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休

In the 17th century, there were a lot of painting schools with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in Netherlands. Johannes Vermeers well-known masterpiece, 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 represented the painting school preferring to depict scenes of ordinary life. Living in his hometown of Delft during his lifetime, Vermeer mostly drew women at daily tasks and his virtuoso techniques often presented unique, peaceful charm to the audience.
如果要評選歐洲美術史上最著名的女子肖像作品,《蒙娜麗莎》大概會毫無懸念地榮封桂冠,那么第二名呢?相信《戴珍珠耳環的少女》一定是個強有力的競爭者。無論在歐洲還是世界其他地區,這件作品的出鏡率都非常高。畫中少女氣質恬淡、感情充沛,驚鴻一瞥的回眸如蒙娜麗莎的微笑般神秘而動人。它的創作者是荷蘭最偉大的畫家之一——約翰內斯·維米爾。
17世紀的荷蘭畫派包括很多支派,大家的風格既統一又不盡相同。維米爾所代表的是更加貼近市民階層生活的“荷蘭小畫派”。
維米爾的一生是不幸的。他出生于1632年,成年后已是17世紀中葉。雖然他的藝術才能在當時已為人所知,但卻未過上一個大畫家應有的富庶生活。相反,因為子女眾多,他的生活常常陷入困窘。尤其是在法荷戰爭開始后,荷蘭經濟一落千丈,維米爾更加心力交瘁,43歲便撒手人寰,留下妻子和一眾兒女。
更令人遺憾的是,在維米爾生前死后,并沒有人重視這位天才畫家的作品。他隨之在荷蘭美術界銷聲匿跡,似乎從來就沒有存在過這樣一位優秀的畫家。直到19世紀50年代,法國藝術評論家杜爾首先發現了維米爾的價值,并開始整理他的遺作向世界推介這位被湮沒的天才。其結果我們今天都看到了,藝術界重新認可了維米爾,并將其推至一個極高的地位。當然,他的藝術才能是值得人們愛戴的。


維米爾一生生活在家鄉代爾夫特,他的絕大部分繪畫內容都取材自日常生活,多以女性為主體形象,如《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倒牛奶的女仆》《拿酒杯的少女》《窗前讀信的少女》《拿水壺的年輕女子》《坐在維金納琴前的女子》等。
他的作品在技法上相當純熟,并擁有一個獨一無二的平靜氣質。在他的畫作中,時間仿佛停滯,細膩的光影烘托出一種沉靜的情感。他很喜歡畫忙碌的女仆,她們的形象往往大方質樸、神情專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呈現出一種冷峻而崇高的美感。很多人說,維米爾的作品有凈化心靈的作用。聯想到他在畫畫時仍在為生計發愁,這種超脫于世俗的作品就顯得更加難能可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