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 進

沒有訃告、沒有花圈挽聯、沒有唁電唁函、沒有遺體告別儀式……11月2日10時50分,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自治區第三、四屆黨委常委,自治區第七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成員,副省級離休干部許令妊同志在呼和浩特逝世,享年90歲。依照本人及家人的意愿,許令妊同志的喪事一切從簡,這個為內蒙古草原科技事業奉獻一生的老教授,為黨和國家事業鞠躬盡瘁的老同志,勤勤懇懇為人民服務的老領導,如一片白云靜靜地飄走,沒有留下金銀,卻留下了比金銀更加珍貴的精神財富。
許令妊祖籍江蘇太倉,1929年3月8日出生于北京,年少時曾在四川萬縣金陵女子中學、重慶南開中學學習,1947年8月她考入北京大學農學院畜牧學系,第二年十月加入民主青年聯盟,正式參加革命。1950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1年9月許令妊被保送至南京農學院攻讀研究生,師承著名畜牧學家王棟教授。1953年畢業后的許令妊積極響應祖國的號召,奔赴內蒙古自治區,在內蒙古農牧學院工作,歷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研究生導師,并兼任系黨支部書記、院黨委委員,被評為學院先進工作者、內蒙古自治區三八紅旗手。
在我國,草原有著非常特殊的地位和重要性,但當時草原生產及草原科學研究十分落后,人才稀缺。在這樣的大環境下,許令妊提出并親自創辦了全國第一個草原本科專業,先后主持并參與了大量草原調研和定位站工作。她結合自己的經歷,循循善誘,讓許多學子步入草原科學之門,為祖國培養了一大批專業人才。她主編的《牧草與飼料作物栽培》成為草原專業的全國統一教材,并先后在全國及內蒙古自治區學術期刊上發表了多篇論文,為內蒙古自治區的草原開發與利用提供了最早的較為系統的基礎科學數據,在野生牧草引種、馴化、雜交育種等方面貢獻突出。
1996年10月,許令妊離職休養。晚年的她一如既往地關心黨和國家的事業,時刻關注著自治區的建設和發展,關心草原的生態保護工作,用草原工作者的情懷和科技領導者的遠見積極建言獻策。
在生活中,許令妊過的十分儉樸,粗茶淡飯,布衣舊衫,以春雨一般潤物細無聲地影響著下一代。早在2009年,她便交代兒女等她離世時,要響應黨的號召,喪事一切從簡。晚年兒孫孝順,家庭幸福,她已深感欣慰,無有遺憾。后來她又通過文字和口頭形式多次表達此意愿。許令妊去世后,子女按照她的生前遺囑一一照辦。服務她的工作人員也感嘆道:“許老一輩子都保持勤勞節儉講奉獻的崇高品德,從來不搞特殊化,真正做到了不忘初心。”
許令妊同志走了,留下了誨人不倦、刻苦鉆研,為草原科學奮斗的傳承,留下了一身正氣,兩袖清風為黨和國家事業奉獻的典范,留下了兢兢業業、勤勤懇懇為人民服務的作風。她的革命精神、崇高品德、優良作風、樸實情懷,將永遠值得我們懷念和學習。