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顏嫦 曹小翠
【摘要】目的 研究室上性心動過速患者的射頻消融術后護理措施。方法 選取2017年1月6日~2018年9月17日我院收治的室上性心動過速患者255例作為研究對象,入選對象均行射頻消融術治療,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n=127,給予常規護理)與觀察組(n=128例,對照組護理基礎上給予護理干預),比較兩組護理效果。結果 觀察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2.34%,對照組發生率9.45%高于觀察組;兩組并發癥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99.22%,對照組84.25%低于觀察組,兩組滿意度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室上性心動過速患者行射頻消融術后給予護理干預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并發癥,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室上性心動過速;射頻消融術;術后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9..02
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屬于陣發性快速規律異位心律,其發病無誘因,而且容易反復發作,用藥治療也無法徹底根治。射頻消融術對患者造成的創傷較小,而且治療成功率較高,術后并發癥較少,得到患者的一致好評[1]。由于術后并發癥具有病情重、進展快、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等特點,增加護理難度,對術后護理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護理人員通過圍術期護理干預可以為患者提供更好的護理服務,以此促進患者臨床康復,研究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6日~2018年9月17日我院收治的室上性心動過速患者255例作為研究對象,入選對象均行射頻消融術治療,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性別、年齡、合并疾病、室上性心動過速類型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1.2 方法
1.2.1 治療方法
雙徑路治療由下位法消融慢路徑,其中左側旁路經右側股動脈血管鞘置入導管,向左心室遞送,與二尖瓣左心室側掛鉤,經二尖瓣對最短房室和室房間期處行循環查找,給予射頻消融術治療。而右側旁路由右側股靜脈向三尖瓣環置入導管,遞至右心房。由右心房中沿三尖瓣找出室房間期與最短房室后,行消融術治療。成功為患者消融以后,觀察30 min后,確定心動過速癥狀無法再誘發結束手術。
1.2.2 護理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護理人員在手術中配合醫囑執行各項操作:①術中護理。護理人員指導患者在手術臺上保持平臥,連接好心電監護儀、射頻儀和多導生理儀等設備,保持在時刻備用的狀態,于患者后背放置負極板,連接地線,準備好搶救的器械、藥品等。為患者建立靜脈通路,配合手術醫師完成動脈靜脈的穿刺和射頻消融治療操作。②術后護理。手術治療完成送回病房后,指導患者保持臥床休息,臥床期間,指導患者適當活動腳趾,屈伸足背,避免形成深靜脈血栓。對術側肢體皮膚溫度、顏色及動脈搏動、穿刺處是否發生滲血、肢體血運等情況。③心理關懷。患者大多存在較深的恐懼心理,術前護理人員為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和心理指導,使患者了解術后可以發生的并發癥及應對措施,以此幫助患者緩解緊張情緒,保證手術的順利實施。術后主動與患者交流,給予疏導,可以幫助患者更好的理解并配合臨床治療和護理工作,促進患者臨床康復。④出院指導。在患者出院時,指導患者回家后一周內不得開展劇烈活動,穿刺處要保持足夠的清潔和干燥,在洗澡時也不得隨意搓擦穿刺處,有不適感時要及時回院就診。
觀察組在對照組護理基礎上給予護理干預,具體措施如:①避免拔管時發生迷走神經反射。拔管時會有局部疼痛,精神過度緊張,會加重血管迷走神經反應,臨床表現出血壓下降、頭暈及冷汗等癥狀。所以,護理人員在為患者拔管時要觀察患者血壓、心率等變化,一旦心動過緩或低血壓,例如:每分鐘心率在35~45次,血壓80/40 mmHg
時,就要及時急救,給予阿托品2 mg為患者肌肉注射,靜推多巴胺40 mg,減輕對傷口的按壓,及時治療與處理,恢復患者的心率與血壓。②避免發生感染。因射頻消融治療多為老年患者,機體抵抗力較差,患者功能臟器明顯減退。手術后,探討心理 是人員要密切觀察患者傷口愈合情況,觀察是否發紅、發熱和腫脹、疼痛等現象,檢測患者體溫是否升高。若發熱表明導管刺激、多次放電等損傷了局部的組織,術后第2日大多可以恢復正常,根據醫囑為患者應用抗生素,避免發生感染。③避免發生便秘或尿潴留。指導患者術后要保持絕對的臥床休息,以此會導致患者的胃腸蠕動變慢,因患者多為老年患者,腸道功能明顯減弱,就會引起便秘。護理人員指導患者家屬要為患者進行腹部的按摩,指導患者每日晨起時空腹飲用溫水,根據醫囑為患者應用緩瀉劑、促胃腸蠕動的藥物。指導患者練習床上的排尿,緩解患者排尿時產生緊張的情緒,通過誘導排尿聽流水聲音、熱敷及對膀胱按摩等方式促進患者排尿。若對患者誘導排尿無效時要為患者留置導
尿管。
1.3 觀察指標
統計記錄2組研究對象的術后并發癥情況,包括心臟壓塞、三度房室傳導阻滯、氣胸、胸部穿刺出血等;根據本院自擬調查問卷,為患者發放問卷255份,實際回收255份,回收率100%。患者填寫問卷后,由護理人員對問卷進行評分作為滿意度的調查標準,統計2組護理滿意度,以100分為滿分,分為非常滿意(90分以上)、基本滿意(70~89分)、不滿意(69分以下),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度+基本滿意度[2]。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以例數(n)、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比較兩組術后并發癥
觀察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2.34%明顯低于對照組發生率9.45%,兩組并發癥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2 比較兩組護理滿意度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99.22%高于對照組84.25%,兩組滿意度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 論
研究發現[3],臨床經導管射頻消融術治療可以經心導管把射頻電流引進心臟,將特定部位心肌細胞損毀,以此將異常的折返環路阻斷,從而將病灶消除,對心律失常起到有效的治療作用。護理人員在手術中、手術后都要做好配合工作,術后要對患者實施有針對性的護理服務,才能提高手術成功率,減少并發癥,術后護理體會如下:
3.1 術中護理要點
術中要注意觀察患者各項生命體征的變化,了解患者是否有頭昏、胸悶及惡心等癥狀,若發現不良癥狀要及時上報醫師處理,給予有效處理措施。術后,動脈穿刺后要給予15 min壓迫止血,對靜脈穿刺點壓迫止血5 min。壓迫動脈和靜脈穿刺點時,注意對患者足背動脈搏動情況進行觀察,可以給予加壓包扎放置沙袋,未出血后將患者送回病房,做好防寒保暖。
3.2 術后護理要點
指導患者咳嗽時要壓迫穿刺點,穿刺處若有濕熱感應要及時處理,重新為患者加壓包扎。術后如果有排尿困難、排尿不暢等不良癥狀要按摩和熱敷腹部,以溫開水沖洗會陰部,應用導尿管促進患者導尿,避免發生尿潴留。
3.3 出院指導要點
指導患者出院后1~6個月內每個月都要定時回院復查。
3.4 并發癥護理
因過度熱損傷會導致組織碳化、導管過硬,如果操作不當還會引起靜脈竇破裂或者心臟穿孔,患者臨床會表現出胸悶、氣促和血壓降低,甚至心臟停搏。所以,術中、術后均要觀察患者病情變化,傾聽患者主訴,及時評估患者病情變化上報醫師處理。
3.5 手術前后心理關懷與康復指導
通過護理人員的心理關懷與康復指導等護理干預措施可以改善患者預后,從患者角度出發關愛患者,落實護理責任制,提高醫院護理水平。對并發癥實施對癥護理,從而提高臨床療效。
綜上所述,室上性心動過速患者行射頻消融術后給予護理干預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并發癥,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李 霞,張麗萍.室上性心動過速射頻消融術后并發氣胸的觀察與護理[J].全科護理,2015,13(18):1733-1734.
[2] 郭 方.射頻消融術治療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患者的護理[J].實用臨床護理學雜志,2016,1(5):27-32.
[3] 鐘 菁,張麗敏,張 藝.室上性心動過速經導管射頻消融術后并發兩次氣胸的護理[J].局解手術學雜志,2015,24(1):114-115.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