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麟 張家銅
摘 要:土壤作為人類賴以生存的關鍵資源,在人類的生產生活中占據著至關重要的位置。然而,現階段我國土壤重金屬污染問題日漸嚴重,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毋庸置疑,土壤重金屬污染一方面嚴重影響農作物的正常產量,另一方面對人類的身體健康造成了嚴重的威脅。因此,怎樣合理治理土壤重金屬污染問題成為當前重點研究的對象。本文針對現階段我國土壤重金屬污染現狀加以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希望能夠保護我國土壤資源的良性發展。
關鍵詞:土壤;重金屬污染;污染現狀;治理方法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9.07.208
根據相關數據調查研究表明,現階段我國土壤環境中存在諸多的污染問題,特別是土壤重金屬污染,已經對土壤安全構成了極大的威脅。例如,一些工礦區域重金屬污染嚴重超標,后果不堪設想。因此,當前的土壤重金屬污染問題亟待整治,早日恢復土壤的健康。
1 土壤重金屬污染的現狀
根據相關調查研究表明,現階段我國約有近20%的土地已經受到了嚴重的重金屬污染,其總計面積約為0.11億km?,其將引起的后果不堪設想。不僅如此,我國農業糧食產量正在以每年一千萬噸產量的速度持續銳減,遭受重金屬污染的糧食產量達到了上千萬噸,直接導致經濟損失達到200億余元。土壤重金屬污染詳細的表現如下:
1.1 土壤重金屬污染呈現區域性分布
根據可靠數據調查表明,我國土壤重金屬污染總體呈現區域性分布的現象。其中,我國的東、中、西部地區由于區域不同,污染程度存在一定的差異性,以中部地區污染較為嚴重,東部與西部地區的污染相對較弱。究其原因在于,中部地區的煤炭礦區與金屬礦區較多,其開采過程中導致土壤受到重金屬的污染。三大地區的污染情況如表1所示:
1.2 以無機元素作為主要污染物
現階段,就我國土壤污染現狀來說,存在土壤點位超標的情況,主要以無機元素作為主要污染源,其中主要包括鉛、鉻、鋅、砷、汞、鎘、鎳、銅等無機元素。其中,以鎘元素超標點位最多。按照地區分布情況來說,污染物在地區間的分布仍然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如華南地區受到砷、汞等重金屬污染較為嚴重;東北地區如吉林、遼寧等老工業基地,受到鉻、砷、汞等重金屬污染較為嚴重;西部地區如云南等地受到砷、汞、鎘等金屬污染物較為嚴重。
1.3 土壤重金屬污染治理相對復雜
一旦土壤遭受重金屬污染以后,是難以輕易降解的,而耕地如果遭受重金屬污染,基本無法恢復。與此同時,由于土壤之中富含膠體,使重金屬不斷富集,長此以往,重金屬污染會越發嚴重。隨著人類的正常生產與生活等,耕地PH值會發生一定的變化,土壤中重金屬含量會因化學反應使其價態與形態都受到不同的影響。除此之外,因土壤重金屬污染是無法通過感官進行輕易識別的,因此重金屬污染往往是長時間以后才被發現,這使土壤重金屬污染治理難度不斷加大。
2 土壤重金屬污染的治理策略
2.1 采用工程法治理金屬污染
所謂工程治理法,主要是指替換土壤、客土、深耕翻土等方法。在實際的土壤治理過程中,可以按照土壤的污染程度不同而選擇不同的治理方法。對于輕度土壤污染來說,可以運用深耕翻土法;對于重度土壤污染來說,可以運用客土或者換土法。工程治理法是一種原始型的土壤重金屬污染治理法,具備治理效果高、治理徹底等優勢;缺點在于:破壞土質結構、治理成本高、治理工程量大、換土無法處理等,使得土壤水肥嚴重失衡。
2.2 采用物理化學法治理金屬污染
對于土壤重金屬污染,采用的物理化學治理法有:熱解修復、土壤淋洗、電動修復以及化學改良等。其中,電動修復技術是一種創新性的原位復原技術,主要是運用低功率電流在土壤中引導金屬離子不斷向電極運輸,進而消除土壤重金屬污染物。這一技術的優勢有:治理成本低、技術原理簡易;缺點在于:治理過程繁瑣、土壤性質復雜,技術不成熟。而熱解修復技術,主要是加熱土壤,使土壤達到溫度沸點后充分發揮氣體,然后經過冷卻處理隔離出土壤污染物。這種方法治理質量與處理效率較高,但是工藝繁瑣,需要較高的處理成本。
2.3 運用生物治理技術治理金屬污染
對于土壤重金屬污染來說,生物治理技術主要是借助于植物、微生物等生物來降低土壤中的金屬含量或者金屬毒性等,主要分為植物治理與微生物治理等兩種方法。其中,植物治理技術是針對積累于土壤中的重金屬污染物,培育可以吸附重金屬的植物來治理污染,實現對土壤重金屬污染的治理。這種方法總體來看,成本投入較低,技術工藝較為簡易,適用范圍相對廣泛,是一種被廣泛應用的土壤治理手段。但是,這種技術對于植物的要求相對較高,治理期限相對較長,甚至存在一定的潛在風險。
總之,生態環境是時代永恒的話題,其保護情況與人類生存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而土壤作為農作物成長的必要資源,在人類生活中至關重要。因此,相關部門應該高度重視土壤重金屬污染問題,及時發現污染源頭,并采取相應的策略加以解決。同時,應該建立健全法律法規制度等,對工礦行業的排污情況加以控制,提升人們的環保意識,促進土壤污染的防治,進而恢復土壤健康,確保環境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宋玉婷,彭世逞.我國土壤重金屬污染狀況及其防治對策[J].吉首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05):71-76.
[2]楊蕾.我國土壤重金屬污染的來源、現狀、特點及治理技術[J].中國資源綜合利用,2018,36(02):151-153.
[3]趙海.現代土壤重金屬污染現狀及治理戰略[J].環境與發展,2017,29(07):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