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穗斌 葉先欽 莫建偉
【摘要】目的 觀察有創動脈壓監測對ICU休克患者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18年1月~2018年10月我院綜合ICU收治的60例休克患者隨機分實驗組及對照組,其中,對照組休克患者給予無創動脈壓監測,實驗組休克患者給予有創動脈壓監測,觀察兩組患者在我科平均住院時間及對我科工作的滿意度。
結果 實驗組平均住院時間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工作滿意度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ICU休克患者實施有創動脈血壓監測,更能反映患者的真實血壓情況,為臨床提供更加精準的數據,有效降低并發癥發生概率,值得推廣采用。
【關鍵詞】有創動脈測壓;ICU;休克;平均住院時間;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11..01
綜合ICU收治休克患者病情較重,目前,臨床上測量血壓的手段主要有無創血壓監測及有創血壓監測。綜合ICU進行無創血壓監測是通過將血壓袖帶與心電監護連接,根據病情需要選擇自動或手動測量患者血壓,不能及時獲取血壓數值。而有創動脈血壓監測則為動態測量血壓,可以隨時獲取血壓的數值,能及時為臨床治療手段提高有效的依據[1]。本文旨在觀察有創動脈壓監測對ICU休克患者的臨床應用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2018年10月我院ICU收治的60例休克患者為觀察對象,本研究經過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家屬同意加入本研究,簽署同意書。兩組患者在姓名、性別、年齡、疾病診斷及病情等基本資料方面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血壓監測方法
實驗組患者給予有創動脈壓監測,首選橈動脈進行有創動脈置管,置管成功后,將一次性壓力傳感器與心電監護有創動脈測壓線進行連接,較零壓力傳感器,選擇最佳刻度,按照動脈導管相關要求使用有創動脈加壓袋對含有肝素的生理鹽水進行自動沖管,防止管道堵塞,并按照規定進行換藥,防止感染[2]。
對照組患者按照常規給予無創動脈壓監測,根據病情選擇測量間隔時間。
1.3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在綜合ICU的平均住院時間及滿意度。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23.0行數據統計分析,患者在綜合ICU的平均住院時間為計量資料,行t檢驗,滿意度為計數資料,行x2檢驗。
2 結 果
2.1 兩組患者在綜合ICU的平均住院時比較
實驗組患者在的平均住院時間為(9.13±1.02)d,對照組的平均住院時間為(11.56±2.32),兩組比較(t=5.3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對綜合ICU工作的滿意度比較
實驗組患者滿意度為98.5%,對照組為89.6%,兩組比較(x2=2.12),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血壓監測是ICU休克患者所需監測的重要生命指征之一,無創動脈壓監測具有無痛、便捷、安全等優勢,但容易受外界的干擾,準確性不足[3]。有創動脈壓監測將導管插入動脈內后與顯示屏連接,因此不受袖帶松緊度及人工加壓的影響,動脈血壓變化情況監測更加準確,主治醫師可根據血壓變化調整治療方案,為進一步治療提供有效依據。由結果2.1可見,實驗組患者在的平均住院時間為(9.13±1.02)d,對照組的平均住院時間為(11.56±2.32),兩組比較(t=5.3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每次進行無創動脈血壓測量的時候,均導致患者手臂有麻脹感,影響患者休息及舒適,而有創動脈壓監測則可有效避免以上現象的發生,可有保證患者有高質量的睡眠及舒適,從而提高患者的滿意度。由結果2可見,實驗組患者滿意度為98.5%,對照組為89.6%,兩組比較(x2=2.12),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ICU休克患者實施有創動脈血壓監測,更能準確反映患者血壓情況,為臨床提供精準數據,同時保證患者的睡眠質量及舒適度,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李友偉.有創動脈血壓監測在重癥醫學科的臨床應用研究[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17(31):83.
[2] 王 靜.淺談有創動脈壓監測在PICU中的應用[J].當代醫藥論叢,2013,11(11):169-170.
[3] 張春花,鄧卓軍.嚴重創傷患者有創動脈血壓和無創血壓監測的比較及對病死率的影響[J].河北醫藥,2016,38(4):514-516.
本文編輯:趙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