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玉俊
【摘 要】隨著我國工業經濟的不斷發展,環境問題也變得越發尖銳,治理和保護環境已經成為我國必須要重視的問題。論文闡述了水質環境監測和治理的重要性,并列舉了一些水質環境監測和治理的技術手段。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hina's industrial economy, environmental problems have become more acute, governance and prot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has become a problem that China must pay attention to.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importance of monitoring and treatment of water quality and environment, and lists some technical means of monitoring and treatment of water quality and environment.
【關鍵詞】水質環境監測;環境治理;技術手段
【Keywords】water quality and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technical means
【中圖分類號】X8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1069(2019)04-0028-02
1 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速度的不斷提高,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工業大國,在邁向發達國家的道路上,我國應該注重環境的保護與治理,從而提高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傳統水環境監測與治理技術由于其落后的設備以及操作方式導致在水環境保護中效率較低,而隨著新技術的高速發展,一些現代化水環境治理技術投入到水環境保護的實際應用里,這些新技術能夠大大提高水環境監測與治理的質量,從而加快水環境數據的獲得。
2 水質環境監測的重要性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提高以及人們生活水準的提升,人類生活對于環境的影響越來越大,在惡性影響的不斷累積下,自然環境逐漸向不適應人類居住的方向發展。針對水環境的不斷惡化,進行水環境的監測和保護是具有重要意義的。水質環境監測質量保證光照的順利展開需要對各地區的水環境質量有著深入的了解,并在政府的水質保證目標的引導下,進行科學的、有計劃的水質環境監測工作,水質環境質量監測數據能夠在真實反映水環境質量的情況下,進行切實的水環境治理。
水質環境監測是基于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引起的水質變化而進行的。在城市人口的用水中,由于自然用水中的成分較為復雜,在進行水質監測時要考慮到多種質量因素,除此之外,人為活動也會為水環境質量監測添加新的監測因素,使得在實際的檢測過程中,需要切實考慮人為活動引起的水環境成分變化。
3 水質環境監測的一些技術手段
3.1 地理信息系統
地理信息系統主要以計算機系統為載體,通過采集、分析和存儲地區的地理與環境信息的相關數據,用來為水質環境監測的其他環節提供技術與數據支持,其在有效推進水質環境監測技術發展的同時,還加快了現代整體的地理信息技術的發展速度。
3.2 數字化測繪軟件
各種水質環境監測的數據都需要通過計算機分析終端將測量數據轉化為可視化的圖形圖表來進行環境監測數據分析,這意味著數字化測繪軟件將成為未來水質環境監測中不可或缺的監測技術之一。數字化測繪軟件是將采集到的數字信息通過數據轉換存入數據庫內,不同數據需求的計算機系統可以自主提取其想要的測量數據,實現一測多用和數據共享的目的。
4 目前環境監測和治理技術中存在的問題
4.1 水質環境監測結果未能全面反映水環境質量
我國的水質環境監測與治理項目受到人力、物力以及財力等各方面因素的限制,無法對地區內的水環境質量進行有效的把握,在實際的水質環境監測中往往不能切實地反映該地區的實際水環境質量,使得水質環境監測的正確性和時效性降低。
4.2 水質環境監測和治理的調研不深入
在水質環境監測和治理上,我國目前的調研工作通常都不夠深入、系統以及全面,對于監測地區的環境條件掌握不足,例如,各個地區降雨量、地下水位、土壤含水量、山坡坡度以及植被狀況等,導致無法因地制宜地制定水環境保護策略。
4.3 環境監測和治理手段落后
在水質環境監測與治理方面,由于我國工業化起步晚,同時相應的水質環境治理政策也施行較晚,使得我國目前的水質環境監測與治理技術較為原始,與國際前沿的水質環境治理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滯后性,這使得我國的水質環境監測治理技術的精確性以及時效性不足,在水質環境改善策略的制定上難以提供行之有效的水環境數據[1]。
5 水質環境監測的質量保證措施
5.1 提高水質環境監測頻率
要想加大水質環境監測的力度,在無法提升現有水質監測技術的基礎上,就需要加強水質環境監測的頻率。對于我國水質環境治理重要性不同的地區,其監測頻率也存在著高低之分,在重工業生產以及重點水源保護區需要加大水質環境監測的頻率,在環境較為友好、污染較小以及人群較不密集的鄉鎮地區可以放寬水質環境監測的要求。在提升現有水質監測技術的基礎上,應該放眼全世界,加強與世界高端水質環境監測技術的科研交流,從而避免由于我國水質監測技術落后而導致的水質監測不準確的問題。
5.2 提升水環境治理技術
水環境治理技術的水準與水質環境監測技術是相關聯的。以水污染的監測為例,提高水質環境監測技術能夠監測到水污染的不同發生因素,從而為水污染的治理提供更多的入手角度。水質環境治理技術的提升需要不斷地進行探究,在與國外尖端技術交流的基礎上,還需要對過去的治理經驗與教訓進行結合思考,從而完善和提高環境治理方案。
【參考文獻】
【1】謝立新.對水環境監測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的認識[J].甘肅農業,2010(09):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