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月
一、宗教與藝術的關系
(一)辨證看宗教
宗教,大多少人都是避而不談的,一是認為迷信,二是不了解,說不清道不明的,也不感興趣。宗教包含了很多歷史的信息,也會包含神話故事。教科書上將宗教分為三種,即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而我們中國的本土宗教是道教,后從印度傳過來的佛教也慢慢扎根中國,其實佛教和道教也有相通之處,一個常見的現象:西游記中玉皇大帝與佛祖似乎毫無違和感。基督教和伊斯蘭教本是同根生,都出自最古老的教派——猶太教,后以亞伯拉罕的兩個兒子以撒和以實瑪利分成兩派。
宗教是一種信仰,也是一種藝術,需要辨證來看。記得小時候說大人喜歡跟風,從眾現象很嚴重,如今,當年的小學生也已經成為了大人,從眾現象還是在的。人類也是一個很矛盾的物種,對于沒有見過的事物不易相信,就像古時說“天圓地方”一樣,不相信地球對面還住著人呢。對于沒有見過的事情又容易相信——道聽途說的事。就像宗教與藝術,很少有人能看明白,對于宗教的態度比較冷,對于藝術會比較羨慕,殊不知他們也是有緊密的關系,所以辨證看問題雖說看不到全局,至少自己的格局在變大。
(二)宗教與藝術的聯系
1.宗教與藝術都是來源于生活,卻又高于生活,他們取材離不開生活,卻又有幻想與靈感的幫助,才出來了非專業人士覺得好看又不知好看在哪的美。宗教崇拜超自然的力量,追求彼岸世界,建立了龐大的神靈系統,整個過程無不借助想象和幻想的方式,通過想象和幻想去表現超出現實生活的藝術的真實性。
2.宗教與藝術容易具象化,人們將想象的事物具象化,以達到觀賞、敬拜的目的,作為藝術品,它可以起到傳承人類文明,也可作為文化下的產物,但是并不一定代表真實的樣貌。
3.宗教并不是被人所創造出來的。宗教在西方盛行較早的,有猶太教,他們的經書《圣經》記錄了猶太民的歷史,《圣經》很厚,它已經不是一部書了,而是很多部書籍組成的叢書。整本《圣經》堪稱歷史巨著,不僅僅是因為它成書歷史早,還因為它記載了大量的人類文明的發展,是研究古老人類文明必須要了解的一本書籍。宗教相信神靈以及他們的幫助。藝術是一種審美,是一種創作,也是一種信仰。國外的建筑、壁畫,國內的壁畫都一定程度上來源于宗教,并有一定的考古性質。宗教和藝術的合一性,創造出很多的美感。
二、人類受宗教與藝術的影響
地球的主宰者是人類,但是研究發現貓比我們聽覺好,狗比我們的嗅覺好。事實說明我們人類的各項器官并不是最強的。但是我們確是在不斷發展的。
人類三個哲學上的終極問題:我是誰?我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一開始讀會覺得很荒謬,但是細想是這樣的。我們的母親十月懷胎生下我們,但是在這十個月當中,母親需要保胎,吃補品,進行適當的活動等,但是我們的母親并沒有去刻意創造我們的小手、小腳和五官,也沒有給我們種頭發,但我們生出來是健全的,不禁感嘆,我到底是從哪里來的。有了人類,人數增多成了群體,慢慢形成了文明,隨之會有想要表達的沖動,留下點東西,寫寫畫畫成了藝術,慢慢對生命有了思考就知道了宗教。這都是與人類息息相關的。
三、結語
宗教在音樂、繪畫、文學、建筑、雕刻等領域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宗教和藝術的差別,使得宗教與藝術分別成為兩個相對獨立的文化形態,但宗教與藝術之間又具有內在的聯系,使得二者相互影響,相得益彰,成為聯系最為密切的兩個文化領域,共同推進著人類文明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趙志紅.談宗教與藝術的關系[J].戲劇之家,2016,(13):7+13.
[2]陳德英.論宗教與藝術的關系[J].玉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2007(02).
[3]鐘彤.宗教與藝術是什么關系[J].四川統一戰線,2012,(02):16.
[4]李醒民.人生的價值和生命的意義——愛因斯坦的人生哲學[J].科技導報,199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