內容,根據他們的喜好和特點,提供具有觀看價值的、有趣的內容。為提高聽障大學生的學習動力,微信文章可采用文字為主、圖片為輔,圖片、文字、視頻相結合的形式。
這是一篇認識文案的內容,文章內容如圖2所示。該篇文章采取了圖文結合的展現形式,文章還加入手語小視頻方便聽障學生學習。文章內容生動詼諧,采取了問答形式,問答內容均來自教學的重點內容,也是學生最為關心的內容,主要傳播的是內容電商認知方面的知識。
四、結語
綜上所述,以微信平臺為載體,將圖片信息、文字信息以及視頻信息進行歸類和整合,并以聽障大學生能夠接受且極大提高其興趣的形式展現出來,可以增加教學內容的可看性,從而激發學生學習動力,主動學習。微信平臺助力課堂教學的做法給高職聽障生的課堂教學提供了有益的參考,相信該方法的推廣可以減少健聽教師和聽障學生之間障礙,讓他們的關系更加和諧,課堂更有效。
參考文獻
[1] 陳靜.聽障學生人際交往能力培養研究[D].蘇州大學,2007.
[2] 吳雅慧,葛修娟,許慧靜,張徐祎.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聽障大學生移動學習現狀調查研究——以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為例[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7(17):23-25.
[3] 張磊.基于殘疾人能力特征的網絡云客服課程的開發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7(14):74-75.
[4] 方玉千.基于超媒體技術對聽障生書面語習得的探索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7.
[5] 毛劉意.基于電子商務的內容創業模式初探及發展研究[J].價值工程,2017,36(17):11-13.
基金項目:2017年度浙江省訪問工程師校企業合作項目“基于聽障生和肢殘生的新媒體運營培訓課程開發”研究成果之一,立項文件為浙教辦高科[2017]84號,項目編號為FG2017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