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禾月 編輯/秀婷 設計/龐婕
蛋白質作為寶寶成長所需的重要物質,一直在營養界享有最高地位。但是跟其他營養物質一樣,蛋白質的攝入也并非越多越好。不同年齡段的寶寶補充蛋白質的需量也并不相同。
許多家長因為寶寶挑食擔心蛋白質攝入不足,于是想方設法補充蛋白質。造成的結果就是寶寶飲食中攝入過多的蛋白質,反而讓健康的寶寶漸漸吃得不健康。雖然目前還沒有明確的數據表明攝入過多的蛋白質會造成嚴重的健康問題,但有許多研究已經發現了一個規律:2歲以前攝入過高的蛋白質會加大日后患肥胖的風險。
這些研究都強調了一個很重要的細節:能夠促進幼兒身體發育和引起超重的蛋白質是乳制品蛋白質,通常存在于牛奶、奶酪和酸奶當中。為什么奶制品當中的蛋白質會引發兒童肥胖呢?一些專家認為,奶制品中的某些物質會影響荷爾蒙分泌,但這只是專家的觀點,因為人們并沒有證據證明奶制品中的蛋白質跟肥胖有直接關系。
雖然原理依然模糊,但結果是明確的。那么,應該怎樣給寶寶提供適量的蛋白質讓他茁壯成長又不用擔心日后肥胖呢?
美國醫學研究會和美國兒科學會建議7~12個月的寶寶每天攝入11 g蛋白質,學步期的幼兒每天攝入13 g蛋白質。如此看來,寶寶所需的蛋白質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多。
無論是母乳喂養還是奶粉喂養,前6個月寶寶可從母乳或配方奶粉中攝入的足夠身體發育需要的蛋白質,無需額外補充。6個月后添加輔食時,母乳和配方奶的攝取逐漸減少,媽媽們就要在輔食中添加優質的蛋白質,如肉類、魚類、雞蛋和豆類,以彌補少攝入的蛋白質。
具體到奶制品的攝入量:7~12個月的寶寶每日只需115~235 ml酸奶,或者約20~40 g奶酪;學步期的幼兒每日需攝入470~570 ml牛奶或酸奶,或者80~100 g奶酪(12個月以下幼兒不適宜喂食牛奶)。

許多父母認為每天2杯奶制品能夠滿足寶寶每日蛋白質所需。這個數據到底靠不靠譜?我們來看常見食物的蛋白質含量說明。媽媽們不要忘記,根據月齡,寶寶每天只需11g~13g蛋白質。
牛奶和酸奶——每100 ml約含4 g蛋白質
雞肉——每100 g約含28 g蛋白質
雞蛋——每個約含7 g蛋白質
豆類——每100 g約含6 g蛋白質
以200 ml的牛奶杯為例,7~12個月的寶寶僅需約1杯半牛奶或酸奶,學步期的寶寶也只需比1杯半多一點點牛奶或酸奶,2杯顯然攝入過量了。媽媽們如果想更加準確地喂食寶寶,可以使用帶刻度的杯子。
但是,如果是早產寶寶或者生長發育遲緩的寶寶要根據醫生建議攝入指定劑量的蛋白質,以上建議僅適用于正常發育的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