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相如
近日,上海某知名全案設計公司與老娘舅餐飲公司展開了項目合作,在提出“米飯要講究,就吃老娘舅”的訴求后,對老娘舅的門店設計進行了大幅調整。一時間,營銷界對此的評價褒貶不一。以歐陽黎明為代表的設計人對此嗤之以鼻,認為老娘舅的新設計缺乏美感,就是簡單的單一色,加上把品牌名中的一個字往死里放大;也有持贊同意見的專家,認為米飯要講究是快餐行業的痛點,而新的設計是個不錯的超級符號。老娘舅的重新設計,究竟效用如何呢?
老娘舅新的門頭設計非常簡單,著重解決的是品牌識別率的問題。希望做到能在餐飲一條街上,從紛雜的餐飲品牌中跳出來,搶先抓住消費的眼球,從而增加消費概率、增加銷量。而越是簡單的品牌信息,越是固定的單一色彩使用,就越有這種“出奇制勝”的效果。

從品牌識別率的角度看:區別于餐飲行業慣用的紅色、橙色,選擇使用率最低的黑色,確實做到了色彩層面的突出;對傳播元素進行簡化,將品牌名中的“舅”字放大,也確實增加了品牌的可識別度。用該設計公司的話來說:“招牌就是要醒目、大,字體就是要粗大。Low不Low不重要,刺激信號越強,行為反射越大。”
在這個基礎上,為了加強對“一碗米飯”的聯想,該設計公司在Logo制作中,特意勾畫出碗的形象。老娘舅的門店設計由此誕生。
但從設計美感的角度看:老娘舅的設計,制造了太多的違和感。一大片的黑色,配上黃色的Logo、白色的文字,讓消費者總感覺好像哪里不對。在信息爆炸的環境中,營銷確實越來越注重識別率,但把控不好風格,這是設計公司的大忌。

在日本暢銷的前男豆腐店,同樣使用了單一黑色、放大品牌名的設計技巧,但在對風格美感的把控中,甩出老娘舅好幾條街。品牌識別率,是設計中非常重要的要素,但并不是全部!就像水墨畫,不是所有人都能用黑色勾勒出神韻的。
非常有意思的是,該設計公司還服務了莆田PUTIEN。該公司認為,給莆田餐廳設計的藍色“水波紋”符號,不僅能吸引消費者關注,還能成為“好食材”的符號與象征。
與上述腦洞恰恰相反的是,消費選擇莆田PUTIEN,首先是因為“米其林一星”的強大背書;其次,莆田PUTIEN是商業綜合體中粵菜餐廳的代表。有沒有藍色水波紋不重要,換成藍色的海藻、蛤蜊等符號,也能達到同樣的效果。
沒有米其林一星餐廳的光環,也不是粵菜餐廳的代表品牌,錦上添花的藍色水波紋,注定不能“雪中送炭”。就如同廚邦醬油,不是占據了“鮮”的特性,格子布的視覺吸引效果將大打折扣。在訴求“廚邦醬油美味鮮,曬足180天”后,將格子布換成金蘭醬油的包裝,也是可以的。

經過19年的耕耘,老娘舅在全國已擁有超過260家直營門店,門店已覆蓋上海、杭州、蘇州等長三角地區的主要城市,有望成為華東地區的中式快餐第一品牌。

然而,當各個地區的中式快餐品牌出現后,老娘舅一直疲于應付。在全國的機場、高鐵站和車站商圈,真功夫毫無疑問占據主導地位;往西走,鄉村基成為川渝地區的一霸,并推出大米先生品牌,開始東征;看中部,老鄉雞已跨出安徽省,開始向全國擴張;在南邊,72街牢牢把握著廣東省……尤其是老鄉雞,它對南京、蕪湖等城市的入侵,一直讓老娘舅處于戰略被動的地位。用一句話來形容:老娘舅的西部防線開始崩潰了。
老娘舅的早期訴求為何失效
“高端快餐”“去骨燒魚飯,低熱量、無公害、營養健康”“長三角快餐第一品牌”……老娘舅嘗試過很多的訴求,就差把策劃部的人一年一換了。那么為什么這些訴求都失效了呢?
高端快餐——吃一頓老鄉雞也將近30塊錢,誰比誰高端?
去骨燒魚飯、低熱量——快餐首先是要好吃,低熱量打給健身人群看嗎?
長三角快餐第一品牌——老鄉雞說它是“全國中式快餐領導品牌”,全國的,更好的!
以上這些訴求,猛一看還感覺不錯,可一旦結合競爭環境看,就會節節敗退。也正是基于這個原因,老娘舅一直在求新求變。
品牌店的米飯都講究
“米飯要講究,就吃老娘舅”,這句話脫胎于老娘舅楊總的口頭禪。唯一的改動,就是將“吃飯要講究”,改為“米飯要講究”。畢竟吃飯的概念太寬泛了,吃飯還可以講究禮儀、講究盛放的容器呢。但米飯不好吃,已不再是餐飲行業的痛點。
數年前,很多餐飲店的米飯確實讓人難以下咽。為了節約成本,很多餐飲店購買的大米品質都不高。品質不高也就算了,為了追求翻臺率,米飯往往還是夾生的就上桌了。又或者用大電飯煲煮,下面的熟透了,上面的還半生不熟。在當時,吃一頓好飯確實有點奢侈,少不了開水泡軟的尷尬。
然而隨著競爭的加劇,餐飲品牌店早已開始注重客戶體驗了。米飯從免費到每客一元,品質也有了巨大提升。大米先生使用泰國茉莉香米,老鄉雞精選黑土地的東北大米,真功夫升級為五常大米……原來的大電飯煲,也換成了受熱均勻的小蒸格,或者換成定制的IH電飯煲。米飯不好吃的問題,在品牌餐飲店得到了根治。就像所有的手機品牌都在做快充后,OPPO的半小時快充技術就不再具備競爭優勢。
直接訴求口味更好、服務更好,消費者的驗證成本極高。但是,順應中式快餐的品類分化規律,把握住白肉替代紅肉的健康趨勢,提供差異化的選擇,將大幅提升成功率!
老鄉雞早期為什么要聚焦雞肉米飯快餐?當以真功夫為代表的中式快餐品牌主要食材是豬肉時,雞肉米飯就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差異化選擇。相對于豬肉來說,雞肉有著“更滋養”的認知;同時,相較于豬肉而言,雞肉的蛋白質含量更高、脂肪含量更低。雞肉米飯快餐的品類價值,是支撐其走出安徽,能和其他區域快餐品牌競爭的根本原因。
在真功夫占據了豬肉、老鄉雞占據了雞肉、吉野家占據了牛肉的競爭環境下,老娘舅有占據某個食材的機會嗎?有,搶先聚焦魚肉米飯快餐!根據《中國統計年鑒》的數據顯示,從2013年到2016年,白肉(主要指禽類和魚類)的消費量是在逐年遞增的,其中,人均水產品的消費量從10.4千克增加到11.4千克,而豬肉的消費比重下降到了9.88%。這些數據意味著什么呢?暫時拋開健康理念不談,即便不做任何營銷動作,搭上魚肉的順風車,銷量自然就會增長!
而在白肉中,魚肉的價值比雞肉更高。在禽類中,雞肉的脂肪含量最高,高于鵝肉、鴨肉。雞肉的平均脂肪含量達到6%左右,而魚肉的平均脂肪含量僅為1.5%。同時,魚肉的肌纖維比較短,蛋白質組織結構松散,水分含量比較多,因此肉質比較鮮嫩,和禽畜肉類相比吃起來更覺軟嫩,也更容易消化吸收。最后,魚肉所含的脂肪酸多為不飽和脂肪酸。軟嫩、易吸收、高蛋白、低脂肪、含不飽和脂肪酸等特點,不僅讓魚肉成為諸多運動員的最愛,也讓魚肉超越雞肉和豬肉,成為更為健康的食材。魚肉因其特有的品類價值,成為餐飲行業一塊寶貴的處女地,誰搶先占據,誰就獲得了發展先機。
相對于內地的餐飲品牌而言,位于長三角地區的老娘舅,本身就更具有做好魚肉的認知;而在其原有的食材中,也有青沙魚的采購加工技術。對于老娘舅來說,聚焦魚肉米飯快餐的難度較小,企業資源完全能匹配上。在解決“做什么”這一戰略方向的大問題后,剩下的無非是菜品開發等運營配稱環節的小問題。
老娘舅是不是又白交了學費呢?絕不是!人類歷史上的進步,都是螺旋式上升的進步,看起來好像又回到原地,但高度已經不同了。在設計層面,老娘舅意識到品牌識別率的重要性,就是一次重大的進步。現在還有非常多的品牌,淹沒在街道上,淹沒在貨架上,等待著消費者的隨機選擇。從戰略層面講,也沒有任何戰略可以做到一步到位,而是需要根據競爭環境不斷調整、不斷校正。當大部分的餐飲品牌還沉浸在有盈利就好,沉浸在“小富即安”的心態中時,敢于創新的老娘舅就已經成功一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