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世界人口的不斷增加,能源的供應不能滿足人們生活和生產的需求,我國經濟已進入大量消耗能源階段,而自身能源又貧乏,現如今國際環境和政治形勢又復雜,因此決定了我國支持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必須重視節能。新能源汽車時代的到來,從某種意義上緩解了能源短缺的問題,新能源汽車的技術研發和產業市場發展越來越受重視。本文將研究重點鎖定在技術經濟指標體系構建上,對新能源汽車增加自身核心競爭力提供理論依據和實踐指導。
關鍵詞:新能源;汽車;技術經濟指標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9.07.036
1 新能源汽車的概述以及歷史發展
(1)概述。節能,環保,安全是新時代汽車發展的主要趨勢,隨著燃料資源耗量增大,石油危機已經成為現實,新能源的開發也刻不容緩。新能源汽車包括:純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電動汽車、氫發動機汽車、或是其他新能源汽車[1]。
(2)歷史發展。2001年我國就將新能源汽車研究項目列入國家 “十五”期間的重大課題,十一五以來,我國提出節能減排,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各地政府高度關注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和產業化。2008-2013年期間,在相關扶持政策出臺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車在國內呈快速發展的趨勢,主要體現在新能源商用車的銷量,2009年1-12月新能源商用車銷售同比增長180.88%,至4128輛。在此期間乘用車銷售量反而同比下降62.93%。2010-2015年我國正式進入新能源汽車全面扶持階段,選擇試點城市,啟動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工作[2]。據相關統計,以“安全保障,創新引領”為主題,目前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前景良好,堅信賴于政府的支持和鼓勵下,依托新能源汽車產業競爭的核心領域,追逐產業變革所帶來的歷史性機遇的內在動力將會持續存在。
2 技術經濟指標的含義及其作用
技術經濟指標的類型是經濟效果的數量反映,其作用是查明與挖掘生產潛力,增加生產,提高經濟效益,在此過程中,需要考核生產過程中的經濟效果,從而改善產品的外觀及質量。汽車技術經濟指標,決定汽車的檔次、質量、價值的高低、可以用動力性、可靠性、操控性、安全性、舒適性、維修與配件、經濟等七項技術指標來評測的。技術經濟分析常用指標包括投資、成本、利潤。隨著近年來新能源汽車的大力推廣,衡量技術經濟指標效果顯得尤為關鍵,然而目前仍然停留在新能源汽車綜合評價較少,還停留在不同側重點的單一評價的階段,導致人們對新能源汽車不了解,甚至對新能源汽車有種抵觸的心理。
3 新能源汽車技術經濟指標評價
首先從技術方面來講,新能源汽車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國常見的新能源汽車有燃氣汽車、醇類汽車、氫燃料汽車、燃料電池汽車、電動汽車、生物柴油汽車等,現如今最常見的就是電動車里的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氣汽車。目前這兩種是相對比較安全可靠的。新能源汽車的燃料作為汽車動力來源,具有新技術,新創新,還得具備節能環保,擁有較高的安全系數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
其次,新能源汽車的能源儲備要豐富,由于現在能源汽車有很多種類,汽車對能源消耗很大,如果汽車所需能源儲備量不足的話,很難推廣到生活中,也不會形成一個長久的經濟產業產業鏈。
再次,考慮新能源自重問題,自重越大,損耗功率就越大,導致充電時間就會延長,甚至有些車會因為車型自身設計問題導致電池發生危險,還有就是成本,續航時間長,車輛自身成本增加,性價比方面就會降低。
然后,要考慮節能和污染問題,節能減排是走可持續發展的最終目標,目前,大量的石油汽車生產及銷售,已經給環境帶來了巨大的負擔,汽車尾氣大量排放,造成空氣污染,新能源汽車,要做的就是減少尾氣排放,二氧化碳排放大幅度減少,要在環保技術創新不斷踴躍,甚至做到無污染排放,積極的電氣化戰略讓汽車在環保方面處于領先位置。
最后,要有良好的使用性能,新能源汽車的續航里程需求來說。一般來講,用戶購買新能源汽車主要用于市區代步使用,尤其是現在充電站布局尚未完善的情況下,在經濟層面,在自己有充電樁的情況下,新能源汽車充電費用要低于燃油汽車,導致新能源汽車續航越來越長的原因,主要是國家新能源補貼的要求,其中是很重要客戶的意向就是續航里程,在一個就是宣傳需求,短期內,電機、整配、外觀等因素無法實現突破,但是續航里程則可以通過增加電池包來實現增長[3]。由于人們對新能源的汽車了解不夠深,面對續航越來越長的宣傳,就會下意識忽視其他因素,續航時間越長,汽車自重就會越大,損耗功率就越大,導致充電時間就會延長。
4 新能源汽車體制機制創新
圍繞新能源汽車產業重大需求,加重大關鍵技術源頭供給,打造技術創新的策源地。以電動化,自動化,智能化,生態化為發展的方向,按照2020年、2025年、2030年“點線網梯次推進”的三步走計劃穩定推進;并要加強跟蹤評估,適應全球科技創新和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新態勢,以及動態調整建設目標和任務安排。完善“共商、共建、共享、共用”的開放運行機制。更進一步優化治理結構、資金投入、知識產權歸屬、利益分配等體制機制設計。開放共享,吸引汽車領域優勢力量,企業協調發展,共擔風險,收益共享的技術創益創新共同體,從而形成更加完善的產業創新生態鏈。
5 結束語
據統計,新能源汽車產銷將持續快速增長,市場規模逐步在擴大,汽車“新四化”大勢所趨,由于更適合演變為高級智能移動終端,新能源汽車將迎來高速發展。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已成為汽車行業公認的未來發展趨勢,不具備“四化”特征便很容易被淘汰,現在都是互聯網時代,無網絡不生活,因此,新能源汽車行業競爭將會越來越激烈,有適銷對路的產品,強有力的資本支撐,技術不斷創新,這些內在、外部驅動力量將共同推動整個產業進入全新的發展藍海,新能源汽車可使中國實現從汽車大國到汽車強國的轉變。
參考文獻:
[1]盧志強.淺談當前智能汽車技術的研究進展及展望[J].科技資訊,2018(03):64+66.
[2]袁博.新能源汽車技術發展與趨勢綜述[J].現代輕貿工業,2018
(35):12-16.
[3]馬振鋒,楊達飛.新能源汽車技術經濟指標體系的構建思考[J].宏觀經濟管理,2017(S1):144-145.
作者簡介:徐一帆(1991-),男,安徽合肥人,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車輛系統動力學與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