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艷平
【摘要】目的 運用無痛病房模式對肛腸手術患者,進行術后護理干預,并觀察患者出現的疼痛、尿潴留情況。方法 選取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6月收治的86例肛腸患者,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43例)、對照組(43例)。觀察組采用無痛病房模式,進行患者術后護理干預,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式進行干預治療,對兩組患者的術后康復狀況進行分析。結果 運用無痛病房護理模式的觀察組患者,其存在的肛腸疼痛情況更輕;觀察組患者的尿潴留發生率,也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其對整個護理過程的滿意度較高,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患者肛腸疾病的護理中,利用無痛病房護理模式,可以有效緩解患者的肛腸疼痛、降低潴留發生率,所產生護理與滿意度較高。
【關鍵詞】肛腸手術;無痛病房;護理干預;疼痛管理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11..01
肛腸疾病作為常見的臨床疾病,其主要存在發病率高、反復發作等特征,臨床通常采用創傷性手術或切除手術進行治療。當前肛腸疾病包括內痔、外痔、混合痔、肛瘺、肛裂、肛周膿腫等,在運用創面切除術、激光療法或消炎藥
物進行治療后,會由于創口修復而使患者產生疼痛的感覺。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6月收治的86例肛腸患者,觀察組患者中男18例、女25例,平均年齡(45.3±12.1)歲,平均病程(6.8±3.5)年;對照組患者中男20例、女24例,平均年齡(44.0±8.9)歲,平均病程(7.6±4.2)年。兩組患者存在的肛腸疾病有痔瘡42例、肛瘺13例、肛裂20例、肛周膿腫11例,不存在尿路梗阻、肝腎、膀
胱等方面疾病,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研究方法
1.2.1 對照組護理
對照組采取常規外科護理方式,對患者進行身體、心理等方面的護理指導。醫護人員或護理根據患者疼痛情況,將其調整至正確的體位位置,并進行患者生命體征的監測。之后了解患者的心理特征、情緒狀況,作好及時的心理疏導與健康講解,以促進肛腸患者早日康復。
1.2.2 觀察組護理
在進行觀察組患者的護理過程中,需要從飲食指導、藥物護理、心理護理、并發癥護理干預等方面,對肛腸患者進行全方位的無痛病房護理。(1)飲食指導。針對肛腸患者的年齡、性別與病情狀況,醫師需為其制定專門的飲食食譜,盡可能指導患者攝入高蛋白質、高維生素和低脂肪的食物,以及促進排便的粗纖維食物,并關注患者肛腸疼痛、腹瀉的情況。(2)藥物護理。醫生要在肛腸術后,指導患者服用萘哌地爾分散片、阿普唑侖片等,來降低患者尿道內的壓力,防止患者出現尿潴留狀況。之后在患者出現肛腸疼痛時,醫生可以叮囑其服用塞來昔布、氨酚曲馬多等鎮痛藥,或者由護士向其注射長效鎮痛劑。
1.3 統計學方法
本文使用SSPS統計產品與服務軟件,對肛腸疾病觀察組、對照組的護理進行分析。運用t檢驗對計量數據(x±s)作出統計,利用x2檢驗來比較計量數值,得出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2 結 果
通過運用無痛病房護理模式、常規護理,對觀察組、對照組患者進行護理干預后,得出以下治療結果:觀察組患者的肛腸疼痛程度,比對照組患者的肛腸疼痛情況更輕;觀察組患者的尿潴留發生率,也比對照組患者更低,觀察組患者對護理治療的滿意度也更高,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 論
肛腸病是現代男女的常見疾病,也是在進行手術切除或治療后,容易出現切口愈合疼痛、尿潴留的疾病。本研究將無痛病房護理模式,作為觀察組患者肛腸護理的主要手段,通過飲食指導、藥物護理、心理護理、并發癥護理等多種干預方式,來減輕患者生理、心理的疼痛。根據以上肛腸患者的對比護理數據,可以發現運用無痛病房護理模式,可以在患者肛腸疼痛、尿潴留治療中起到良好效果,患者對無痛病房護理的滿意度也更高。由此可見,開展肛腸手術患者的無痛護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術后身體狀況,值得在肛腸診療中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溫 蓉,向 娟.整體護理在幾種肛腸疾病手術患者中應用的臨床效果觀察[J].貴陽中醫學院學報.2017(02).
[2] 李超男.心理干預對肛腸手術患者護理效果的影響[J].醫療裝備.2016(15).
[3] 徐瑞萍.肛腸手術患者圍手術期整體護理對其療效的影響[J].內蒙古中醫藥.2014(19).
本文編輯:趙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