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一位具有偉大人格的書法大師

2019-05-29 12:30:36徐暢
書畫世界 2019年9期

于右任

于右任( 1879-1964),原名伯循,字右任,以字行,別號甚多,晚號太平老人。陜西三原人,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舉人。1906年加入同盟會。曾協助馬相伯籌備復旦學校,創辦中國公學。曾創辦《神州日報》《民呼日報》《民吁日報》《民立報》等,榮膺中國近現代報業史上“元老記者”之稱。曾創辦上海大學、國立西北農林專科學校等。一生鉆研書法,取得杰出成就。前期以魏體書法行世,后期首創“標準草書”。有《右任詩存》《右任文存》《右任墨緣》等。

于右任先生是中國近現代政治家、教育家、新聞家、詩人,中年以后,更以書法著稱。他不僅以革命功勛、識見學問、道德規范,而且以書法藝術蜚聲海內外,為世矚目。

關于于右任的書法藝術,當今書法界已有許多準確而精湛的評價。他的書法藝術是一顆璀璨的巨星,為書壇所重視。他的書風已成為中國書法史上著名的“于體”;他倡導的“標準草書”在草書規范化、復興中華文化的進程中為歷史做出了前所未有的貢獻,被書壇奉為“當代草圣”[1]。

一、廉潔正直的政治家

作為國民黨元老,于右任在辛亥革命前后為革命奔走,貢獻尤多。1912年元旦,他陪同孫中山赴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職,被任命為交通部次長(代理部務)。在任期間,他開辦了滬寧夜間班車,政績頗佳。他先后擔任國民黨第一屆至第六屆中央執行委員,國民黨上海執行部的工人農民部部長,國民黨聯軍駐陜總司令,國民黨廣州政府、武漢政府、南京政府委員,軍事委員會常務委員等職務。1928年,任國民政府首任審計院院長;-1931年,任監察院院長,同年任第一次全國高等考試委員會主席。1 948年,第一屆監察委員舉行首次院會,他以監察委員最高票當選院長。及至逝世,他在監察系統工作長達33年之久,于監察制度多有建樹。

抗戰期間,于右任多次在報刊發表社論,開大會做演講,宣傳愛國思想,號召軍民團結抗戰、抵御外侮。1938年4月,他在家鄉三原書文天祥《正氣歌》六屏刻石,明其心跡。1 939年前后,于右任書曾書錄《孫子兵法》,而他書錄最多的是杜甫、石濤和溫庭筠等人的詩詞作品,表達了他在日寇瘋狂侵略下的悲憤心情和不屈精神。

于右任曾為抗戰名將撰文書碑。如“故上將宋公哲元之神道”碑兩側概述宋將軍生平事跡的碑文即為于右任書寫。[2]于右任曾作《誄張自忠將軍》日: “其立志也堅,其制行也烈;初嚙齒于危疆,終受命于前敵。身死功成,為民族之光榮,與軍人之圭臬!”[3]

1948年,于右任曾參與國民代表大會副總統競選。看到別人請客、送禮進行賄選的亂象,于右任3月至5月書“為萬世開太平”(圖1),以及“負歷史使命,開萬世太平”“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等內容的書作近2000條,贈國大代表與友人,以表白心跡。

于右任雖身居高位,其一生卻是兩袖清風。臺灣報刊在其逝世后報道: “三十功名風兩袖,一箱珍藏紙幾張。”他遺產只有10萬元(新臺幣,下同),還欠其副官4萬元之后,已所剩無幾。但他所設的獎學金卻有30萬元之多,世人對于右任的清正廉潔贊譽不絕,其人格之偉大可見一斑。[4]

二、造福鄉梓的教育家

于右任一生與教育結緣,參與教學與辦學,造福鄉梓與人民。

(一)治學商州中學堂

1904年,25歲的于右任以優異的成績考中癸卯科舉人。商州中學堂監督按慣例由知州楊宜瀚兼任,楊宜瀚薦于右任為學堂總教習。于右任開始涉足教育界。

(二)創辦復旦,復興中華

于右任從1905年追隨馬相伯創建震旦公學(今復旦大學前身),奉馬相伯為校長。終其一生,他與復旦休戚與其。同學會老同學中有一句笑話,說于右任是復旦的孝子。

(三)苦心收容眾學子

1906年,27歲的于右任在上海參與創辦中國公學,并兼任中國公學國文講習,主要收留因抗議日本政府文部省頒布《取締中國留學生規則》而歸國的數干名中國留日學生,不少學生入學后積極從事革命活動。[5]

(四)與共產黨人共辦上海大學

1923年底,上海大學設立行政委員會,于右任任校長兼行政委員會委員長,鄧中夏、瞿秋白、何世楨、洪野、葉楚傖、邵力子、曾伯英、韓覺民為委員。1924年春,校務長鄧中夏倡導并開辦上海大學平民學校。中共中央還派了一批黨的教育家理論家到校講課,這是其他各校所沒有的。

(五)心系耕桑,催生西農

1932年秋,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通過了于右任、戴季陶等人提出的籌備建設西北專門教育委員會。同年1 2月,該機構更名為建設西北農林專科學校籌備委員會,推于右任、張繼、戴季陶三人為常務委員。于右任提議選址武功。1 934年3月,籌委會公推于右任為西北農林專科學校校長。4月,教學大樓奠基,于右任為西北農專建筑用磚題寫“農專”二字(圖2)。

(六)重視基礎教育

于右任在三原創辦的第一所學校是民治小學校。1916年暑假,于右任自籌經費,并親書校牌名匾。該校后擴營并增設高小,分設中小學二部,學生干人以上。

1918年8月,于右任就任陜西靖國軍總司令, “更置教育處,以督促教育文化事業之發展”,并設立各級男女學校,如渭北中學、渭北師范、三原中學、民治中學及地方自治講習所等,介紹革命政治理論書籍,傳播新思想,興修水利,頗有建樹。當年冬,在三原元代“學古書院”基址建渭北中學,后改為陜西省三原中學,即今三原縣南郊中學。

1929年9月,于右任在南京與胡漢民、朱培德等人發起并創辦“三民中學”。1930年10月10日,于右任為三民中學書“中華民國十九年十月十日,三民中學開校紀念,于右任題”[6]。三民中學系南京市第四中學的前身。

1933年,于右任出資在原涇陽楊府村農神廟(亦稱馬王廟)附近購地修建了一所學校,以創辦馬王廟私塾有功的舅父房宗海的名字命名為“宗海小學f交”。

1931年,于右任歸里,與陜西省教育廳籌商1933年在城隍廟街舊驛站成立“陜西省女子中學”。該校抗日戰爭期間遷往北城,改為三原女子中學。

1939年,于右任以父親于新三之名創辦“新三中學”,捐資3500銀圓作為辦學經費。

1949年,于右任擔任臺北市私立育達高級商業職業學校名譽董事長,并經常給予指導。

1958年,于右任在桃園縣平鎮鄉創辦了“復旦中學”,被推為名譽董事長。當年底,于右任主持校舍落成典禮。復旦中學的校名牌,亦由于右任手書。

1962年,于右任給臺灣明新技術學校創辦人李鴻超題寫了“以三省思過,以百忍容人,以萬夫不當之勇創業”1 9個字以勉勵。[7]

于右任一生重視文教事業,參與創辦之學校甚多。如私立淡江文理學院、中國文化學院、銘傳商專等校。[8]

于右任興力學校旨在培養人才,提高民族文化及科學技術水平。其一生與文化教育事業結下了不解之緣,貢獻尤多。為了表彰他對教育事業所做的貢獻,1963年,臺北文化學院名其所建大樓日“右任樓”[9]。史志稱于右任為教育家也名副其實。

三、為民請命的新聞家

1906年,28歲的于右任為籌辦《神州日報》,赴日本考察新聞事業。其由友人康心孚介紹謁見孫中山,并加入同盟會,孫中山授以長江大都督職。回國后,他先后在上海創辦《神州日報》(圖3)、《民呼日報》《民吁日報》《民立報》(圖4),不斷報道各地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運動,大力宣傳民主主義思想,揭露清王朝的腐朽與黑暗,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和壓迫,在輿論上發揮了破舊立新的重大作用。

1938年,《新華日報》創刊,周恩來、朱德邀請于右任題寫報頭(圖5),這正是因為他在新聞工作及書法藝術方面的成就。

1939年秋,于右任在重慶中央政治學校新聞事業專修班,以元老記者身份給學員講課,提出辦報一定要秉承“為民辦報”的理念,堅持“為民請命”。[10]

1940年汪精衛公然叛國投敵后,于右任在中央電臺播講《以勝利擊破汪逆倭寇的毒謀》,后又于《新聞學季刊》發表文章,痛斥汪精衛的漢奸罪行,指出汪精衛做日寇傀儡之罪更甚于簽訂“二十—條條約”的竊國大盜袁世凱。[11】

四、愛國愛民的詩人

于右任也是詩人,一生著詩無數。 于右任24歲時自著《半哭半笑樓詩草》并刊行,被清政府革去舉人功名并通緝。早在辛亥革命之前,于右任就寫下了許多熱情慷慨、氣概豪邁的詩歌,那些抨擊清政府腐敗賣國的詩詞和以后所寫的歌頌中華民族偉大、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燦爛輝煌以及思鄉懷舊的詩詞,字里行間蘊含著一股浩然正氣和深深的愛國情懷。

1927年,于右任時年49歲,《右任詩存》(圖6)出版。1930年,《右任詩存>(圖7)由上海世界書局再次出版,收入其清末至20世紀20年代初詩作200余首。1937年,他在漢口視察時創辦《民族詩壇》(圖8)及《報國半月刊》。1941年他在重慶提議以屈原的忌日(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為詩人節。1949年前后,出版的多種于詩版本中以龐齊編著的《于右任詩歌萃編》最為豐富,收于詩850余首,分為絕句、律詩、古風、白話詩、詞、曲、韻文,可謂豐富多彩,各體皆能,實屬大家風范。1957年,劉延濤編注的《于右任先生詩集》為臺灣地區最為全備的于詩專集。

1958年,于右任在臺灣召開的詩人節大會致辭: “詩應化難為易,應接近大眾,才能接受群眾和便利群眾欣賞。遠乎大眾者必被大眾冷落。” “今天不可無瑰麗的賓館,但更需要多興平民的住宅。國如斯,詩亦如斯。”提倡詩歌要接近人民大眾,應具有時代感和群眾性,這是于右任在詩歌藝術上的創見。[12]

1952年,于右任作《看劉延濤學畫》一首,中有“眼前隱約中原路” “畫中詩心雜鄉心”句,表達了于右任懷念大陸的無限鄉思。于右任違心地去臺以后,在臺發表了許多懷念大陸、思戀故舊的詩篇,如《補題(歲寒三友圖)》<生日》《南山》等。“詩言志,歌詠言。”于右任大量的詩歌表達了他對祖國、對民族的深厚感情。最為感人的是在他辭世前兩年寫的、后人名為《望大陸》的①哀歌: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陸;大陸不可見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之之上兮,望我故鄉;故鄉不可見兮,永不能忘。天蒼蒼,野茫茫,山之上,國有殤!”這首歌表達了于右任無限懷念大陸、無限懷念故土的思鄉之情,也表達了臺灣骨肉同胞渴望祖國統一的共同心聲。

于右任的愛國詩詞歌曲,是他在文學上的最大成就。這成就使他成為我國現代的著名詩人。他的詩作在我國詩壇上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他不僅是在舊體詩歌領域做了卓越貢獻的詩人,也是—位從近代到現代我們中華民族的杰出詩人。

五、熱心腸的公益人士

據劉延濤回憶,于右任常與親友談,他生平只做了三件于人民有益的事:在原籍陜西三原辦了“民治學校”“斗口農場”和創立“標準草書”。在其暮年猶期期以標準草書為念。其實,他熱心公益之事遠不止此三件,其他如保護文物、捐獻漢碑墓志、捐資河南賑災等,實難勝數。

1930年,于右任創辦斗口農業試驗場(圖9),并規定農場收入充作民治學校基金。之后,他創立的標準草書,經中華書局印行,版稅亦撥作該校經費。

1936年5月,于右任毅然地把花費了20余年心血;耗資10余萬銀圓的331種、382件碑石、墓志佳品無償地捐獻給西安碑林,碑林為其辟專室嵌陳。[13]因其中有夫婦成雙的墓志七對,所以此室名日“鴛鴦七志齋”,這些藏石名日“鴛鴦七志齋藏石”。其中有耗資4000銀圓購得的漢《熹平石經周易>殘石兩面(圖10),共存491字。其一面刻《周易家人》至《周易歸妹》十八卦,存286字;另一面刻《文言》《說卦》,存205字。為宋人輯錄之《熹平石經》所無,故是—件無價之寶。時任陜西省主席的邵力子為之設立專室陳列,今鑲嵌于西安碑林第二、第三碑廊的碑石就是其中—部分。[14]

自民國初年到1 940年,于右任搜集漢至宋代石刻、墓志400余方。[15]

1951年西北民族學院建立后,于右任、高仲林夫婦將收藏在西安老宅(書院門)的2833種金石拓片委托屈武出面捐獻給西北民族學院圖書館。2008年4月,西北民族大學遴選了208件精品出版了《西北民族大學圖書館于右任舊藏金石拓片精選》。[1q

于右任熱心公益事業,表現了他的博大胸懷和高尚品質。他創辦斗口農場,興修水利,目的是“改良農業,增加生產”,其主導思想都是富民強國之計,而且最后把這些耗盡自己心血和資財的公益事業捐獻給國家。于右任尋碑、購碑,并非僅供自己的藝術享受和研究之用,也是為國家保護文物——海內的稀世珍寶,傳之后世,以供后人觀賞,流傳千秋,造福后代。同時,這也是他多年來追隨孫中山積極參與民主革命,遵循總理遺訓“天下為公”的具體體現。

六、博采眾長的書法家

于右任在楷書、行書、草書三種書體上的藝術成就都達到了一個高峰。

早年,他以趙孟頫《千字文》入手,臨過王羲之《十七帖》,是為習行草書之始。在滬辦報期間,他開始專習北魏碑帖,并精心臨摹《張黑女墓志銘》,十分神似;還臨寫《石門銘》及《龍門二十品》。從“朝寫石門銘,暮臨二十品。竟夜集詩聯,不知淚濕忱”的五絕詩,可見他的投入。他還“醉摹爨寶子”,轉師“寰宇聲價邁二爨”的《廣武將軍碑》。憑借天賦,他廣覽北魏墓志、造像題記等石刻,融會貫通,加上自身的勤學苦練,他的楷書日臻成熟、完善,漸具自家面目。1 930年,他為朱孔陽書“耐寒廬”(圖11)三字,置朱孔陽舊宅“梅園”門額上。“耐寒廬”為行楷書,運筆灑脫勁健,深得北魏書法險峻秀逸之筆意,是為墨苑之佳構。[17]

1931年,于右任為談月色題寫了“月色夫人墨梅冊”簽題及“月色墨梅冊”扉頁(圖12)等,這些都是其楷書代表作。于右任為書畫家題簽者并不多見。

于右任的書法藝術最為人們激賞的是他的行書。他的后期行書(圖13)以氣勢為重,審法度勢,因情發筆,雖不尚牽連,然筆勢相續,血脈通貫,格調一流,筆畫豐盈,神氣完足,已臻化境,讓觀者回味無窮。1932年,友聲文藝社印行《右任墨緣》,集20世紀20年代至30年代初的作品,為行、楷書做—總結,是劃時代的作品集。[18]

20世紀20年代末,于右任在楷、魏、行書日臻成熟后,開始把較多的精力轉向草書藝術的研習,逐步將自己的草書藝術推向更高的境界。作為一代大家, “草圣”于右任對書法最大的貢獻就是創立了當代所矚目的“標準草書”。于右任對草書做了系統的整理和總結,對前人每一個字的結構、形體以及不同部位的部首進行匯總,將其草寫方法進行分析,發現了普遍存在的共同“代表符號”在草書中的重大作用,解開了草書古今難傳之謎,揭示了草書制作和普及的秘訣。他從各朝代、各區域作者的數十萬字的草書作品中篩選出來比較理想的1000多字,1936年6月,在上海編訂并出版了《標準草書(范本干字文)》。他共參閱了歷代43位書家的63個版本的《干字文》作品。征集資料的豐富,使選字具有堅實的基礎,從而使研究具有深度:“草書大家及其名品的參考及選擇,使其研究成果不但具有高品位,而且具有歷史的延續性。而眾多書家及其作品的參與,又使其研究具有了普及性與大眾性。”“標準草書”的制作是在前人積累的大量資料和零星經驗的基礎上,經過科學的方法,即以“代表符號”為經,以易識、易寫、準確、美麗四原則為緯,經集體的研究討論而創制的。它自成體系,蘊含著嚴格而科學的草書妙理和規律。[19]

之后的《標準草書(草圣干文)》問世以后,在社會上尤其是書法界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得到了一些著名書法家、社會名流、學者的一致肯定和贊揚。靳志、沈尹默、章士釗、白蕉、陸丹林等名人均有詩文贊譽。也有書家不理解,認為藝術不可能標準劃一。其實這個標準是指草書符號和草法的規范化。胡公石也曾強調: “我們所說的標準草書,是指作草書時草法的標準化、規范化,它和書法家草書各自形成的或雄渾或婉麗等風格與流派是兩碼事。就像提倡寫文章要講求語法,而文章風格可以各不相同一樣,二者并無相悖之處。”[20怛是,于右任對“標準草書”慎之又慎,精益求精,先后又出版了8個修正本及第10次本,使之能更好地為國民所利用,傾注了他全部的心血和精力。 “標準草書”在海內外廣為流傳。上海書店以第6次本為底本,從1 983年至2006年就印刷了22版之多,累計達78 8萬冊。這是任何一種草書名帖都無法望其項背的。日本藤原楚水原著的《書道六體大字典》就專門附錄了于右任、劉延濤同編的《標準草書部首凡例》表,收錄了72個代表符號,作為學習草書的入門和查閱草字的工具。毛澤東主席為草書名家,他在《致田家英信》以及和保健醫生談書法時多次提及于右任的“標準草書”,可見他對“標準草書”的肯定與重視。[21]

我們或許應認真聆聽一下于右任的高足劉延濤的一段話: “標準二字,當活看、活用,優游變化,余地甚廣。臨寫之時,貴得其理,知其法,而不拘于形也。”于右任的書法是活的書法,于右任書法的境界是活的境界。關于“活”,他曾如是告誡求教者: “‘二王之書,未必皆巧,而各有奇趣,甚者愈拙愈妍,以其筆筆皆活,隨意可生姿態也。”他的《寫字歌》“起筆不停滯,落筆不作勢。純任自然,自迅速,自輕決,自美麗”(圖14),就是他活的境界的表達,也可以說是他的經驗總結。他認為“寫字為最快樂的事”(圖15),所以樂此不疲。《王陸一墓志銘》(圖16)、《三原李雨田墓志》等都是他的精彩之作。于右任一生書寫《標準草書干字文》不下百卷,大多采用對開橫卷的形式,—行八字、四字的有數十卷。晚年所書則三字—行。而三字—行、字數完整的僅兩卷,由其長子于望德及門人李普同分別收藏,為晚年《標準草書干字文》的代表作。整篇對相同字的結構變化,以及整體收放、縱斂的辯證處理,實現了完美的和諧和統一(圖17)。可謂“洗盡鉛華”而又筆走神隨,妙造自然,書法已達到爐火純青的境地。劉延濤曾云: “至明董其昌止,242年之后乃有天才于右老出,書法雄奇,寰宇嘆賞。著標準草書為改良文字之倡,人謂許氏《說文》后之第一書。”[22]于右任的楷書、行書、草書都達到高峰。“標準草書”的創立是草書發展史上劃時代的壯舉,也是草書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是一代大家、 “草圣”于右任對草書規范化做出的卓越貢獻。

于右任集教育家、新聞家、政治家、詩人、收藏家、書法家等于一身,為社會做出了杰出的貢獻,如此通才,如此偉大人格的書法大師,在近現代史中是無人能與之比肩的。

注釋

①此歌寫于日記上,本無題。姚雪垠稱其為“一首十分感人的自挽詩”,應該稱之為“辭世哀歌”。徐暢《于右任年表》引臺灣版諸譜稱為《望大陸》;龐齊《于右任詩歌萃編》附錄陳元方、劉鋼民兩文皆稱為《國殤》。

參考文獻

[1]福本雅一于右任書法集成【M]京都:日本京都柳原書店,1991

[2]陳世松宋哲元研究[M]成都:四川社科院出版社.1987

[3]龐齊于右任詩歌萃編f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6:733

[4]楊亮功于右任傳記資料:七[M]臺北:天一出版社,1979:115

[5]張憲文,方慶秋,黃美真中華民國史大辭典[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329

[6]南京市鼓樓區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鼓樓文史:第3輯M]. 1991; 96-102

[7]屈新儒關西儒魂:于右任別傳[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 192

[8]于右任先生百年誕辰紀念籌備委員會于右任年譜【M]1978: 286

[9]劉延濤民國于右任先生年譜[M]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1

[10]王大鵬于右任[M]//百年國士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99: 477

[11][12]劉永平右任詩集:于右任年譜[M]北京:團結出版社,1996

[13]趙力光鴛鴦七志齋藏石與北朝書法[j]書法叢刊.1994(1)

[14]馬文彥 東漢《熹平石經》殘石與北魏墓志運西安之經過[M]//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陜西省西安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西安文史資料:第1輯19S1: 7S

[15]趙力光鴛鴦七志齋藏石概論[M]//趙力光,吳鋼鴛鴦七志齋藏石 西安:三秦出版社,1997:3

[16]郭郁烈西北民族大學圖書館于右任舊藏金石拓片精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前言

[17]巋然靈光百年來已:寧波地區發現的于右任書作[J]中國書法,2014(2):170-177

[18]徐暢于右任的書法藝術觀[J]書法之友,1995(18)

[19]徐暢符號神奇髯翁發見:于右任先生對草書規范化的貢獻[c]//浙江省博物館 中國書法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00:404-411

[20]胡公石標準草書字匯[M]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85:自序

[21]張鐵民關于毛澤東《致田家英信》的寫作時間[J]紫光閣,1995(9)

[22]劉延濤由歷代草書作家之地位事業窺論草書之隆替[J]草書月刊,1941(1)

約稿、責編:金前文、史春霖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喷水视频|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嚕嚕亚洲av| 91麻豆国产视频| 91香蕉视频下载网站|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日韩精品| 激情在线网| 天堂亚洲网| 国产精品专区第1页| 国产97区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欧洲日本亚洲中文字幕| 亚洲乱码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永久久久久| 国产熟女一级毛片| 国产原创第一页在线观看|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99| 最新亚洲人成无码网站欣赏网| 欧美天天干| 欧日韩在线不卡视频| 午夜天堂视频| 亚洲中文无码av永久伊人|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九九九国产| 国产黄色免费看| 日本中文字幕久久网站| 性网站在线观看| 成年A级毛片| 日韩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中文一区二区视频| 国产三级国产精品国产普男人| 欧美三级视频网站| 丝袜久久剧情精品国产| 欧美午夜网站| 成人午夜久久| 日本高清免费不卡视频| 99热精品久久| 99手机在线视频| 大香伊人久久| 色九九视频| 婷婷激情亚洲| 五月天综合网亚洲综合天堂网| 国产亚洲精品va在线| 一区二区影院| 色综合天天综合中文网| 亚洲国模精品一区| 国产精品自在拍首页视频8| 超碰aⅴ人人做人人爽欧美| 少妇高潮惨叫久久久久久| 色综合久久久久8天国| 草逼视频国产| 在线看片国产| 华人在线亚洲欧美精品| 欧美三级自拍| 亚洲第一av网站| 中文字幕伦视频| 国产在线观看成人91| a级毛片免费播放| 喷潮白浆直流在线播放| 她的性爱视频| 毛片三级在线观看| 亚洲男人天堂2018| 在线一级毛片| 国产精品吹潮在线观看中文| 99久久这里只精品麻豆| 特级欧美视频aaaaaa| 免费观看无遮挡www的小视频| 国产又爽又黄无遮挡免费观看 | 亚洲国产日韩视频观看| 99久久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人成网站观看在线观看| 久久一色本道亚洲| 亚洲综合天堂网| 亚洲无线国产观看| 欧美成a人片在线观看| 国产日韩AV高潮在线| 欧美成a人片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免费无码r| 中文字幕2区|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码不卡| 色综合手机在线| 77777亚洲午夜久久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