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 劉磊 楊海波 田會 喬麗華 郝晨汝 程莉
摘 要:信息技術的發展對各行各業都產生了影響,醫療行業也不例外。近年來,我國醫療行業正在向著現代化、信息化的方向發展,大數據建設已經逐漸成為現代醫改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政府愈加重視醫療信息化的推進,強化了大數據平臺的建設與應用,并在一定程度上推進了我國醫療行業的進步。然而,在實際建設的過程中,仍舊存在一些問題和漏洞。文章主要就醫療大數據建設過程中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闡述了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醫療大數據;建設問題;對策
隨著現代技術的發展,數據信息平臺的搭建技術日臻成熟,大數據憑條系統的建設促進了各行各業的發展,醫療行業也不例外。通過大數據建設,能夠改善現有的醫療模式,進而增加醫療資源的供給渠道、改善醫療成本的管控措施、提升醫療服務的水平和醫療機構的運行效率,從而有效滿足現代人多元化、多層次的醫療需求,對醫療行業的進步與發展有很大的作用。
一、大數據對醫療行業的影響
醫療并不是單純的對患者進行治療,其布置專注于生物醫學的研究,還要掌握患者在患病時的心理因素、主觀意識、社會行為等方面。不僅如此,保持著對患者負責的態度,還要對患者的病情發展狀況進行長期跟蹤,全面了解患者的各項身體指標以及各項生理參數,將這些數據和參數進行整理和記錄,建立有效的醫療檔案,進而實現醫療模型的搭建。此類醫療模型的推廣即醫療大數據的初次形態。此外,對患者的醫療行為并不僅僅是診治患者的病灶,還包括掌握患者健康數據、生活習慣、健身狀況等內容,尤其是患者的心理。在大數據的作用和影像下,現代醫學正向著心理醫學的方向發展。醫務人員更加注重患者的心理狀態以及對患者治療情況的長期追蹤,通過電子病歷的創建能夠對新型疾病進行策略分級,利用計算機技術對病歷數據進行統計和分析,可以在數據庫中查詢可利用信息,對新病癥的臨床分析數據進行記錄,結合基因數據,有助于醫療研究的進步和發展。
二、醫療大數據的概念及特征
(一)基本概念。我國許多學者都對醫療大數據有所研究,醫療大數據的種類有很多,其中包括醫院醫療大數據、網絡大數據、疾病監測大數據等。醫療大數據包含的內容也很多,主要是醫療人員在診治病人過程產生的各項數據。如病人基本情況、電子病歷、診療數據等。但我國對醫療大數據的定義并不全面,普遍對臨床數據有所忽略。醫療大數據應囊括的范圍十分廣泛,與健康、生命相關的各項數據都屬于大數據的范疇。對醫療大數據進行形式劃分,可以分為影像、圖片、文字等不同的形式,可以體現在檔案、病例、患者信息等多個方面。從內容來看,醫療大數據包括患者基本數據、臨床數據、體檢數據、飲食數據等多個方面,詳細劃分即體重、身高、電子病歷、服藥記錄等。以個體醫療大數據為基礎我國公共衛生也進行了大數據建設,建設內容包括疾病預防、食品安全等多個方面??梢詫⒋髷祿澐譃槿齻€方面,分別是臨床數據、非臨床數據、死因數據。大數據概念的應用和建設,不僅改善我國醫療服務水平和效率,對我國醫療藥物的研究也有很大的作用和幫助,能夠為醫學研究提供數據支持。
(二)基本特征。根據我國醫療大數據的建設內容、發展過程等方面來看,醫療大數據具有多個方面的特性,具體如下:第一,海量性。醫療大數據涉及范圍十分廣泛,其包括該地區所有醫院和人群的TB和PB級數據。實際上,我國中型醫院的全面數據高達幾十TB,將主要影響數據去掉,仍存留百余G數據。現如今,醫院存儲的數據年限較多,且與臨床數據有一定的關聯,不再是單個部門的數據存儲;第二,多態性。大數據的表達形式有很多中,如文本、數字、圖像等形式。具體來說就是藥物說明、病例、CT、X光等形式。多動態性是醫學數據最獨特的數據特性;第三,微觀性。醫療大數據包含了一個人的所有疾病和健康信息,如行為特征、診療經歷、飲食數據等等,這些數據內容構成了醫療大數據體系。所以,從社會的角度來看,醫療大數據具有微觀性;第四,隱私性。一方面,要對個人的基本信息進行保密,另一方面,要對數據分析后得出的信息進行保密。保障和尊重患者的隱私權;第五,追蹤性。醫療大數據不僅包括對患者的診療數據,還包括后續跟蹤數據。大部分臨床數據會按照時間順序進行排列,例如,心電圖的觀察數據即按照時間順序排列;第六,全面性。從個人角度來看,醫療大數據的覆蓋范圍十分廣泛,其不僅包括患者疾病狀況、臨床醫療,還包括患者心理、習慣等多個方面;第七,冗余性。由于大數據對各項信息的全面記錄,導致許多描述信息相互重復,且有一些信息與患者病理特征無關。
三、我國醫療大數據的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
(一)平臺搭建存在缺陷。從我國醫療大數據的發展現狀來看,我國醫療大數據在建設方面仍舊存在缺陷,其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首先,缺少規劃。目前,我國政府對醫療信息化建設缺少引導和幫助,不論是戰略的宏觀規劃、產業的中觀規劃,還是企業的微觀規劃,我國政府都沒有給出合理性的建議和幫助,規劃內容缺少系統性和可行性。另一方面,醫療大數據平臺搭建的發展性不足。在大數據的作用之下,搭建大數據平臺需要現代化技術的支持和配合。然而,各項技術的發展水平并不均衡,進而造成系統集成效果不佳。此外,醫療信息化要從市、縣、區等方面入手,形成有效的信息網絡,但區域間信息平臺的搭建水平并不相同,造成系統化的信息網絡無法達成全面覆蓋的效果。
(二)衛生信息化建設有待完善。一方面,我國雖然在醫療大數據建設上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但在資金方面仍舊存在不足與浪費的矛盾,這就導致建設資金的投入并不能充分發揮效用。另一方面,不論是政府還是醫療機構,其在大眾網絡窗口方面的建設仍舊不足,沒有及時發布信息化政策,網絡上所發布的信息更新較慢,普及效果不佳,醫院、衛生機構與政府之間沒有形成有效的對接。此外,在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會受到一些技術性問題的阻礙。建設大數據平臺不僅需要上級部門的支持與投入,還需要第三方機構的扶持,其是一個長期投入的過程,需要有效的管理措施和運行機制。
(三)信息安全意識不足。信息安全意識不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信息使用權限缺少規范。我國在醫療信息使用權限方面并沒有明確的法律法規,導致醫療大數據信息安全性較差,許多醫療機構都沒有建立專門的信息安全防火墻,造成諸多信息安全隱患的出現。如,個人隱私保護、知識產權保護等;其次,缺少有效可靠的信息安全技術。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醫療保護系統仍有待完善和健全,要強化個人信息的管控,數據服務平臺的性能、安全需要全面進行測評和改進。備份、檢測、預警等方面仍有所欠缺,滅有形成“互聯網+醫療”的安全服務體系,導致各類風險問題難以轉化。
(四)缺少醫療信息人才。調查顯示,我國醫療機構,甚至整個行業之中從事信息工作的專業人才并不多。大部分醫療人員對信息技術缺少了解,而掌握信息技術的人才在醫療知識方面有所欠缺。我國在醫療信息人才培訓方面也缺少重視,復合型人才的欠缺是造成醫療大數據建設緩慢的主要原因。
四、改善我國醫療大數據建設水平的對策
(一)強化大數據平臺的建設。借鑒國外的先進技術,積極建設現代醫療大數據平臺。在大數據平臺建設的過程中,政府要積極發揮作用,利用公共管理的理論,從立法和行政兩個方面入手,在強化規范的同時,提倡更多鼓勵政策,從而刺激大數據平臺搭建的積極性,吸引更多第三方機構的參與。例如,開展大數據研發行動計劃,刺激社會各界對大數據研究的投入,為醫療機構的大數據平臺搭建提供更多資金支持。
(二)建立信息共享平臺。建立醫療信息數據庫,在數據庫中存儲醫療機構的臨床診療數據、護理標準、康復治療等數據內容,定期進行數據庫的更新和維護,采用圖片、表格、視頻、文字等多樣化的形式將數據內容展示給平臺用戶,醫療工作者可以根據數據內容掌握患者的各項信息,進而提升醫療決策的科學性。各個部門和機構之間要搭建有效的共享網絡,將先進的技術、經驗等進行跨部門、跨區域的交流,從而促進醫療服務質量的提升。
(三)提升醫療大數據的安全水平。首先,要建立有效的信息安全保護制度,并根據制度內容進行相關技術的開發和應用。其次,在患者信息管理時,要設立明確的信息使用權限。針對個人信息的使用權,要進行明確的法律規范;最后,強化對數據平臺服務商的測評。建立有效的安全信息通報、預警系統,進行數據的實時監測和管理,設計全面有效的風險化解和風險應對機制,進而全面提升數據安全。
(四)強化復合型人才培訓。我國要加強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在醫療人才培養的同時,要使其掌握更多現代信息技術。針對在崗人員,可以采用培訓、講座等方式進行醫療信息技術的宣傳,進而全面提升醫療工作人員對大數據的理解和掌握,從根本上促進醫療大數據的建設。
五、結語
綜上所述,醫療大數據建設已經成為全球醫療發展的必然趨勢,我國對醫療大數據建設十分重視,逐年增加對醫療大數據建設的投入。然而,不論是政府還是學界對醫療大數據的理解都不夠全面,導致醫療大數據建設過程中仍舊存在一些問題。所以,要明確我國醫療大數據的建設現狀,強化對大數據的認識和理解,明確大數據建設發展的思路和途徑,從而真正透過大數據平臺的建設來提升醫療行業的進步與發展。
參考文獻
[1] 許培海,黃匡時.我國健康醫療大數據的現狀、問題及對策[J].中國數字醫學,2017(5).
[2] 吳政.云計算在醫療大數據平臺建設中的應用研究[J].信息與電腦,2017(17).
[3] 劉文韜,王仁佐.醫療大數據建設現狀及其應用發展對策研究[J].中國發展,2018,18;No.86(03).
基金項目:河北省科技廳軟科學研究專項(184577217)。
*通訊作者: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