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方方
【摘要】目的 比較輸卵管介入再通術和輸卵管通液術治療輸卵管通而不暢者的療效。方法 選取2018年1月~12月來我院治療的不孕患者232例作為研究對象,回顧性分析其臨床資料,并按其住院先后順序將其分成A組與B組,分別采用輸卵管介入再通術與輸卵管通液術治療。對比兩組治療療效差異。結果 較之于B組,A組患者宮內妊娠率更高、異位妊娠率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與輸卵管通液術比較,輸卵管介入再通術的治療療效更好。
【關鍵詞】輸卵管介入再通術;輸卵管通液術;輸卵管阻塞
【中圖分類號】R71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9..01
我國約有6%~15%的夫婦受到不孕癥影響,而其中輸卵管性不孕發生率占到女性不孕的30%左右[1]。對于經造影診斷為是輸卵管通而不暢的患者,是否需要醫學干預,以及要采取怎樣的干預手段才能使其受孕率提高,成為臨床爭議的焦點。本次研究便采用對比研究法,比較輸卵管介入再通術和輸卵管通液術治療輸卵管通而不暢者的療效。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12月來我院治療的不孕患者232例作為研究對象,回顧性分析其臨床資料,并按其住院先后順序將其分成A組與B組,入組患者均已排除掉由其它非輸卵管因素引起的不孕。其中,A組116例,年齡24~30歲,平均年齡(27.2±1.6)歲;B組116例,年齡25~31歲,平均年齡(27.8±1.7)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A組
采用輸卵管介入再通術治療,在患者月經結束3~7天內進行治療:術前半小時口服0.6 mg硫酸阿托品片、吲哚美辛栓1枚納肛。在患者排凈尿液之后,取其膀胱截石位,會陰區常規消毒、鋪巾。借助窺陰器將宮頸徹底暴露,向宮腔中送入9.0F球囊導管并進行固定,再將5.5F導管在J型導絲的引導下,借助9.0F球囊導管插到宮腔中,送至子宮角部,輕探輸卵管內口,把導絲抽出,注入造影劑碘比醇。在輸卵管開口處顯影之后,將2 mL的2%利多卡因經由5.5F導管注入,保持2分鐘,避免輸卵管痙攣。再經該導管送入0.53超滑導絲到輸卵管的傘端,超滑導絲退出之后,沿5.5F導管把3.0F導管、0.038導絲插至輸卵管腔,持續朝輸卵管遠端送入,待輸卵管得到擴通之后,行造影,對其形態、通暢程度進行觀察。
1.2.2 B組
采用輸卵管通液術治療,在月經結束3~7天內進行治療:體位選擇膀胱截石位,外陰常規消毒,鋪無菌巾,取子宮通水管沿著宮腔的方向插進子宮頸內7 cm左右,在注氣口進行2~3 mL的空氣注入,將氣囊充氣,保證氣囊緊緊貼著宮頸內口,以免發生牽拉滑脫的問題。經注藥口,將30 mL的無菌生理鹽水、16萬U慶大霉素、10 mg地塞米松和4000 U糜蛋白酶、5 mL 2%利多卡因慢慢注入,完成后放空氣囊氣體,拔出導管。
1.3 觀察指標
對患者隨訪至受孕,未受孕者延長隨訪時間到12個月。記錄患者正常受孕、輸卵管妊娠例數。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n)、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A組患者術后12月內自然受孕例數有76例、B組患者術后12個月內自然受孕例數67例。兩組宮內妊娠率皆要高于異位妊娠率。且較之于B組,A組患者宮內妊娠率更高、異位妊娠率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 論
由本次實驗研究來看,對輸卵管通而不暢者采用積極的干預治療,可提高其妊娠率。輸卵管介入再通術的治療避免了傳統反復通液、通氣治療,以及開腹手術、腹腔鏡等造成的創傷性,該技術具有操作簡單、再通率高且患者耐受的優點[2]。相較于輸卵管通液術存在的有限治療效果[3],輸卵管介入再通術應用效果更好。因此建議患者在能夠負擔治療費用的前提下,選擇輸卵管介入再通術治療。
參考文獻
[1] 周樹楠,柯小敏.輸卵管通而不暢介入疏通治療臨床效果觀察[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8,2(1):245-246.
[2] 胡 冰,康曉靜.探索性研究輸卵管通而不暢的子宮輸卵管超聲造影分級及其臨床意義[J].臨床超聲醫學雜志,2018,20(9):
610-613.
[3] 田普寧.輸卵管通液術對輸卵管堵塞致不孕癥患者妊娠率的影響[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6,1(4):61.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