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人、咬人、丟東西、亂摸亂碰……1歲之后,從他可以站起來邁步的那一刻起,你就多了很多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基于對1歲孩子發育特點的了解,出現這些情況時,你可以找到相應的解決辦法。
美琪1歲3個月,最近她每天夜里至少醒來一次。醒后哭鬧不止,直到我給她喂水才罷休。現在全家人痛苦不堪。

1歲3個月大的孩子常常會有半夜醒來哭鬧的現象。有些小孩半夜睡醒,不用父母安撫,自己就會沉沉睡去。可是,大多數的孩子都是在父母的照顧下才能再次入睡。對此,父母有兩種不同的態度。一種認為,不管他怎么哭,只要你別理他,他自己自然會停下來。這種方法適合于那些生性比較隨和的孩子。如果遇到性格頑固的孩子,恐怕你就應該用相反的方法,盡快地和他溝通,也許他就會止住哭鬧。
你可以這樣做:只要聽到美琪醒了,就馬上到她身邊,拿水給她喝,然后陪她一會兒。你越早讓她停止哭鬧,她就越快地安靜下來。這樣,她半夜哭鬧的情形也會慢慢減少。
你有沒有試過玩水的方法?你可以在浴室的臉盆里放上水,她可能很喜歡玩水這個游戲,這對很多孩子都有效。另外,你可以適當增加孩子白天的活動量。白天她玩累了,晚上可能會早早就睡了。如果條件允許,你可以讓保姆白天帶她玩,你趁機休息一下,免得把自己累壞了。
大約2個月前開始,兒子突然變得特別不愿意洗澡,每回要洗時他就不停地哭鬧,費很大力氣才能洗完。我曾嘗試一個禮拜不給他洗,希望緩和一下,結果還是沒有任何好轉。我該怎么辦?
許多不肯洗澡的孩子,在改變洗澡的方式后,都會慢慢接受。比如,讓他在洗澡盆邊坐著洗澡,或者在廚房操作臺上用海綿輕輕擦拭。假如問題仍得不到解決,或許你要考慮給他洗澡時找人來幫忙。無論是誰來給他洗澡,都要非常小心,絕不能用簡單直接的方法,要像這樣:悄悄拿著毛巾,從后面走近他,慢慢從擦拭他的后腦開始。這時,一定要讓他把注意力放在某個活動上,讓他無法顧及有人給他“洗澡”。碰到這種情況,一般爸爸是最合適的人選。先在浴缸里放好水,然后爸爸坐到里面,讓孩子坐到爸爸的膝蓋上,在這樣一個安穩的支柱上坐著,當然沒有什么好怕的。也可以拿幾樣玩具,讓他舀水玩,他根本不會注意到有人正幫他洗澡。
兒子1歲3個月,不管他拿到什么東西,都會扔掉。最煩的是吃飯,他會把碗、筷子、食物都扔出去。我試著不讓他吃飯,下頓他就會狼吞虎咽,但扔東西的毛病依然在。
孩子有這樣的行為是很正常的。很多孩子在1歲3個月這個階段會達到丟東西的高峰期。通常不管他拿到什么,都會扔出去。盡管讓他玩玩具可以讓他老老實實地坐在餐椅上吃飯,可是,也許他并不喜歡這種方式。他真正想要的,是每當他將東西扔出去,你會幫他撿回來。孩子扔東西的行為會在成長過程中逐漸消失。
如果孩子吃飯時也存在扔食物的問題,那么你就不要讓他接觸到你手里的東西。同時,你每次在碗里只放一點食物,這樣他就無機可乘。你最好可以空出一只手,來按住他亂動的雙手,如果他很過分地把食物扔出去,你就暫時不要喂他東西。
兒子各方面都很好,就是會時不時地開玩笑式地咬我一口,很疼,他卻覺得很有趣。我試過用打手心的方式告訴他這是不對的,但好了一陣子后又會再犯。有沒有比打他更好的方法?
小孩在長牙的時候就會有咬人的行為,長牙早的孩子更容易出現。一般只需幾個月的時間,這種毛病就會自己消失的。你應該留意一下,通常他會在什么情況下咬人,你或許會發現,他的這種行為是在一些特定的時刻發生的,比如他很急切地要睡覺的時候,或者很多人看他的時候,或者他突然承受了過多的外界刺激。你要多寬容他,適當多給他一點自己的空間,不要對他做出過多的要求。你可以試試這個方法:每次他咬人之后,你立即把他單獨關在屋子里5~10分鐘。經過幾次這樣的教訓,他就會明白咬人是錯誤的。
兒子會走路后,經常去碰那些不準他碰的東西,我知道這是小孩子的天性,但周圍人告訴我孩子亂碰東西就要挨打,這樣他就記住了。真的該如此嗎?
父母要盡量寬容孩子幼稚的行為和無法自制時的表現,不應該打罵孩子。如果把孩子像動物一樣來訓練——亂碰不該碰的物品就用棍棒打他,不僅殘忍,也沒必要。1歲3個月大的孩子亂碰東西是正常的,就算他再長大一些,也不一定能夠分清什么東西該碰,什么不該碰。假如他要碰危險的東西,我們當然要嚴厲地警告他“不可以。”但你也要盡量將孩子不能碰的東西放在孩子接觸不到的地方,或者不要讓孩子到存放危險物品的地方,這種辦法才是明智合理的。
大約2個月前,孩子突然不再用奶瓶喝東西了,我就改用杯子喂他,結果他就是不接受,好像對杯子很排斥。而且他不喜歡自己拿東西吃。有沒有辦法可以糾正呢?
對于1歲半的孩子,不肯用奶瓶或杯子喝奶,這是很常見的情況。你不用擔心,過一段時間,他會接受牛奶的。每個孩子反應能力的發展是不同的。你的兒子可能由于手口配合的能力有點弱,不屬于那種可以早早開始自己進食的孩子。面對這樣的孩子,你要明白一點,他的能力是有限的,讓他順其自然地發展,很快就能看到很好的結果。
當孩子離開家的時候,會愿意喝在家里不喜歡喝的東西。你可以利用這一點,在出門的時候,給他帶上一杯牛奶。同時,你還可以利用倒飲料的游戲來激起他對杯子的興趣。你可以在他的小水壺里裝上四分之一的飲料,然后讓他自己將飲料倒入杯中。一般他會高興地做這個游戲。等他倒好以后,你可以告訴他,只要喝完了杯中的飲料,你就可以重新再倒了。
女兒特別黏我,一旦發現我沒在家,她就會不停地找媽媽,即使保姆也安慰不了。我帶她去朋友家做客時,她表現得很不安,不愿意和陌生人說話,一直要我抱著才可以。如果我不帶她出去,會不會好一點?她睡前有喝牛奶的習慣,我是該糾正她,還是等她自己改變?
孩子之所以會這么強烈地依賴母親,表示她缺乏安全感,認為只有在媽媽的身邊才是安全的。所以,你要做的就是給女兒最大的安全感,不要做讓她感覺不安全的事,比如出門拜訪別人。你可以帶她去一個她最熟悉的家庭里玩兒,這樣慢慢地,她可能就接受了去別人家里玩這件事。為了鍛煉她,當你在家里但不在她身邊的時候,你要經常叫叫她,讓她感覺你一直都在家里,沒有離開。
對于她睡前喝一瓶牛奶的習慣,沒有什么不好。等到2歲以后,也許孩子自己就會把這個習慣改掉了。不過,對于這種依賴性很強的孩子,她對奶瓶的依賴可能和對你的依賴一樣。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她對不同層面的依賴性都會顯現出來,你也會遇到更多新的問題。孩子的依賴性,既反映了她的性格,也是她對周圍環境最直接的反映方式。隨著年齡的增長,她在某一個發展階段獲得滿足感后,會自我糾正過往的習慣,步入下一個新階段。
女兒1歲半,已經明白一點大小便的意思了,只有在床上的時候,我才給她用尿布,其他時候我會訓練她在馬桶上大小便。可是,她經常隨便地在地板上大小便,還會得意地告訴我,我怎么說她也理解不了。是不是我高估了孩子的能力?
要想孩子能夠自己在馬桶上大小便,至少要經歷兩個階段:1.當他正在大小便時,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正在大小便”;2.他有“我想要大小便”的意識。你的孩子還需要一段時間才可以做到上面兩點。2歲的孩子訓練大小便都有點早,是你太著急了。可以繼續給她用尿布,這樣她就不會在屋子里隨意大小便。如果尿布濕了,她自己會告訴你。這時,你可以夸獎她:“真是媽媽的好女兒,尿布濕了知道告訴媽媽了。”
女兒1歲9個月大,在她身上我沒少費心思。我平時像奴婢一樣,寸步不離地照顧她,一點自己的時間都沒有。她不愿意出門,總喜歡在家里玩。帶她去和小伙伴們玩,她會嚇得又哭又鬧。最糟糕的是喂飯,她完全不肯好好吃,像一場艱難的持久戰。我是不是應該改變這種對她百依百順的態度?
孩子到了1歲9個月大的時候,他的需求要比1歲半的時候更多、更強烈,但他的語言表達能力卻并沒有明顯提高。換句話說,孩子在這樣一個時期,也會相應地感覺到吃力。這個階段,你最好不要對她提出太多要求,必要時,可以做出讓步。同時,你還要嘗試著站在她的角度去猜測她想要什么,來滿足她的需求。只有每一樣東西都符合她的要求,她才會不抗拒。因此,父母要耐心仔細地觀察,真正搞清楚孩子的喜好。等到她2歲的時候,自然就不會這樣難纏了,那時對她講道理,她也比較容易接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