炊煙深處
炊煙,是家的味道,是昭示游子回家的信號。從這片土地升起的第一縷炊煙開始,便注定了炊煙下的故事生生不息。
炊煙下的女人鉛華洗盡,喜怒哀樂就像那個殘留在老屋木門上的青銅門環,早已高高掛在了塵封的日子里。
凡塵,炊煙,生育,瑣事,原來這才是生活。喜形于心,又有淡淡的傷感。鄰家窗戶哼出的戲曲已經成了舊調。青銅門環碰撞出歸家的聲音,叩醒我的鄉情。
守著炊煙,泡一壺茶,隔著一墻舊了的爬山虎,在故鄉的光陰里沉思,然后靜靜坐在一旁,看故鄉日落日出。
在故鄉邂逅一場春
春去秋來,我總是無法做到豁達。
我走過樹時,樹不說話。
我抬頭看云,云不言語。
就這樣,我在吉田兼好的《徒然草》里,與帶著香氣的句子撞了個滿懷。“看頭頂的星空,愛身邊的人。把悲傷藏在腳底。世界充滿仙人掌,但你不一定要坐在上面。”
如果秋來,風,是否依然哼著歡快的調子,楓林是否滿山遍野地燃燒?
溪水悠悠,我在故鄉邂逅一場春。
于是,把自己丟進故鄉的陽光里,像這個季節發芽的樹葉,像這個季節盛開的花朵,悉心聆聽,如一叢叢生命的訴說。
故 園
逃離燈火闌珊的城市,回歸故里與你相逢,于是,這個冬天很溫暖。
我笑了,笑的那么踏實和安然。
你說美好是時光將一切深情訴說,于是我用澈凈的眼睛觀望,塵世人來人往,季節花開花落。望著你屋后菜園的南瓜花和屋童年的桑樹葉,我突然懂了,不是歲月蹉跎了我,而是自己把自己鎖進了鄉愁。
那么別讓自己總在異鄉的無奈里停泊,寧愿在故鄉的雪地里傲然成一樹盛開的梅。打開門窗迎接清風入室,明月,就在你的窗前妖嬈。
此刻,我不想說遠方
遠方,其實就在足下。如果前行,就在眼前。每一條路,都在向神秘的遠方延伸,就像故鄉的田埂,把我延伸到這個陌生的城市。
故鄉,每一次想你的時候,清冽、甘甜。每一次想起你的月色,我的血液里,就靜靜地流淌著疼痛和思念。
有一種愛,無法自拔。即使風起的日子,故鄉在遠方,落雨的日子,故鄉還在遠處。而我歲月里堆積的鄉愁,只需一聲呼喚,我便是一只歸燕。
這樣的時刻,我不想去看流星雨,只想去看看你。看你放飛的繭火蟲,每一縷光,都勝過這個城市放飛的煙花。
閱讀鄉野
穿過時間的縫隙,土地深處那本千年不朽的詩經,把春天的花夏日的苗,秋天的五谷冬季的豐厚,平鋪在田野。我乘著一股芳香攜著唐朝詩韻,手捧漢時月光和一壺李白的酒,沿著九月陽光鋪滿的絲綢之路,輕輕而來。
我望見土地的主人坐在高高的谷堆上,看田野里的泥土被時代打造的韻律,飄逸成曲。一縷縈繞在天空的往事,辛酸如童年赤腳砍柴的清貧。
用鐫刻著繭痕的那把鋤頭,開挖著歲月,用寫滿辛酸的時光之水,濯洗著滄桑。
我是一枚靜臥故土的卵石,在年年歲歲的風雨里,歌頌著那部不朽的詩經,和詩經里繁衍的五谷生靈。
阡陌紅塵
陌上,我是一枝消瘦的春。一句鄉音入耳,便落入不朽的鄉情。
古弦幽幽,斷垣上芳菲的詩句無法脫口而出。走步,是黑夜的棋子,靜立,是無聲的回憶。
夢里,紅塵點燃窗外如血的青春。鄉愁,膨脹在如黑的夜色里。
水月幽藍,孤帆遠影,總有一處能夠載動你如許的愁怨和思情。故園,那棵桑樹是否依舊,今夜,我該怎樣泅渡漸漸老去的靈魂。
百度千尋,浮華落盡,母親升起的炊煙是我最溫馨的歸處,哪怕明日冬來,哪怕茅屋被秋風所破。我也臨風煮茶,迎冬去秋來,陪時光默寫關于我和故土的前世今生。
阡陌紅塵,紅塵無度,我站在故鄉的風口為你唱一首歌。我的掌心為你撐起一片花海,然后起舟橫渡。
于是,在這個春天的一闋詞里,達成協議,默許三生。
【作者簡介】李婷,80后詩人,湖南省作協會員,平江縣作協副主席。已在《湖南文學》 《西部》 《山東文學》《青海湖》《飛天》《綠洲》《散文詩》《散文詩世界》等刊發詩歌、散文詩作品。出版散文詩集《讀你如詩》(湖南文藝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